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ny0808
2022-01-20T08:51:35+00:00
从齐太公 篡国成功
齐桓公 设立稷下学宫 广纳天下英才
齐威王 马陵桂陵重创魏国、结束魏国霸权。
齐宣王 利用燕国之子之乱 成功让燕国成为齐国属国
齐湣王 早期绝对明君垂沙击溃楚国。组织了秦昭襄王时期的第一次合纵。一度攻破函谷关
如果不是苏秦用计。个人感觉齐国真的比秦国局面更好。
齐国的问题是没有函谷关这种绝对防御,要是出现差劲的君主或者外部情况及其不乐观容易被打穿。
齐襄公和妹妹乱伦,齐桓公重用奸臣易牙,竖刁,被活活饿死,身上长蛆。齐庄公和大臣崔贮的老婆乱搞,被射死。
齐国太多昏君,以致被田氏取代,伪强国。
姜齐和田齐,虽说出过好几个明君,奈何后面就莫名的信了秦国东西二帝的鬼话,跟楚国一样被降了智,其他几国一亡,齐国就老实的降了。
还是秦国牛逼,出了六代明君。结束六国纷争,最终一统天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想想就不容易,连出六代明君,还是虎狼之君。
六国破灭 都是内因 秦国只是历史的选择而已
小国就不谈了 就几个大国 机会比秦国多太多 几个强秦的人才 都不是秦人 所以灭六国 秦也 亡六国者 六国也
[quote][pid=584548124,30440787,1]Reply[/pid] Post by [uid=60318780]未来的进击[/uid] (2022-01-26 17:16):
还是秦国牛逼,出了六代明君。结束六国纷争,最终一统天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想想就不容易,连出六代明君,还是虎狼之君。[/quote]主要是秦国胡闹的都短命[s:ac:哭笑]比如举鼎的,秦始皇他爹,所以前面运气太好后面出了个胡亥芭比q了
齐国无险可守,齐宣王时候扩张方向是没问题的,灭燕多少可以得到一些战略纵深,但是他拿下燕国后没有完成消化让燕国复国,然后齐湣王扩张方向改了去灭宋,战略上出问题了。另外,就是齐宣王、齐湣王成功消化燕国宋国,可能最后跟秦国打决赛圈1v1也很难,北齐几乎等于山东六国总和的领土也没打过北周
[quote][pid=584548124,30440787,1]Reply[/pid] Post by [uid=60318780]未来的进击[/uid] (2022-01-26 17:16):
还是秦国牛逼,出了六代明君。结束六国纷争,最终一统天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想想就不容易,连出六代明君,还是虎狼之君。[/quote]其实秦武王、孝文王、庄襄王都比较一般。
秦国变法最彻底,秦孝公和商鞅构建的大框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只要不是遇上特别昏庸的君主+奸佞的权臣组合(胡亥+赵高),守成还是可以的,只要等到明君再开拓进取就行。
等了六世等到秦始皇这样的千古一帝,有偶然也有必然。
[quote][pid=584548124,30440787,1]Reply[/pid] Post by [uid=60318780]未来的进击[/uid] (2022-01-26 17:16):
还是秦国牛逼,出了六代明君。结束六国纷争,最终一统天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想想就不容易,连出六代明君,还是虎狼之君。[/quote]也不完全是,主要是昭王和始皇两代雄主,加上范睢白起王翦这些名臣良将,能稳固商鞅改革果实,坚定东出,惠文和庄襄没做什么事
[quote][pid=584559075,30440787,1]Reply[/pid] Post by [uid=62856507]予之羽翼[/uid] (2022-01-26 18:02):
也不完全是,主要是昭王和始皇两代雄主,加上范睢白起王翦这些名臣良将,能稳固商鞅改革果实,坚定东出,惠文和庄襄没做什么事[/quote]放屁惠文王还没做什么事,侵吞巴蜀、继承商鞅的法制、东出函谷关称王,这些都是赢驷的功劳,你该不会真以为赢驷没做什么事吧。侵吞巴蜀使得秦后面有了天府之地,拓展了秦国的疆域版图,最重要的是巴蜀之地还让秦国以后有了长久的粮仓,没有秦惠文王侵吞巴蜀后面秦拿什么去拓展秦国的疆域版图。要说秦惠文王没做什么事那你是完全不懂秦惠文王。如果不是后面武王举鼎死了,昭襄王继位的时候发生了点内乱使得秦国虚弱了一段时间。秦灭六国的时间会更短,后面韩国的疲秦之计让秦国不但没疲秦成功更是让秦国国力大增。不过那是昭襄王时期的事了。不管怎么说你说惠文王没做什么事就让人很不解,惠文王对秦绝逼是有大功劳。
[quote][pid=584556391,30440787,1]Reply[/pid] Post by [uid=17735527]法治不诛心[/uid] (2022-01-26 17:52):
其实秦武王、孝文王、庄襄王都比较一般。
秦国变法最彻底,秦孝公和商鞅构建的大框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只要不是遇上特别昏庸的君主+奸佞的权臣组合(胡亥+赵高),守成还是可以的,只要等到明君再开拓进取就行。
等了六世等到秦始皇这样的千古一帝,有偶然也有必然。[/quote]对,但是这最主要的还是赢驷。如果赢驷没挡住国内的那帮老贵族,没坚守商鞅的法的话而是用穆公时期的法秦国可以说是直接完蛋了。赢驷的功劳还是很大的,侵吞巴蜀,东出函谷称王。最重要的是碰到了张仪这个大活宝,直接忽悠的楚王不要不要的。而且当时楚王还和齐王断交了,直接把人家齐王骂了。其实我觉得楚王一开始也是有雄心壮志的,但是架不住楚国的奸臣多。[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
[quote][pid=584573231,30440787,1]Reply[/pid] Post by [uid=60318780]未来的进击[/uid] (2022-01-26 19:05):
放屁惠文王还没做什么事,侵吞巴蜀、继承商鞅的法制、东出函谷关称王,这些都是赢驷的功劳,你该不会真以为赢驷没做什么事吧。侵吞巴蜀使得秦后面有了天府之地,拓展了秦国的疆域版图,最重要的是巴蜀之地还让秦国以后有了长久的粮仓,没有秦惠文王侵吞巴蜀后面秦拿什么去拓展秦国的疆域版图。要说秦惠文王没做什么事那你是完全不懂秦惠文王。如果不是后面武王举鼎死了,昭襄王继位的时候发生了点内乱使得秦国虚弱了一段时间。秦灭六国的时间会更短,后面韩国的疲秦之计让秦国不但没疲秦成功更是让秦国国力大增。不过那是昭襄王时期的事了[/quote]他说的应该是孝文王,估计记错谥号了~
[quote][pid=584578000,30440787,1]Reply[/pid] Post by [uid=60318780]未来的进击[/uid] (2022-01-26 19:29):
对,但是这最主要的还是赢驷。如果赢驷没挡住国内的那帮老贵族,没坚守商鞅的法的话而是用穆公时期的法秦国可以说是直接完蛋了。赢驷的功劳还是很大的,侵吞巴蜀,东出函谷称王。最重要的是碰到了张仪这个大活宝,直接忽悠的楚王不要不要的。而且当时楚王还和齐王断交了,直接把人家齐王骂了。其实我觉得楚王一开始也是有雄心壮志的,但是架不住楚国的奸臣多。[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quote]是的,要是对这几位排个序的话,大概是秦始皇≥秦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秦武王>孝文王=庄襄王。
而其他六国最牛的国君也才摸到昭襄王的边,大部分能达到秦武王水平就不错了。
[quote][pid=584615871,30440787,1]Reply[/pid] Post by [uid=19694050]陨落尘心[/uid] (2022-01-26 22:46):
齐桓公到齐湣王隔了300年[s:ac:汗][/quote]兄弟齐国有两个桓公
一个是姜小白
一个是田午
我说的这个是田午
齐国君主我能叫得出名的只有姜太公[s:ac:哭笑]
[quote][pid=584545200,30440787,1]Reply[/pid] Post by [uid=63811893]猩猩点灯啊[/uid] (2022-01-26 17:05):
齐襄公和妹妹乱伦,齐桓公重用奸臣易牙,竖刁,被活活饿死,身上长蛆。齐庄公和大臣崔贮的老婆乱搞,被射死。
齐国太多昏君,以致被田氏取代,伪强国。[/quote]我说的就是田齐后面的5世
[quote][pid=584548124,30440787,1]Reply[/pid] Post by [uid=60318780]未来的进击[/uid] (2022-01-26 17:16):
还是秦国牛逼,出了六代明君。结束六国纷争,最终一统天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想想就不容易,连出六代明君,还是虎狼之君。[/quote]扶苏若在,很可能七代。
[quote][pid=584645851,30440787,1]Reply[/pid] Post by [uid=63094794]老爷车的尾气[/uid] (2022-01-27 01:31):
兄弟齐国有两个桓公
一个是姜小白
一个是田午
我说的这个是田午[/quote]你说的是齐桓侯吧
人家爵位是侯不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