明末清初时期,明清双方表现的实力,并不逊色同期欧洲的三十年战争

2fat2carry-avatar

2fat2carry

2021-11-08T02:54:05+00:00

荷兰拿骚-迪伦堡伯爵威廉·罗德维克在1594年的一封信里写到:一个方法,可以让持火绳枪的火枪手和士兵在战斗序列中顺利地持续射击,也很准确……

方法如下:第一排一起开火之后,马上行进到队尾。

第二排可以上前,也可以在原地,一起开火,然后行至队尾。

接着,第三排和后面的排列重复同样的事。这样等最后一排射击完毕,第一排也已经装填完毕。

这封信里描述的轮射法及其以后在此基础上诞生的莫里斯方阵和训练被西方军事史学家如帕克等人视为近代军事的开端,帕克指出,想出轮射的点子和真正实施其实是两回事,操练极其不易。

威廉·罗德维克和拿骚的莫里斯兄弟俩就在训练和试验上花费了漫长的时间。



但是这种队列及其所需的训练在明代其实是司空见惯的。

如下图所列的一个阵法,出自广东的一个地方志,明代连地方基层卫所也是如此操练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bm87-15jwZnT3cSk1-e2.jpg[/img]

将士兵分为三层,每层士兵之间要“破缝”立定,即为了方便后排士兵前插到前面一排。

三排士兵可以轮流前出到第一排作战,完成作战还可以退回原来的位置,这就是明史所言嘉靖年间的三叠阵。

时间再向前推,永乐的神机营还执行五层轮射法,并在北征实战对付马哈木中取得战果。


对明代军队训练的成效最有话语权的其实恰恰是清军,即便是明军惨败的萨尔浒之役。

清军仍然记录明军“明兵即退至前夜驻军之壕内,列四方阵,营周围掘壕三层,壕外密布骑兵一层,前列枪炮一排,其马兵后之壕沟外,列三排重枪炮,枪炮手皆下马坐待。其三道壕内,众军皆下马整队以待。”

这种排兵布阵丝毫不差,三排重枪炮执行轮射。

明清易代,不仅有弹道学,而且也有棱堡。

山西天主教徒韩霖翻译了《守圉全书》,里面翻译了意大利的棱堡技术,孙传庭也在潼关修了类似的防御体系。

韩霖本人还投了大顺,在李自成幕府里很有话语权。

弹道学就不提了,量铳规是明清炮兵人手都有的玩意,孙元化的《西法神机》翻译西方弹道学现有成果,焦勖的《火攻掣要》总结射击俯仰角跟射程之间的关系。

———————————————————————————————————————————————————————————————————————————————————————



那么具体的战争是如何打的?

以崇祯十三年九月初九日黄土台之战为例,这是松锦之战的局部战场,也是洪承畴与多尔衮的第一次会战。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mkbt-7qyaK1jToS6o-ik.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mkbt-4wh7K20T1kS9i-j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mkbt-i2q6K13ToS4t-is.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mkbt-fhyiK1pToS7q-jh.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mkbt-j6z9K1mToS72-j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mkbt-2ehaK14ToS4r-jt.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mkbt-ar14K12T8S3m-js.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mkbt-ixn1K1rToS7o-k4.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mkbt-16u1K15ToS58-jv.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mkbt-fe0bK27T1kS9x-ik.jpg[/img]



黄土台之战开始时明军的部署:
吴三桂部于黄土台北列阵,祖大乐部护卫吴三桂右翼列阵,刘肇基于黄土台南列阵以做后劲,明军骑兵居前列,步兵、铳手、炮兵居后。

清朝攻势:
后金兵分二十余部进战,明军骑兵冲锋,双方鏖战3~4个小时(自己至午),一路转战至长岭山,后金兵败退奔至山头后立定列阵防备明军追袭,随之后金援兵抵达,双方汇合一处,明军亦收兵休整。

明军应对:
随后明军判断后金兵汇合休整后将再次逆战,于是调整部署,调步火营将车运火炮与大小火器手与骑兵相杂布置,火炮、铳手分为数排居前,各部之间留出位置以供骑兵冲锋。

双方激战:
午末(12:00~13:00),后金生力军汇合败军从寨儿山绕出进攻明军阵列,明军火炮、火铳等大小火器齐射一轮后分部轮射数次。
后金兵在明军炮火轰击下阵列被打散数次,却舍命迅速重整队列逼近明军,明军骑兵从火器兵阵列两翼绕出冲锋接战。
后金分骑兵绕过接战的明军骑兵从旁进攻移动中的明军步兵、火器兵并将之包围。
之后刘肇基部标营骑兵冲杀救援,2~3个小时后(自午至申)金兵被杀退,明炮兵、铳手损失八百多人后突出重围。

尾声:
被杀退的后金骑兵短暂时间后重新列队结阵,复与明军骑兵接战。
明军炮兵、铳手随即转移至长岭山台下列队完毕,继续对后金兵进行火力轰击,后金兵不支退回寨儿山中,明军见天晚,亦收兵返回松山。


明清双方军队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基层编制作战能力:
1,清军化整为零各自组成20~50人的小队分散突围。
[固为城破,大臣等不收兵撤回,身先出城。军士复闻诸将已出遁,或四、五十人为队,或二、三十人为队,奔向永平。时明兵到处堵截之我兵犹冲出,杀将前来,惟被创及染病者未得脱。驻永平阿敏贝勒、硕托台吉,未见敌形,即自入敌境,未发一矢,即杀永平、迁安城收养之降民,弃天赐之四城,率众兵而归。此皆贝勒不以政业为念,大臣不为汗与诸贝勒尽力之故也。汗谕毕,对众嗟欢,时举国众民皆痛慎。]

2,明军化为50人队各自分开配合进攻。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mkbt-b7nuZhT3cSmx-ll.jpg[/img]

————————————————————————————————————————————————————————————————————————————————————————
明清双方的军事水平,可以从牵连其中的朝鲜一窥端倪。

以南汉山城为例。

南汉山城是包谷式山城的棱堡和窖式(双层窖式)炮台加强,虽然附属配套物品比如军营仓储完备度不高,但是主体工事建设是完备无疑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8kee-13fpZhT3cSoa-g3.jpg[/img]

这是南汉山城的地图,也就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棱堡。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8kee-dixlK2iT3cSj3-c2.jpg[/img]

南汉山城旧照片,左上角可以清晰看到折线型城墙、以及城内外的包谷式地形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8kee-292jZdT3cSj6-c8.jpg[/img]

城墙上的折角位置,朝鲜人把曲折出去的锐角或者钝角台称为曲城。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8kee-cyhoZeT1kSfr-c8.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8kee-jju6K26T1kSgp-c6.jpg[/img]

这东西在中国是有参照物的——山城全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8kee-agh2K26T3cSiv-a9.jpg[/img]

朝鲜人几乎是从明朝原样复制了这东西,因此那个高地圆堡在南汉山城也有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8kee-5s8nKjT1kS9v-4v.jpg[/img]

再看南汉山城地图,会发现城墙线上有突出的椭圆形结构,就是下面的板楼、南炮楼等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8kee-5objZbT3cSlp-ck.jpg[/img]

这是窖式炮台。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8kee-douvZbT3cSld-bc.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8kee-hgkpZnT1kSgt-jj.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1/17/-7Q8kee-b0yjZdT3cSjx-c4.jpg[/img]

很明显的看到地形,高地上修的窖式炮台及双层窖式(带塔楼)的炮台。


南汉山城的城防算是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清军的攻击也很教科书,清扫外围,断绝援军,朝鲜的12700名守军在坚守几十天后,曲城被击毁,后援断绝之后出城投降了。

清军是按部就班的46天修筑工事围困,然后用重炮击毁了朝鲜被称为曲城的、欧洲叫棱堡的炮台工事,逼迫失去信心的朝鲜南汉山城守军投降的。

在这次战役中朝鲜援军的表现:
朝鲜援军修筑野战工事,依托野战工事用火绳枪与清军对战——火绳枪兵两次用尽弹药——匆忙中引燃营中火药——清军乘势突破工事——主帅见势不妙率先逃亡——全军崩溃。

朝鲜火绳枪兵当时按描述是用尽了二十发弹药,火药管理者在给一线火绳枪兵预备第21~30发弹药的时候把火绳掉火药包里出事的。


所以,同期欧洲当时常备弹药是多少发?有朝鲜人好吗?在明清战争中够用吗?陆军随军火炮有多少,够压制朝鲜人的曲城+炮台吗?

从沈阳到首尔的直线距离是550km左右,比柏林到华沙距离还远,类似略近一点的是柏林到维也纳。

要是还不懂,从维也纳按550km画个圈,中欧基本没了,还要赔上意大利北部,东南欧到罗马尼亚西北部了。

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用随军火炮摧毁一个有上万守军的、有优势地形的、有多个窖式炮台加强的棱堡式山城城郭的攻城水平。

野战二三十发战场火绳枪防守野战工事,步兵也能顶到火绳枪兵弹药用尽一波突袭攻入工事内。

欧洲当时有几支这样的军队?有什么样的国家有能力组织后勤等一系列必要物资条件来支持这样的军事行动?

以明清战争双方表现出来的水平。

放到欧洲,清朝大概是准一流水平,和当时的瑞典、法国、神罗比,谁强不好说,但是比当时的沙俄、奥斯曼强。

明朝也有个二流强国水平。

当然了,明清战争实际上,其本质是齐装满员足粮足饷的原明朝辽镇军批个八旗的皮爆打全国明军。


另一方面必须要说的是,同期的欧洲三十年战争,是军事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

欧洲军队仍然是装备火绳枪为主,但是燧发枪早已存在,只是昂贵的造价和费时的生产过程没有办法使之大规模装备于军队之中。

当时的欧洲军,包括古斯塔夫二世的瑞典军,仍然是冷热兵器混用,长矛兵、重骑兵在其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绝色,更遑论俄国沙皇的散兵和哥萨克。

因为同时期单单靠滑膛枪手和野战炮是无法战胜强大对手的。

但是这之后,军事技术飞速发展,法国人发明并且推广普及了刺刀、还有拿破仑的野战炮的集中大规模使用、燧发枪大规模普及,迅速甩开了东方。以及更后面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彻底拉开了东西方军事的差距。
Xrealgamer4lifeX-avatar

Xrealgamer4lifeX

这样专业的贴喷子不愿看[s:ac:喷]
Firehawkine-avatar

Firehawkine

打了这么多字
都没有一个回复的
技术贴要顶啊
Dxsrespectfull-avatar

Dxsrespectfull

16xx年的时候还没落后于时代啊,带清是1800年左右就彻底拉了,富得流油,但是只想当买办[s:ac:哭笑]
AuX-avatar

AuX

大明还死抱着三眼铳 佛朗机这垃圾不放。
akirio-avatar

akirio

满清对战争技术还是交流的不够,你看遍布欧洲的棱堡,在看看满清的要塞
grand wizard-avatar

grand wizard

主要是大明暴毙了,不然一直打下去估计东亚也会出现军事变革吧
Hans Landa-avatar

Hans Landa

专业啊~[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d27520ef.png[/img]
Loneliness-avatar

Loneliness

好贴,学到了[s:ac:愁]
lucaslebelge-avatar

lucaslebelge

康熙死后技术开始落后
乾隆死后战斗力光速崩盘
就说乾隆死前
同样面对廓尔喀人
翻喜马拉雅山过去的尔康打的比英国人打的好的多
很多人觉得只差40年为什么会差这么多
我只能说想象一下1980年的美国和中国[s:ac:茶]
shadow2603-avatar

shadow2603

技术贴,
notakiller84-avatar

notakiller84

不是,你不都说了拿破仑后基本就是拉开差距了,等克里米亚后基本没戏了
Rich-avatar

Rich

[s:ac:赞同]顶一个
mg-avatar

mg

明末清初本来就不差啊,甚至康熙那会儿也都不算落后很多。

主要明末财政军政太拉胯了,军队没军饷没饭吃,打起来显得菜了而已。
GoyardCook-avatar

GoyardCook

[quote][pid=566654302,29471935,1]Reply[/pid] Post by [uid=1282418]agezhu[/uid] (2021-11-17 11:05):

大明还死抱着三眼铳 佛朗机这垃圾不放。[/quote]大明火炮甚至用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老当益壮了。[s:ac:哭笑]
Collin-avatar

Collin

牛逼帖子,慢慢消化怕不是要几天
H-U-N-G-R-Y-avatar

H-U-N-G-R-Y

[s:ac:哭笑]皇太极的清军本来就是当时全世界最强的军事力量之一,不过入关之后就光速地腐化堕落了(毕竟满洲男丁剩的不多了也要享受胜利果实了),后面主要是靠帝国体量支撑战争
不过话说回来,当时西欧与中国差距最大的地方其实是在军事著作上,我国古代军事记录相对来说比较粗糙,后人复原难度很大,而西方的军事史著作就详细多了
这也导致一些水平不高的人对明末清初时期中西军事实力产生了误判
GN Elisurt-avatar

GN Elisurt

史料扎实!
人们应该去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东亚固步自封,而不仅仅是清朝,因为作为主体民族统治的日本、朝鲜也都选择自我封闭。
Kah-Na-Duh-avatar

Kah-Na-Duh

[s:ac:哭笑]泥潭还在日经草原键儿
然而别人小清是出了名的优势火力患者和重步兵患者
只能说可惜地大物博的中华没出现古二爷这种神人来军改。
西宮゜-avatar

西宮゜

所以他改变了欧罗巴,指拿破仑。
拿破仑战争打完,全欧洲武德充沛得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