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Flag
2021-05-12T03:37:57+00:00
1975年11月,在湖北省孝感地区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秦竹简,其中很多是法律条文。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就有秦律中《徭律》部分条文的抄录,其中就有“御
中发徵,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为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副盔甲。迟到三
天到五天,批评;六天到十天,罚一块盾牌;超过十天,罚一副盔甲。因大雨或洪水导致的耽误,可免除本次征发)的记录。陈胜吴广起义的起因“失期当斩”在这两处出
土的秦简中都没有出现,对于徭役失期,最重的惩罚不过是缴纳价值一副铠甲的罚款,甚至还明确规定“水雨,除兴”,也就是说,遇到发大水或下暴雨,可免徭
役。这样的法律条文,即便以现代的法律观点,恐怕也挨不上暴政的边,甚至会让人肃然起敬。
那么,陈胜吴广起义的“失期当斩”从何而来?司马迁记载错了吗?
到底吃了几碗粉?[s:a2:doge]
最重的惩罚不过是缴纳价值一副铠甲的罚款
一副铠甲一般要穿三代人,跟现在一套房差不多,算杀头也不过分了
[quote][pid=516892140,26800524,1]Reply[/pid] Post by [uid=62714053]TTSY1031[/uid] (2021-05-18 11:52):
最重的惩罚不过是缴纳价值一副铠甲的罚款
一副铠甲一般要穿三代人,跟现在一套房差不多,算杀头也不过分了[/quote]秦朝是皮甲,没那么贵。
[quote][pid=516891961,26800524,1]Reply[/pid] Post by [uid=61901835]王畅浩[/uid] (2021-05-18 11:51):
别问,问就是谨防外国势力打成胜吴广牌[/quote]问就是有傻狗在提境外势力打牌。。。什么都想转进转个求
人家想起兵,不就是要找借口。装狐狸叫都出来了,你们还不懂吗[s:ac:哭笑]
徭役、戍役又不一样
你拿徭律给戍卒开脱?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18/-7Q2o-ap54K23T1kSf2-dt.jpeg[/img]
史学界有争议。
因为这一个竹简是行政法,徭役,所以可能,他们说可能[s:ac:无语]行政处罚程度低于军事刑法
陈吴他们在史记上是戍边,属于军事命令,可能被处死,也有出土文献,不过比较晚。
我个人认为不会死,但是现在史学家话语权又在儒家人手里,所以主流观点是会死
[quote][tid=26800524]Topic[/tid] Post by [uid=39152785]休止丶符9527[/uid] (2021-05-18 11:46):
1975年11月,在湖北省孝感地区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秦竹简,其中很多是法律条文。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就有秦律中《徭律》部分条文的抄录,其中就有“御
中发徵,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为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副盔甲。迟到三
天到五天,批评;六天到十天,罚一块盾牌;超过十天,罚一副盔甲。因大雨或洪水导致的耽误,可免除本次征发)的记录。陈胜吴广起义的起因“失期当斩”在这两处出
土的秦简中都没有出现,对于徭役失期,最重的惩罚不过是缴纳[/quote]如果是随便讨论的话,那可能性就多了:
1. 秦律中规定遇大雨可免罪,但是下面会不会层层加码,实际上直接斩首;
2.那个时候怎么证明自己遇到大雨了,相关负责人能耐心听你解释,还是直接一刀切全部斩首省事;
3.陈胜想煽动造反,故意把事情说严重点;
4.司马迁自己把演讲内容润色了一番。
陈胜吴广单纯是自己相当皇帝,你可以看看陈胜后面苟富贵勿相忘之类的事,他当时应该是骗了那些征夫,而且史记是这样的,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情感,个人价值观。司马迁单纯是想拔高陈胜吴广的反秦的正当性。秦亡最大原因就是没有对旧贵族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陈胜吴广不是秦人吧,还有法律是法律,但是传到下面就说不准了。就像水区经常说的段子,上面说要多用用左手,一层层传递下去,到基层就变成砍了右手了[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