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ri (。>﹏<。)
2021-01-04T14:26:50+00:00
洛阳: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07/-7Q5-478tZgT3cSsg-gb.jpg[/img]
开封: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07/-7Q5-452tZeT3cSsg-nl.jpg[/img]
许昌(曹操的许都):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07/-7Q5-3mnqZdT3cSsg-jn.jpg[/img]
物资运送方便所以繁华
因为四战之地 所以赵匡胤要迁都洛阳
然后就被砍死了
宋朝的兵和装备不弱,两千的步卒能吊打同样的骑兵,主要是文官把武将按得太死了
这谁tm知道他会在一个全境平原的城市定都啊[s:ac:哭笑]
赵大上了他弟弟的当
“在德不在险”[s:ac:哭笑]
首都不止要考虑军事防御,也要考虑交通和经济,首都毕竟有大量非生产人口,需要从各地源源不断的调来资源。(当然也有政治因素,老二有私心[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这也是长安后面都不怎么做首都的原因,关中平原的产出养不起首都人口了,从关东调用资源损耗太高。
地形上洛阳小四塞肯定比开封好,但是宋代洛阳由于河流改道的关系,别的不说,真的要定都的话重建是一定的,个人觉得重建的成本宋朝还是担负得起的,只不过不动产这个东西不能跟着一起搬,开封权贵自然不希望赵大迁都,权贵们的产业不能远离行政中心,唐代实行两京制,权贵们就在两京走廊上置办不动产, 然后黄巢起义的时候被一锅端了 ,还有赵大一开始想去长安的,u1s1宋朝唯一能算给劳动人民减轻负担的就是他的漕法,真搬去长安怕是连漕法都吹不动了
你不能以普通眼光看待五代时期
五代时期那真是礼崩乐坏君不君臣不臣,将不将兵不兵
总是被人吹的柴荣,论能打比得过李存勖么
李存勖也算武功盖世了,最后怎么死的。
下面某个节镇的牙兵哗变造反,派大将出征讨伐,走半路上大将的亲兵造反,直接拥立大将当皇帝。
李存勖没办法自己亲征,结果一路走兵卒一路跑,返回洛阳自己亲兵又造反了。最后一代雄主就这么窝窝囊囊地挂了。
这种世道你说你信得过谁。
赵匡胤在开封起家的,继位了自然还定都开封,随便搬家没准就把脑袋搬没了
[quote][pid=483467601,25013824,1]Reply[/pid] Post by [uid=1018031]月夜咆哮[/uid] (2021-01-07 22:33):
请问开封在三国时期是什么城市?[/quote]陈留
[quote][pid=483467601,25013824,1]Reply[/pid] Post by [uid=1018031]月夜咆哮[/uid] (2021-01-07 22:33):
请问开封在三国时期是什么城市?[/quote]三国没开封 叫浚仪县
首先,遇到靖康耻那样的情况,洛阳其实也没比开封安全多少,宋军的战斗力以及徽钦二帝的骚操作一样避免不了靖康耻的下场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导致首都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军事意义,更在于经济意义,洛阳在唐末五代凋敝不少,重建成本巨大,统治中心从一路向东的趋势已经无法逆转
第三,五代有四代首都在开封,而且赵光义的根基也在开封,迁都就要动大多数人的利益,赵大选择了妥协,另一方面赵大暴毙转到赵光义一脉,那自然就更不会迁都了
为什么没有都洛阳?因为赵大时期,多数赵家人潜意识里还是认为自己是六代,而不是大宋!
开封离大运河近,在运河拐弯的地方,从南方运粮食方便。
而且真到了北宋末年那种环境下,也不是一个首都地形能挽救的了。
赵大知道洛阳好 但是想搬搬不了 赵二就是地头蛇 不讲武德搞偷袭
洛阳往东走要走一个十八盘山路才能到平原,二十多年坐大巴车印象可太深了
主要是洛阳黄巢起义的时候被毁得差不多了,战乱时代没多余资源重建,于是五代基本都以汴梁为都城进行建设,有这个基础就暂时定都在那里了,然后赵大想迁都洛阳的时候赵二又在汴梁经营得根深蒂固不好迁都。另外就是正好在运河更便利,地处各河道水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