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1-05-08T03:26:58+00:00
中国的神话体系复杂程度是远高于国外的那些什么希腊和北欧那些渣渣的。而且由于中国的历史悠久,神话也有由民间传说趋向于历史演绎的倾向,所以体系之庞大,版本之多样是常人难以把握的。没有那个耐心抽丝剥茧的逐条缕清,一般家庭也不可能把这些上古的杂乱无章的内容给孩子讲清楚。相反一些简单的有小说作为基础可以娓娓道来的故事就很容易做到家喻户晓,像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就是。
所以祝融的名声不响,不是因为家长们没文化,实在是小说作者们没给他太多戏份。你像女娲(封神中的主要角色),嫦娥这些就很多人熟知。
所以我也简单的科普一下祝融,梳理一下他的相关传说,泥潭大佬们就当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多个故事讲。
首先关于祝融这个神话,本身就很提现了我说到的上古神话的多版本性,因为本身祝融在文献记载中出身就有两个版本。首先《山海经》里说,祝融是炎帝的第五代来孙,也就是炎帝孙子的孙子。
然后《大荒西经》又记载了颛顼生了老童,老童生了祝融,祝融又成了颛顼的孙子。
有人说这个颛顼我也不熟,就这俩字我都读不出来,这没关系,颛顼的太爷爷你们肯定认识,就是黄帝(《山海经》记载,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而颛顼自己也是三皇五帝中“五帝”的一位,这个颛顼最有名的就是打败了共工夺得帝位。共工就是头铁撞不周山那个。
所以这就变成了两个版本的祝融,一个是炎帝的孙子的孙子,一个是黄帝的重孙子的孙子。所以你说乱不乱,但是其实这都无所谓,就知道祝融身世显赫就完事了,反正不管是黄帝还是炎帝的种,那都是根正苗红的上古首领接班人的好苗子。
那么我们再看看祝融长什么样子呢?还是《山海经》,说他“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这在山海经里已经算长得不太离谱的了,基本上还有点人模样。
首先祝融是火神并不是他发现了火,真正第一个钻木取火的是燧人,祝融被人称为火神是因为他以火施教,能保存火和利用火,这在原始社会末期是很了不起的,参考西方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基本上神话中关于火的神仙都是拥有很高地位的。
关于祝融的传说有下面几个。
一、除了会用火,祝融还是个音乐天才,他经常在高山上给部落的人们奏乐唱歌,大家听了干活有劲,buff拉满,祝融死后人们还把那座山命名为祝融峰。
二、《史记》记载祝融不是本名,他本来是叫重黎。当时帝喾(黄帝曾孙)在位,重黎专职火官,“能光融天下”,服务大众的声望很好,于是帝喾给他赐了个“祝融”的封号,祝是永远继续的意思,融就是光明的意思。
三、黄帝南巡的时候,分不清东南西北了,于是请祝融来辨别南在哪。祝融通过指认衡阳的南岳,找到了方向,所以被任命司徒。后来祝融被封地楚地,他就成了楚国人的始祖。同样这也是后来古人认为南方属火的原因,在卦象中,南方的挂象为“离”。
四、年代来到了尧的时期,这时候我们的祝融已经在天上司职火神了。我们都知道尧舜时期发洪水,大禹的爸爸鯀被尧派去治水。鯀是以堵为主的,垒土垒大坝。他听说天上有一种叫“息壤”的神奇的土,只要一粒,扔到地上自己会长成一座山,这简直是完美达到了鯀的需求。于是鯀想办法偷了“息壤”,用它来堵水,一开始还是很见成效的。但是天帝知道东西被偷了很不开心,就派祝融去把鯀给刀了,并且夺回了息壤。之后的事我们都熟悉了,大水继续泛滥,大禹开始治水[s:ac:呆]。
五、还有传说说祝融和北水神打过一架,最后用真火把水神烧死了(水被火烧死,可能是蒸干了吧)。所以祝融就夺了水神名号,成为了水火之神。
这里有传说这个水神就是共工,被打败后怒撞不周山。
所以我们看这又是中国上古神话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s:ac:呆]
就这一个共工,有人说他活着的时候和祝融他爷爷颛顼争帝位被打败了撞不周山。
有人说他上天成为水神了之后嫉妒火神祝融和他在昆仑山打了一架被打败了撞不周山。
所以你们爷孙俩和共工多大仇?
后来祝融这个名称被指代官位流传下来,再后来演变成司马,再到兵部尚书。
这也是为什么晋书中说司马懿的老祖宗是祝融的原因,司马和祝融本身都是指同一个官位。当然也有可能是司马家想给自己脸上贴金[s:ac:呆]
所以祝融的名声不响,不是因为家长们没文化,实在是小说作者们没给他太多戏份。你像女娲(封神中的主要角色),嫦娥这些就很多人熟知。
所以我也简单的科普一下祝融,梳理一下他的相关传说,泥潭大佬们就当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多个故事讲。
首先关于祝融这个神话,本身就很提现了我说到的上古神话的多版本性,因为本身祝融在文献记载中出身就有两个版本。首先《山海经》里说,祝融是炎帝的第五代来孙,也就是炎帝孙子的孙子。
然后《大荒西经》又记载了颛顼生了老童,老童生了祝融,祝融又成了颛顼的孙子。
有人说这个颛顼我也不熟,就这俩字我都读不出来,这没关系,颛顼的太爷爷你们肯定认识,就是黄帝(《山海经》记载,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而颛顼自己也是三皇五帝中“五帝”的一位,这个颛顼最有名的就是打败了共工夺得帝位。共工就是头铁撞不周山那个。
所以这就变成了两个版本的祝融,一个是炎帝的孙子的孙子,一个是黄帝的重孙子的孙子。所以你说乱不乱,但是其实这都无所谓,就知道祝融身世显赫就完事了,反正不管是黄帝还是炎帝的种,那都是根正苗红的上古首领接班人的好苗子。
那么我们再看看祝融长什么样子呢?还是《山海经》,说他“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这在山海经里已经算长得不太离谱的了,基本上还有点人模样。
首先祝融是火神并不是他发现了火,真正第一个钻木取火的是燧人,祝融被人称为火神是因为他以火施教,能保存火和利用火,这在原始社会末期是很了不起的,参考西方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基本上神话中关于火的神仙都是拥有很高地位的。
关于祝融的传说有下面几个。
一、除了会用火,祝融还是个音乐天才,他经常在高山上给部落的人们奏乐唱歌,大家听了干活有劲,buff拉满,祝融死后人们还把那座山命名为祝融峰。
二、《史记》记载祝融不是本名,他本来是叫重黎。当时帝喾(黄帝曾孙)在位,重黎专职火官,“能光融天下”,服务大众的声望很好,于是帝喾给他赐了个“祝融”的封号,祝是永远继续的意思,融就是光明的意思。
三、黄帝南巡的时候,分不清东南西北了,于是请祝融来辨别南在哪。祝融通过指认衡阳的南岳,找到了方向,所以被任命司徒。后来祝融被封地楚地,他就成了楚国人的始祖。同样这也是后来古人认为南方属火的原因,在卦象中,南方的挂象为“离”。
四、年代来到了尧的时期,这时候我们的祝融已经在天上司职火神了。我们都知道尧舜时期发洪水,大禹的爸爸鯀被尧派去治水。鯀是以堵为主的,垒土垒大坝。他听说天上有一种叫“息壤”的神奇的土,只要一粒,扔到地上自己会长成一座山,这简直是完美达到了鯀的需求。于是鯀想办法偷了“息壤”,用它来堵水,一开始还是很见成效的。但是天帝知道东西被偷了很不开心,就派祝融去把鯀给刀了,并且夺回了息壤。之后的事我们都熟悉了,大水继续泛滥,大禹开始治水[s:ac:呆]。
五、还有传说说祝融和北水神打过一架,最后用真火把水神烧死了(水被火烧死,可能是蒸干了吧)。所以祝融就夺了水神名号,成为了水火之神。
这里有传说这个水神就是共工,被打败后怒撞不周山。
所以我们看这又是中国上古神话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s:ac:呆]
就这一个共工,有人说他活着的时候和祝融他爷爷颛顼争帝位被打败了撞不周山。
有人说他上天成为水神了之后嫉妒火神祝融和他在昆仑山打了一架被打败了撞不周山。
所以你们爷孙俩和共工多大仇?
后来祝融这个名称被指代官位流传下来,再后来演变成司马,再到兵部尚书。
这也是为什么晋书中说司马懿的老祖宗是祝融的原因,司马和祝融本身都是指同一个官位。当然也有可能是司马家想给自己脸上贴金[s:ac: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