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政权之间有没有贸易的?

TGxFrostbyte-avatar

TGxFrostbyte

别的势力我不清楚,但是季汉的蜀锦是硬通货。
九尾娜布-avatar

九尾娜布

应该是以物易物,否则三国不会都缺制钱
也没必要铸造什么直百五铢 大泉当千了
REDUX98K-avatar

REDUX98K

[quote][tid=21806550]Topic[/tid] Post by [uid=42984230]神剑之巅梁月[/uid] (2020-05-19 09:55):

那会应该没有外汇储备的说法把 国家和国家之间贸易靠什么方法结算的 直接以物易物?[/quote]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三国时期这个说法,只有东汉末年过渡到魏、晋。蜀和吴都是割据政权
所以我们认为的三国时期,当然统一用汉朝的货币
JustNatalie-avatar

JustNatalie

金银铜啊,一般等价物
Cookenol-avatar

Cookenol

怎么会没有,拿破仑搞欧陆封锁的时候他近卫军的纽扣还是英国货。
LovelyMage-avatar

LovelyMage

当然有,蜀锦一直是蜀国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而客户就是魏国、吴国[s:ac:哭笑]
Cent-avatar

Cent

吴蜀之间百分百有,魏蜀之间官方没有
STAR<3-avatar

STAR<3

五铢钱到明朝都是可以用的
就是磨损太严重要折价
[s:ac:呆]
BawlzDeep951-avatar

BawlzDeep951

[quote][tid=21806550]Topic[/tid] Post by [uid=42984230]神剑之巅梁月[/uid] (2020-05-19 09:55):

那会应该没有外汇储备的说法把 国家和国家之间贸易靠什么方法结算的 直接以物易物?[/quote]肯定有啊,白衣渡江。。。
Morginator1-avatar

Morginator1

Reply to [pid=423087578,21806550,1]Reply[/pid] Post by [uid=34340467]人生已经如此艰难[/uid] (2020-05-19 09:59)这三个政权都各自发行过自己的货币 怎么可能都统一
Unix-avatar

Unix

有的,季汉就拿蜀锦做拳头产品稳定金融,后来东吴也有样学样,曹魏因为政局不稳加上屯田剥削太重,货币政策不顺利,甚至有以物易物的时间段
PhantomGodi-avatar

PhantomGodi

[quote][pid=423087578,21806550,1]Reply[/pid] Post by [uid=34340467]人生已经如此艰难[/uid] (2020-05-19 09:59):

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三国时期这个说法,只有东汉末年过渡到魏、晋。蜀和吴都是割据政权
所以我们认为的三国时期,当然统一用汉朝的货币[/quote]晋代自己都承认三国的说法…
Darkslayer-avatar

Darkslayer

[quote][pid=423087578,21806550,1]Reply[/pid] Post by [uid=34340467]人生已经如此艰难[/uid] (2020-05-19 09:59):

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三国时期这个说法,只有东汉末年过渡到魏、晋。蜀和吴都是割据政权
所以我们认为的三国时期,当然统一用汉朝的货币[/quote]刘备诸葛亮都做过面值大过大的钱,只值100标价500
Ⱨ₳₵Ⱨł ɎØɄⱤ ₴Ɇ₦₱₳ł 先輩のハチ-avatar

Ⱨ₳₵Ⱨł ɎØɄⱤ ₴Ɇ₦₱₳ł 先輩のハチ

当然有,蜀锦是硬通货。
而且直百五铢在魏吴都有出土。
ToastedPotato-avatar

ToastedPotato

肯定有啊,蜀国的五铢钱在三国其他地方都有流行,记得魏国还被蜀国搞到贸易逆差了。孙权那边更加是因为自己一塌糊涂的货币政策搞到民间使用蜀国钱的人很多。
Zagorac-avatar

Zagorac

吕蒙白衣渡江就是伪装成做生意的商船,吴蜀之间肯定有贸易的
Bucket-avatar

Bucket

小知识:五星出东方护臂,就是蜀锦。
toxicenvy-avatar

toxicenvy

北方因为政权连年更替,经济系统都崩了,只能用汉初的五铢钱甚至以物易物,给大家看看董卓铸的钱啥样[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9/-7Q5-5z5jZmT3cSu0-es.jpg.medium.jpg[/img]
pangea-avatar

pangea

引自陶元珍先生《三国食货志》
[quote]三国时商业不甚发达,其原因盖有数端,一由生产量减少,人民无多物以供交换,一由金属货币不甚流通,一则由割据分崩,货财难以行远故也。魏蜀对立之时,益州与中原几无贸易可言,吴魏吴晋对峙之时,荆扬诸州之与中原,不过官为互市而已。

吴志孙权传黄初二年注引江表传:'是岁,魏文帝遣使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呜鸡,系臣奏曰,……宜勿与。权曰,……被所求者,於我瓦石耳,孤何惜焉…:皆具以与之。'

吴志孙权传嘉禾四年:'魏使以马求易珠玑、翡翠、玳瑁,权日,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马,何苦而不听其交易?'建康实录卷二嘉未四年:'秋七月,魏使以马二百匹求易珠玑翡翠。'

魏志夏侯尚传注引世语:'经字彦伟,初为江夏太守,大将军曹爽附绢二十匹,令交市於吴,经不发书,弃官归。'

晋书周浚传:'初吴之未平也,浚在弋阳,南北为互市,而诸将多相袭夺以为功。'

吴蜀恒交赠方物,其性质亦有同互市也。

吴志孙权传黄武二年注引吴历:'蜀致马二百匹,锦千端,及方物。自是之後,聘使往来以为常,吴亦致方土所出,答其厚意焉。'艺文类聚卷八十五引环氏吴记:'蜀遣使吴赉重锦千端。'

吴志薛综传注引汉晋春秋:'孙休时,珝(综子)为五官中即将,遣至蜀求马。'

域外贸易,魏以陆路较盛,

注:参看前引魏志仓慈传,传谓慈优待西域杂胡之来贡献者,而随来胡意与之交市。

吴则海上较盛,

注:参看前引梁书卷五十四所记大秦贾人秦论至吴事。

蜀之域外贸易似不足数也。

魏蜀吴似皆专卖盐,

魏志卫觊传:'觊书与荀彧曰,……夫盐国之大宝也,自乱来放散,宜如旧置使者监卖。……或以白太祖,太祖从之,始遣谒者仆射监盐官。'

蜀志王连传:'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蜀志吕父传:'初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後校尉王连请父及南阳杜祺南乡刘干等并为典曹都尉。'

吴志孙休传永安七年:'秋七月,海贼破海盐,杀司盐校尉骆秀。'

魏又专卖胡粉,

全三国文卷三十二载刘放奏:'令官贩粉卖胡纷,与百姓争锥刀之末利,宜乞停之。'

吴又专卖珠,皆不过增府库之收入而已。

晋书陶璜传:'又以合浦郡土地磽确,无有田农,百姓唯以采珠为业,商贸去来,以珠质米,而吴时珠禁甚严,虑百姓私散好珠,禁绝来去,人以饥困,又所调猥多,限每不充。今请上珠三分输二,次音输一,粗者蠲除,自十月讫二月,非采上珠之时,听商旅往来如旧。并从之。'

三国时有所谓军市,盖军旅所止、临时设立以应需要者也。

吴志潘璋传:'璋为人粗猛,禁令肃然,好立功夫,所领兵马不过数千,而其所在常如万人。征伐止顿,便立军市,他军所无,皆仰取足。'

魏志仓慈传注引魏略:'至青龙中,司马宣王在长安,立军市,而军中吏士多侮侵县民,斐(颜斐)以自宣王,宜王乃发怒,召军市候,便於斐前杖一百。'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