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
2021-01-13T11:11:50+00:00
蓝外白内高性能版,上周二订车周四有车周六取车一气呵成……
0、感觉特斯拉现在动不动就说排队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是有水分的,毕竟等候多久这个完全他们说了算。为啥我这么说呢?我本来之前就看说元旦预计要降价以及改款(电动尾门、双层玻璃等),所以在等长续航改款的。谁知道改款是改了,长续航没了。于是我就纠结了买库存长续航还是高性能版,纠结了几天,上周二才跟销售定下来要高性能版。当时销售跟我说,排队预计一个月到春节前后,考虑到我不怎么缺车,就等着呗。没想到仅仅两天后就告诉我有车了……我的车牌还没安排好呢!
也是因为这样,我怀疑特斯拉宣传的“排队X月”有水分,毕竟我前面排队有多少人?好几个的话总不会全都取消了轮到我吧。如果说就一两个人的话就要排队一个月也未免不合理。另一个怀疑的原因是,我去年第一次去看车的时候,当时市场上也是说model3供不应求排队N久,但是当时销售跟我说标准版大部分颜色都有现车。
1、对于电动车,我觉得买车之前需要有个清晰的认知。电动车的核心缺点有两个,首先是充电慢。对于有固定充电条件(公司或家有充电桩)的人来说,随时充电随时满电不用隔三岔五去加油站的体验其实是很好的。但是反过来,没有固定充电条件的人,要去专门的充电站充电的话,体验无疑极差。我试了一下超级充电,快是快,但是应急还行,你让我经常专门跑去充电我宁愿不开。所以类似的,我也不考虑开特斯拉出远门,因为我车多并没有此顾虑,只有一台车的话买电车要慎重。
另一个缺点无疑是冬季续航的问题。我坐标深圳,冬天最冷也有10度左右,基本无太大压力。但是如果在北方那么也要慎重。当然如果拿不到油车牌照被迫电动车当我没说。
2、内饰这玩意儿,确实有够简陋。连我爹那种老一辈认为国外啥都好、更是不可能看得上比亚迪的人,都觉得比亚迪汉、小鹏P7的外观内饰能把毛豆3吊起来打。我可能本身比较喜欢性冷淡风还能接受,但是要测过去看速度确实不太方便。
然后我要吐槽特斯拉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做氛围灯。我找了个黑暗的角落灯光全关,测试了半天才发现所谓的氛围灯只是脚下、门边几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光源。
3、噪音与避震。这俩是网上吐槽比较多的。但是噪音的话,我个人体感感觉还行,不会有太大影响。当然我没上高速不好说,周末正好去广州我考虑开特斯拉试试。避震的话,体感也还好,没有震的太严重。在小区里过减速带整体尚可,几个比较高的减速带其他车也震的厉害。
4、说说最近论坛讨论多的单踏板模式。如果我没搞错,在车上这个叫做停止模式,分三档:缓行、转动、保持。提车的时候默认设置成“缓行”,类似传统油车但是由于仍然有一定的动能回收,导致在松开油门滑行时减速远远超过传统油车,顿挫感极强。而在“保持”模式下,就可以实现油门踏板控制速度。我尝试了几天,不得不说,单踏板模式下不用频繁切换踏板的体验极佳。但是毫无疑问的,单踏板模式有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对于传统油车而言,加速与减速是很清晰的由不同的踏板控制。只要不是新手上路,那么在潜意识里面都会认定“有减速(乃至急刹)需求的时候脚往左踩”。这个过程是下意识、无需思考的。而对于采用单踏板模式的车而言,潜意识里面是缺少这一认知的。那么如果遇到紧急场景,需要思考后才去操作必然耽误时间。我们甚至不能苛责司机技术不熟练,毕竟一个我们日常用不到的功能,谁敢说自己能瞬间就意识到正确的操作呢?
5、辅助驾驶也尝试了一下,整体体验也挺好。虽然说不成熟吧,但是我觉得已经能比路上50%的司机强了,路上的傻逼真的太多了……但是有点不好的是,出于安全考虑,在辅助驾驶的时候我右脚一直虚踩在刹车上面,一个是累,一个是非常容易误踩(刹车非常敏感)导致退出辅助驾驶。补充两个槽点
6、然后对于没有中控这事儿。我之前作为云车主的时候感觉不是特别需要,毕竟车速这玩意儿主要还是参考旁边的车保持匀速。但是真开上了,发现没有中控还是不太方便。车速这玩意儿有时候还是要看一下,拿余光就很不方便。然后淘宝上也有很多第三方的中控或者HUD,但是感觉都……丑。
7、特斯拉的转向灯拨杆不知道为啥感觉特别不好用,好像特别重还是怎么回事,转向的时候特别不舒服。如果轻拨一下倒还好,但是闪的太短。重拨力度就特别大才能拨到位。
0、感觉特斯拉现在动不动就说排队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是有水分的,毕竟等候多久这个完全他们说了算。为啥我这么说呢?我本来之前就看说元旦预计要降价以及改款(电动尾门、双层玻璃等),所以在等长续航改款的。谁知道改款是改了,长续航没了。于是我就纠结了买库存长续航还是高性能版,纠结了几天,上周二才跟销售定下来要高性能版。当时销售跟我说,排队预计一个月到春节前后,考虑到我不怎么缺车,就等着呗。没想到仅仅两天后就告诉我有车了……我的车牌还没安排好呢!
也是因为这样,我怀疑特斯拉宣传的“排队X月”有水分,毕竟我前面排队有多少人?好几个的话总不会全都取消了轮到我吧。如果说就一两个人的话就要排队一个月也未免不合理。另一个怀疑的原因是,我去年第一次去看车的时候,当时市场上也是说model3供不应求排队N久,但是当时销售跟我说标准版大部分颜色都有现车。
1、对于电动车,我觉得买车之前需要有个清晰的认知。电动车的核心缺点有两个,首先是充电慢。对于有固定充电条件(公司或家有充电桩)的人来说,随时充电随时满电不用隔三岔五去加油站的体验其实是很好的。但是反过来,没有固定充电条件的人,要去专门的充电站充电的话,体验无疑极差。我试了一下超级充电,快是快,但是应急还行,你让我经常专门跑去充电我宁愿不开。所以类似的,我也不考虑开特斯拉出远门,因为我车多并没有此顾虑,只有一台车的话买电车要慎重。
另一个缺点无疑是冬季续航的问题。我坐标深圳,冬天最冷也有10度左右,基本无太大压力。但是如果在北方那么也要慎重。当然如果拿不到油车牌照被迫电动车当我没说。
2、内饰这玩意儿,确实有够简陋。连我爹那种老一辈认为国外啥都好、更是不可能看得上比亚迪的人,都觉得比亚迪汉、小鹏P7的外观内饰能把毛豆3吊起来打。我可能本身比较喜欢性冷淡风还能接受,但是要测过去看速度确实不太方便。
然后我要吐槽特斯拉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做氛围灯。我找了个黑暗的角落灯光全关,测试了半天才发现所谓的氛围灯只是脚下、门边几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光源。
3、噪音与避震。这俩是网上吐槽比较多的。但是噪音的话,我个人体感感觉还行,不会有太大影响。当然我没上高速不好说,周末正好去广州我考虑开特斯拉试试。避震的话,体感也还好,没有震的太严重。在小区里过减速带整体尚可,几个比较高的减速带其他车也震的厉害。
4、说说最近论坛讨论多的单踏板模式。如果我没搞错,在车上这个叫做停止模式,分三档:缓行、转动、保持。提车的时候默认设置成“缓行”,类似传统油车但是由于仍然有一定的动能回收,导致在松开油门滑行时减速远远超过传统油车,顿挫感极强。而在“保持”模式下,就可以实现油门踏板控制速度。我尝试了几天,不得不说,单踏板模式下不用频繁切换踏板的体验极佳。但是毫无疑问的,单踏板模式有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对于传统油车而言,加速与减速是很清晰的由不同的踏板控制。只要不是新手上路,那么在潜意识里面都会认定“有减速(乃至急刹)需求的时候脚往左踩”。这个过程是下意识、无需思考的。而对于采用单踏板模式的车而言,潜意识里面是缺少这一认知的。那么如果遇到紧急场景,需要思考后才去操作必然耽误时间。我们甚至不能苛责司机技术不熟练,毕竟一个我们日常用不到的功能,谁敢说自己能瞬间就意识到正确的操作呢?
5、辅助驾驶也尝试了一下,整体体验也挺好。虽然说不成熟吧,但是我觉得已经能比路上50%的司机强了,路上的傻逼真的太多了……但是有点不好的是,出于安全考虑,在辅助驾驶的时候我右脚一直虚踩在刹车上面,一个是累,一个是非常容易误踩(刹车非常敏感)导致退出辅助驾驶。补充两个槽点
6、然后对于没有中控这事儿。我之前作为云车主的时候感觉不是特别需要,毕竟车速这玩意儿主要还是参考旁边的车保持匀速。但是真开上了,发现没有中控还是不太方便。车速这玩意儿有时候还是要看一下,拿余光就很不方便。然后淘宝上也有很多第三方的中控或者HUD,但是感觉都……丑。
7、特斯拉的转向灯拨杆不知道为啥感觉特别不好用,好像特别重还是怎么回事,转向的时候特别不舒服。如果轻拨一下倒还好,但是闪的太短。重拨力度就特别大才能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