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ti
2022-01-15T13:59:45+00:00
原创长文,同时发表于NGA和一亩三分地
前言
网络上针对恋爱、婚姻观点的争执引发我的回忆。人在美国,已婚,曾经是个不善与女生交流的人,且把我放婚恋市场,连敲门资格都没有——各项指标低于标准:大众脸,低身高,缺乏运动的体态,与绝大部分人都聊不来的沟通能力,工薪阶级的家庭背景,三流的学校背景,没房,二手破车...但是婚前我约会过的对象除了大陆女生外,还有黑、白、俄、韩、拉丁和各种XBC。
而且我没有放弃过对婚姻的追求,百般尝试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婚姻之路,即——像做软件工程一样寻找,并步入婚姻。最终的产出结果让我满意:妻子在各项指标上远远超出我在婚恋市场上对标的档位,商科班花级别的外貌,性格优于平均水平,家庭阶级远超小康,全家去过四十多个国家旅游,硕士,绿卡无排期等等。
以前不明白,身边众多男生看起来条件远优于我,为何在恋爱和婚姻的道路上比我坎坷?看完网上的争执后发现,是心态和方法的问题。网上婚恋指导多为针对女生,或渣男PUA课程。IT男很多,却少见针对这个群体的婚恋经验分享。在此我把经验总结为文档,如果你渴望婚姻却不知如何上岸,那就参考文档,谈恋爱不会,刷题和做工程总该会吧?
正文
一、立项
工程对象:自己
预期产出:婚姻
二、市场调研,需求分析
前些年忙毕业和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又要一两年才觉得稳定下来,在国内发展的朋友都二婚二胎了,自己连个女朋友都没有。这尼玛还需要调研?自身对恋爱和婚姻的需求已经爆表,可熟悉的人回国的回国,读博的散落在天南海北。身边早就不像学生时代遍地都是同龄人,别说找对象,就是想找个普通朋友都难上加难。
难道从国内介绍一个,经跨国恋再把她带过来吗?也不是不行,可人心隔肚皮,难以揣测,跨国恋隔了个太平洋,我觉得有点难。
不然我让还在美国的朋友介绍试试?问了后发现,介绍对象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介绍成了还好,算积德;介绍不成的以后见面尴尬,还可能闹到鸡飞狗跳,还是别麻烦人家了吧。
我决定靠自己。只身闯美多年,考托,择校,毕业和工作跌跌撞撞走来,婚姻我也要自己来。
三、环境配置
[i]环境配置因人而异,不要照搬。要结婚的是你,自行调配。[/i]
主要参数
3.1
提高自信心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多看别人的缺点。
恋爱和婚姻没有固定规则可循,不高就去找不注重身高的,宅就去找有共同爱好的,自己废话多就找愿意听的,长得丑就去找眼瞎的。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是变(不)成(要)熟(脸)的标志,别浪费时间自卑,全世界这么多人,总会有欣赏你的,而你要做的就是尽力找到他们。
3.2
3.3
比如对性事的态度过于随意,或者不够尊重女性,在卫生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一时兴起就要,草草了事就拉倒,没有前戏。性事可以是规划行程的旅游,亦或是一场倾情表现的演出。
大部分女性是感性的,不要听她整天咋咋呼呼吹嘘自己的择偶标准,如果你能在性事让她酣畅淋漓的享受一番,足以扭转局面。
“前戏时长”是重中之重。狭义上,有女生说过,不管一个男生觉得前戏应该要有多久,把它乘以3就对了。而广义上,从你对她say Hi的那一秒,前戏就已经开始了,请保持自信与礼貌,通过风趣的话语,认真的聆听,真诚的赞美配合酒、食物、音乐和环境,期待并引导女方一起在床上到达巅峰。如果事与愿违,也请像绅士一样礼貌退场。
3.4
曾有比我略年长的约会对象,在请我吃龙虾三明治时突然问我,期待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被噎住了,本该是个可以畅所欲言的问题,我却一时间答不上来。那时我走在青年时代的尾巴,在美国还没毕业,没有实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些什么,看似自己有无限可能,可面对她轻描淡写的询问,每一条路看起来都有些缥缈。我如实说不知道。那时没有在意,单纯以为她只是因为年纪和性格,爱问些有的没的。
两年后,以结婚为目的交往另个女生时,她突然问我,如果我们在一起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我在这一刻突然明白,女生对“未来”这个问题是多么的在乎。或许“未来”是一个针对“经济适用男”的Behavior Question。不管怎样,建议你要早init()。
四、项目实现
项目管理遵循Agile开发模式,设立sprint并不断迭代。
一个完整的sprint由计划,实现,测试和回顾四个标准环节构成。
4.1 计划
业务流程
4.2 实现
在实现这些函数的过程中,会发现第一个就是难点。
怎么寻找到一个可约会对象呢?在这建议多找公共API。各大相亲网站、约会app、微信群、托人介绍、线下活动等等,不要放过机会。
作为刚刚启动的项目,不要期待很快会有结果。目前是训练模型,调优,找Bug的过程。所以在建立良性沟通后不建议咄咄逼人的催促,你又不是要找炮友,别忘了我们这是一个以结婚为目的的项目。
4.3 测试
第一阶段测试的结果很不理想,我选用的API主要是网站和传统约会app。通过照片和文字沟通的方式与陌生女性接触,让我受到了与相亲市场类似的考量。就算勉强达标后对方回复了讯息,可也很快陷入无话可说的处境,后续讯息石沉大海。第一轮程序跑完,结果集为空,模型积累的经验为0。
4.4 回顾Retro
通过检查log,我发现两处缺陷。
[quote]1、我实在是不太会跟别人打字聊天。自身为IT宅男,爱好小众,缺乏能引起大多数女生兴趣的话题。
2、这些API效率真的是太低了。如果你看过女性朋友的约会app就会明白,根本不需要漂亮,只要性别选女性,那么她每天收到的各式各样的讯息就会远远超出她阅读能力阈值。这样就会导致你不会收到回应,模型根本训练不起来。[/quote]4.5 迭代升级
基于第一个sprint的分析,我升级了工程代码。
首先 .检测对象的婚姻价值(匹配度: 60) 的默认值实在是定的太高了,现在是在训练模型,距离侦测对象的阶段还早。所以我重新声明了阶段性目标:
[quote]确定自己在婚恋市场的档位
找出自己在婚恋价值缺陷
提高自己的恋爱能力
调整自己的择偶标准
珍惜每次沟通的机会 //恋爱不成仁义在,没准以后可以帮你介绍别人
降低匹配标准,先让程序能跑起来再说[/quote]其次,我找了当时某款陌生人语音聊天app(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不说名字了,现有类似功能的app挺多)并加入了API
4.6 后续测试
新app解决了目前项目难以良性沟通的窘境,因为随机匹配的次数有限,大家相对比较珍惜;而且因为是语音聊天,不会出现半天收不到回信的情况,聊不来可以礼貌道别,马上进入下一段谈话减少空载。
在与现实中的新异性朋友接触时,我也不再着急确立亲密关系,而是认真聆听,从对话中尝试理解女性思维,分析她们的话语和选择。
4.7 从量变到质变
每天下班后认真匹配随机语音聊天,周末约异性见面,
两年间,有效语音匹配几百人次,现实见面数十人,收集各类正负反馈的标签几百个。
不断总结自己的表现,观察并收集对方的情绪反馈,提高理解女性思维的能力。我会准备一些话题与女生聊,事后留下正反馈,排除负反馈。
情绪反馈要通过观察和聆听得出:当对方眉飞色舞,声音提高,语调轻快或高昂,双眼笑意盈盈,越聊越感性时就是正反馈。当对方突然沉默卡壳,注意力被转移,主动换话题,使用应付的语气,越聊越理性时就是负反馈。
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个人色彩较重的结果集标签,仅供参考。
[quote]话题标签与反馈
[美食]是高正反馈话题
与女生聊自己尝试过的各类美食总会越聊越投机,在展示了自己的厨艺照片(已修图)后更是会普遍引起女生极高的情绪正反馈。
[工作]是负反馈
我是个热爱IT产业并认真工作的人,我曾天真的以为在聊天中阐述自己在职场上的拼搏可以获得正反馈,但是女生们明显没有很多兴趣聊这些事
[滑雪]是正反馈
可能女生对极限运动都有尝试的意愿,而且欣赏爱运动的人
[旅游]是负反馈
可能是因为我太宅了缺乏旅游经历,而大部分女生一年去玩过的地方比我半辈子都多,所以真的没法聊
[家庭]是负反馈
跟女生说自己的家庭容易被打上妈宝男的标签,询问对方家庭会冒犯对方
[健身]往往是负反馈
因为大部分女生其实不健身,喊着要减肥其实也不怎么能管住自己的嘴。遇到认真健身的女生我又难以用自己的业余健身经验把话聊下去
甚至收集到的反馈还影响了我的人生决策
[东、西海岸]
我决定暂时不去东、西海岸发展,而是暂居在一个二线州。东西岸卧虎藏龙,内卷严重,我过去竞争力不足。要知道在那里女生的约会对象可以随便找大厂、高材生和实力雄厚的人,胃口早就被养刁了。我甚至觉得,她们通过前男友们对IT产业和薪资待遇的了解比我都高。而与此同时,其他州非IT产业的女生还有很多对IT男不甚了解,在听到入职包裹后表示吃惊的,与后者沟通往往容易的多。
最佳沟通技巧标签
[倾听]
与女生良性沟通的建立,只需要开场时短短几句热场对白就可以了。我发现女生只有两种,一种是话多的,另一种是没兴趣对我讲话的。所以用准备好的话题标签打开局面后,认真聆听并给她有价值的反馈,就是我总结的最佳沟通技巧。男人不需要话多。
我还总结了几个需要手动排除的标签
[女博士]
我实在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她们。每次匹配到或在现实中遇到女博士,都觉得她们思维实在是太快了,我跟不上,我不配。
[平面模特级别的照片]
我不配
[毕业多年无正式工作][大龄与父母同住]
我觉得单单是没工作和没房都可以接受,毕竟单码农家庭在美国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但是我与有这两个标签的女生沟通时,往往发现价值观差异巨大,多次沟通后让我觉得自己不配
[/quote]以上是我自己的结果集,请在学习工程的框架后训练出适合自己的,不要生搬硬套。
五,结语
我在项目不断迭代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女生的理解,更了解了自己。
不断积累强化的话术和沟通技巧让我跟女生的交流信手拈来。最终我遇到了自己现在的妻子,通过认真而积极的表现打动她并结婚。在那之后我也删除了所有app。
文中所使用的工程方法也被我拓展到了职场,27岁时我就在一个印度人居多的团队被印裔领导提拔成技术主管,后来又跳槽到西海岸IT大厂,这些都是后话了。
前言
网络上针对恋爱、婚姻观点的争执引发我的回忆。人在美国,已婚,曾经是个不善与女生交流的人,且把我放婚恋市场,连敲门资格都没有——各项指标低于标准:大众脸,低身高,缺乏运动的体态,与绝大部分人都聊不来的沟通能力,工薪阶级的家庭背景,三流的学校背景,没房,二手破车...但是婚前我约会过的对象除了大陆女生外,还有黑、白、俄、韩、拉丁和各种XBC。
而且我没有放弃过对婚姻的追求,百般尝试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婚姻之路,即——像做软件工程一样寻找,并步入婚姻。最终的产出结果让我满意:妻子在各项指标上远远超出我在婚恋市场上对标的档位,商科班花级别的外貌,性格优于平均水平,家庭阶级远超小康,全家去过四十多个国家旅游,硕士,绿卡无排期等等。
以前不明白,身边众多男生看起来条件远优于我,为何在恋爱和婚姻的道路上比我坎坷?看完网上的争执后发现,是心态和方法的问题。网上婚恋指导多为针对女生,或渣男PUA课程。IT男很多,却少见针对这个群体的婚恋经验分享。在此我把经验总结为文档,如果你渴望婚姻却不知如何上岸,那就参考文档,谈恋爱不会,刷题和做工程总该会吧?
正文
一、立项
工程对象:自己
预期产出:婚姻
二、市场调研,需求分析
前些年忙毕业和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又要一两年才觉得稳定下来,在国内发展的朋友都二婚二胎了,自己连个女朋友都没有。这尼玛还需要调研?自身对恋爱和婚姻的需求已经爆表,可熟悉的人回国的回国,读博的散落在天南海北。身边早就不像学生时代遍地都是同龄人,别说找对象,就是想找个普通朋友都难上加难。
难道从国内介绍一个,经跨国恋再把她带过来吗?也不是不行,可人心隔肚皮,难以揣测,跨国恋隔了个太平洋,我觉得有点难。
不然我让还在美国的朋友介绍试试?问了后发现,介绍对象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介绍成了还好,算积德;介绍不成的以后见面尴尬,还可能闹到鸡飞狗跳,还是别麻烦人家了吧。
我决定靠自己。只身闯美多年,考托,择校,毕业和工作跌跌撞撞走来,婚姻我也要自己来。
三、环境配置
[i]环境配置因人而异,不要照搬。要结婚的是你,自行调配。[/i]
主要参数
3.1
var 自信心 = Double.MAX_VALUE //设为最大值
这是老生常谈,但大部分人说起来就是健身,看书,穿衣打扮。以上都很有用,且受益终生,但这不够快啊。我不想像大部分在美国发展的人一样,错过校园恋爱后只能三十几岁结婚,快四十岁时小孩还很小。提高自信心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多看别人的缺点。
恋爱和婚姻没有固定规则可循,不高就去找不注重身高的,宅就去找有共同爱好的,自己废话多就找愿意听的,长得丑就去找眼瞎的。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是变(不)成(要)熟(脸)的标志,别浪费时间自卑,全世界这么多人,总会有欣赏你的,而你要做的就是尽力找到他们。
3.2
var 包容心 = Double.MAX_VALUE //设为最大值
在未来的相亲和恋爱中,三观不一致是常态,没必要浪费时间去尝试改变他人。带着自己的答案去找对的人。不匹配时礼貌退场就好。3.3
var 性事_config = {
态度:性事的态度等级.HIGH // Enum 设为最高级别
卫生:性事的卫生等级.HIGH // Enum 设为最高级别
前戏时长:Double.MAX_VALUE // 设为最大值
状态自检:TRUE // Boolean
}
听异性朋友说过,很多男生在性事方面做的不够好。不是说硬性能力(如尺寸、正戏时长)不足,而是上面这个“性事_config” Dictionary里的各项软性能力参数设置过低。态度:性事的态度等级.HIGH // Enum 设为最高级别
卫生:性事的卫生等级.HIGH // Enum 设为最高级别
前戏时长:Double.MAX_VALUE // 设为最大值
状态自检:TRUE // Boolean
}
比如对性事的态度过于随意,或者不够尊重女性,在卫生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一时兴起就要,草草了事就拉倒,没有前戏。性事可以是规划行程的旅游,亦或是一场倾情表现的演出。
大部分女性是感性的,不要听她整天咋咋呼呼吹嘘自己的择偶标准,如果你能在性事让她酣畅淋漓的享受一番,足以扭转局面。
“前戏时长”是重中之重。狭义上,有女生说过,不管一个男生觉得前戏应该要有多久,把它乘以3就对了。而广义上,从你对她say Hi的那一秒,前戏就已经开始了,请保持自信与礼貌,通过风趣的话语,认真的聆听,真诚的赞美配合酒、食物、音乐和环境,期待并引导女方一起在床上到达巅峰。如果事与愿违,也请像绅士一样礼貌退场。
3.4
var 3年人生规划 = 人生规划Builder.init(年数: 3)
var 5年人生规划 = 人生规划Builder.init(年数: 5)
var 10年人生规划 = 人生规划Builder.init(年数: 10)
女方认真考虑长期关系时,会变得十分在乎你对未来的规划。她们不一定在乎你规划的可行性,但一定要有。var 5年人生规划 = 人生规划Builder.init(年数: 5)
var 10年人生规划 = 人生规划Builder.init(年数: 10)
曾有比我略年长的约会对象,在请我吃龙虾三明治时突然问我,期待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被噎住了,本该是个可以畅所欲言的问题,我却一时间答不上来。那时我走在青年时代的尾巴,在美国还没毕业,没有实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些什么,看似自己有无限可能,可面对她轻描淡写的询问,每一条路看起来都有些缥缈。我如实说不知道。那时没有在意,单纯以为她只是因为年纪和性格,爱问些有的没的。
两年后,以结婚为目的交往另个女生时,她突然问我,如果我们在一起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我在这一刻突然明白,女生对“未来”这个问题是多么的在乎。或许“未来”是一个针对“经济适用男”的Behavior Question。不管怎样,建议你要早init()。
四、项目实现
项目管理遵循Agile开发模式,设立sprint并不断迭代。
一个完整的sprint由计划,实现,测试和回顾四个标准环节构成。
4.1 计划
业务流程
寻找一个可约会的对象()
.尝试沟通_建立联系()
.超时(天数: 3) //三天内没有建立良性沟通就换人
.展现自我价值(重试次数上限: 3) //尝试分享3个展示自己价值的话题,沟通不来就拉倒
.检测对象的婚姻价值(匹配度: 60) //检查对象与自己的择偶标准匹配程度,低于60分就拉倒
.邀约见面()
.见机行事()
.尝试沟通_建立联系()
.超时(天数: 3) //三天内没有建立良性沟通就换人
.展现自我价值(重试次数上限: 3) //尝试分享3个展示自己价值的话题,沟通不来就拉倒
.检测对象的婚姻价值(匹配度: 60) //检查对象与自己的择偶标准匹配程度,低于60分就拉倒
.邀约见面()
.见机行事()
4.2 实现
在实现这些函数的过程中,会发现第一个就是难点。
怎么寻找到一个可约会对象呢?在这建议多找公共API。各大相亲网站、约会app、微信群、托人介绍、线下活动等等,不要放过机会。
作为刚刚启动的项目,不要期待很快会有结果。目前是训练模型,调优,找Bug的过程。所以在建立良性沟通后不建议咄咄逼人的催促,你又不是要找炮友,别忘了我们这是一个以结婚为目的的项目。
4.3 测试
第一阶段测试的结果很不理想,我选用的API主要是网站和传统约会app。通过照片和文字沟通的方式与陌生女性接触,让我受到了与相亲市场类似的考量。就算勉强达标后对方回复了讯息,可也很快陷入无话可说的处境,后续讯息石沉大海。第一轮程序跑完,结果集为空,模型积累的经验为0。
4.4 回顾Retro
通过检查log,我发现两处缺陷。
[quote]1、我实在是不太会跟别人打字聊天。自身为IT宅男,爱好小众,缺乏能引起大多数女生兴趣的话题。
2、这些API效率真的是太低了。如果你看过女性朋友的约会app就会明白,根本不需要漂亮,只要性别选女性,那么她每天收到的各式各样的讯息就会远远超出她阅读能力阈值。这样就会导致你不会收到回应,模型根本训练不起来。[/quote]4.5 迭代升级
基于第一个sprint的分析,我升级了工程代码。
首先 .检测对象的婚姻价值(匹配度: 60) 的默认值实在是定的太高了,现在是在训练模型,距离侦测对象的阶段还早。所以我重新声明了阶段性目标:
[quote]确定自己在婚恋市场的档位
找出自己在婚恋价值缺陷
提高自己的恋爱能力
调整自己的择偶标准
珍惜每次沟通的机会 //恋爱不成仁义在,没准以后可以帮你介绍别人
降低匹配标准,先让程序能跑起来再说[/quote]其次,我找了当时某款陌生人语音聊天app(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不说名字了,现有类似功能的app挺多)并加入了API
4.6 后续测试
新app解决了目前项目难以良性沟通的窘境,因为随机匹配的次数有限,大家相对比较珍惜;而且因为是语音聊天,不会出现半天收不到回信的情况,聊不来可以礼貌道别,马上进入下一段谈话减少空载。
在与现实中的新异性朋友接触时,我也不再着急确立亲密关系,而是认真聆听,从对话中尝试理解女性思维,分析她们的话语和选择。
4.7 从量变到质变
每天下班后认真匹配随机语音聊天,周末约异性见面,
两年间,有效语音匹配几百人次,现实见面数十人,收集各类正负反馈的标签几百个。
不断总结自己的表现,观察并收集对方的情绪反馈,提高理解女性思维的能力。我会准备一些话题与女生聊,事后留下正反馈,排除负反馈。
情绪反馈要通过观察和聆听得出:当对方眉飞色舞,声音提高,语调轻快或高昂,双眼笑意盈盈,越聊越感性时就是正反馈。当对方突然沉默卡壳,注意力被转移,主动换话题,使用应付的语气,越聊越理性时就是负反馈。
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个人色彩较重的结果集标签,仅供参考。
[quote]话题标签与反馈
[美食]是高正反馈话题
与女生聊自己尝试过的各类美食总会越聊越投机,在展示了自己的厨艺照片(已修图)后更是会普遍引起女生极高的情绪正反馈。
[工作]是负反馈
我是个热爱IT产业并认真工作的人,我曾天真的以为在聊天中阐述自己在职场上的拼搏可以获得正反馈,但是女生们明显没有很多兴趣聊这些事
[滑雪]是正反馈
可能女生对极限运动都有尝试的意愿,而且欣赏爱运动的人
[旅游]是负反馈
可能是因为我太宅了缺乏旅游经历,而大部分女生一年去玩过的地方比我半辈子都多,所以真的没法聊
[家庭]是负反馈
跟女生说自己的家庭容易被打上妈宝男的标签,询问对方家庭会冒犯对方
[健身]往往是负反馈
因为大部分女生其实不健身,喊着要减肥其实也不怎么能管住自己的嘴。遇到认真健身的女生我又难以用自己的业余健身经验把话聊下去
甚至收集到的反馈还影响了我的人生决策
[东、西海岸]
我决定暂时不去东、西海岸发展,而是暂居在一个二线州。东西岸卧虎藏龙,内卷严重,我过去竞争力不足。要知道在那里女生的约会对象可以随便找大厂、高材生和实力雄厚的人,胃口早就被养刁了。我甚至觉得,她们通过前男友们对IT产业和薪资待遇的了解比我都高。而与此同时,其他州非IT产业的女生还有很多对IT男不甚了解,在听到入职包裹后表示吃惊的,与后者沟通往往容易的多。
最佳沟通技巧标签
[倾听]
与女生良性沟通的建立,只需要开场时短短几句热场对白就可以了。我发现女生只有两种,一种是话多的,另一种是没兴趣对我讲话的。所以用准备好的话题标签打开局面后,认真聆听并给她有价值的反馈,就是我总结的最佳沟通技巧。男人不需要话多。
我还总结了几个需要手动排除的标签
[女博士]
我实在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她们。每次匹配到或在现实中遇到女博士,都觉得她们思维实在是太快了,我跟不上,我不配。
[平面模特级别的照片]
我不配
[毕业多年无正式工作][大龄与父母同住]
我觉得单单是没工作和没房都可以接受,毕竟单码农家庭在美国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但是我与有这两个标签的女生沟通时,往往发现价值观差异巨大,多次沟通后让我觉得自己不配
[/quote]以上是我自己的结果集,请在学习工程的框架后训练出适合自己的,不要生搬硬套。
五,结语
我在项目不断迭代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女生的理解,更了解了自己。
不断积累强化的话术和沟通技巧让我跟女生的交流信手拈来。最终我遇到了自己现在的妻子,通过认真而积极的表现打动她并结婚。在那之后我也删除了所有app。
文中所使用的工程方法也被我拓展到了职场,27岁时我就在一个印度人居多的团队被印裔领导提拔成技术主管,后来又跳槽到西海岸IT大厂,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