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明朝其实不缺明白人,把带明为啥衰弱灭亡的原因都能讲明白,为啥后世不少人却不明白,在哪儿虚空打靶呢?

xokm-avatar

xokm

2021-06-10T00:41:37+00:00

《世宗实录》:嘉靖八年六月条
癸酉詹事霍韬等言:臣等奉命修大明会典,各该衙门未见送到册籍,未及编纂,臣等先于私家将旧典各书翻阅。

窃见洪武初年天下田土,八百四十九万六千顷有奇。弘治十五年,存额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顷有奇,失额四百二十六万八千顷有奇,是宇内额田存者半失者半也。则赋税何从出?国计何从足耶?臣等备查天下额数,若湖广额田二百二十万,今存额二十三万,失额一百九十六万。河南额田一百四十四万,今存额四十一万,失额一百三万,此失额极多者也。非拨给于藩府,则欺隐于猾民,或册文之讹误,不然何至此极也。若广东额田二十三万今存额七万,失额十六万,又不知何故致此也,盖广东无藩府,拨给而疆里如旧,非荒据于寇贼,则欺隐于猾民也。

由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耳,天下额田已减强半,再数百年减失不知又何如也!(后面一条鞭法改革后就计算官民田了,但是万历年间官民田一千一百万余亩,天启年间只有七百多万亩 可见政府掌握数据是在一直下降的)乞敕户部考求洪武初年额田原数,备查弘治十五年失额田数,及今日额田实数,送馆稽纂。仍乞特召户部尚书询之曰,洪武初年甫脱战争,人庶鲜少,田野多芜,田额宜少也。乃犹垦辟八百万顷,今奕世承平,人渐生聚,田野尽辟,田额宜多也。乃失额四百万顷,总国计者可不究心乎?天下有司受猾民赃利为之欺隐额田,蠹国害民弊无纪,极明年当造籍册献田额数,盍预行法处之乎?再按天下户口,洪武初年户一千六十五万有奇,口六千五十四万有奇,时甫脱战争,户口凋残其寡宜也。弘治四年则承平久矣,户口蕃矣,乃户仅九百一十一万,视初年减一百五十四万矣,口仅五千三百三十八万,视初年减七百一十六万矣。国初户口宜少而多,承平时户口宜多而少,何也(带明官员自己都奇怪)?乞再敕户部核实洪武弘治递年户口原数,及今日户口实数,送馆稽纂,俾司国计者知户口日减,费用日增而思所以处之也。再按天下藩府,洪武初年山西惟封晋府一王,岁支禄米一万石,今增郡王镇国奉国将军中尉而下共二千八百五十一位,岁支禄米八十七万有奇。由一万石增而八十七万石,则加八十七倍矣!及查山西额田初年四十一万顷弘治十五年存额三十八万顷,减额者三万顷矣,禄米则由一万石增而八十七万石,额田则由四十一万顷减而三十八万顷,此山西额数也。举山西而推之天下可也(这么养 ,国家怎么撑得住?)。乞敕礼部备查洪武初年各省藩封位数几何?今日位数几何?户部备查禄米总数初年几何?今日几何?核实送馆稽纂,俾司国计者知赋税日减禄米日增,而思所以处之也。再按天下武职,洪武初年二万八千余员,成化五年增至八万一千余员,锦衣卫官洪武初年二百一十一员,今增一千七百余员。由二万而八万增四倍矣!由二百而一千七百增八倍矣!夫额田赋入则由八百万减而四百万,军职员额则由二万增至八万,此成化以前大略也。弘治以后则未之稽也。乞敕兵部备查洪武间武职大数几何?今日大数几何?类为册帙送馆稽纂俾司国计者知额田减一倍,军职增四倍而思所以处之也。再按天下文职,洪武初年官有定额,故数易稽,今冗员日多,职守日紊数,亦难稽。臣等博考前古,若光武中兴鉴前世官冗之弊,裁省天下四百州县官止七千五百余员,额数极少者也,唐制文武官一万八千八百余员,额数适中者也,宋制文武官二万四千余员,额数极多者也。我朝自成化五年武职已逾八万矣,合文职计之盖已逾十万矣。是职员极冗未有甚于此时者也。乞敕吏部详查洪武年间文职几何?今日冗职几何?裁革几何?通文武职员几何?送馆稽纂,俾司国计者知官愈多,则国愈困,民愈病而思所以处之也。

这弊病看的可以说是很清楚了,然而没法改。只能说古代人都不傻,只是不愿做罢了
AWildAlakazam-avatar

AWildAlakazam

老哥能翻译一下不,文言文看着挺累的
Bourban-avatar

Bourban

那么大的利益集团谁敢动 谁动就是和天下地主读书人乃至宗室藩王做对
Sleepy Boi-avatar

Sleepy Boi

[quote][pid=524554462,27210044,1]Reply[/pid] Post by [uid=61388884]神剑の梁月[/uid] (2021-06-15 08:50):

那么大的利益集团谁敢动 谁动就是和天下地主读书人做对[/quote]雍正动了一点被黑到现在
MissFire-avatar

MissFire

知易行难。知道是一回事,能行动敢行动是另一回事。
Cent-avatar

Cent

其实是没法动,宋神宗问王安石官员是不是太多了,王安石回答官员多也不见得是坏事,这种问题问得别人根本没法回答只能打个太极了
Vezx-avatar

Vezx

千百年来从未变过的啊
APEX HUNTER-avatar

APEX HUNTER

摊丁入亩,除了皇权极致谁能做到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没办法控制基层控制财源

钱收不上来,又控制不了地主,没钱没权,管你是一般人是皇帝,统统都是苦逼
313 cloak-avatar

313 cloak

体制问题改不了。侵占土地的就是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你让利益集团自己革自己吗?
想改,要么是拥有巨大的政治威望加上皇帝一力支持,还得长袖善舞会调节政治平衡,比如张居正的改革。
要么拥有完全效忠自己的武装力量,不听话不改革就杀,满清摊丁入亩就靠的八旗绿营的刀。
MMinari-avatar

MMinari

我大清一路烧杀抢掠,扬州三日嘉定三屠,结果除了增加铁杆子庄稼之外,所有财主都保留下来…
GoyardCook-avatar

GoyardCook

[quote][pid=524554462,27210044,1]Reply[/pid] Post by [uid=61388884]神剑の梁月[/uid] (2021-06-15 08:50):

那么大的利益集团谁敢动 谁动就是和天下地主读书人乃至宗室藩王做对[/quote]你说反了,天下读书人都想动一动,问题是皇帝不让。
明中期搞过一波,大量土地收回国有。但很快皇帝就又给还回去了。
DankCookiesAndCream-avatar

DankCookiesAndCream

现在的人大部分了解明朝靠的是明事,明事里大明天下无敌,皇帝为国为民,都是大臣(坏人)拖了后腿。至于藩王,在明事里几乎都是小白兔,根本不懂兼并土地的存在。靠着这书启蒙而不去看明史,自然就有了什么都是东林党的错,甚至会觉得腌党是好人的错觉[s:ac:茶]
suri ✰-avatar

suri ✰

每个朝代隐田都是大疾,明朝宗藩侵占土地不说,文官集团下面各种投献土地不用交粮税,官商勾结导致各种商税收不上来。

你觉得他们不明白吗?明白的很,但是我家真有一头牛之后。你想对抗整个文官集团和几十万宗藩子弟。谁做得到呢?
Josh_Ball-avatar

Josh_Ball

这是两难.
一个是利益集团阻力大.
二是要维护统治的根本,投鼠忌器.把下面人折腾死了,自己也不稳了.
sugabetes-avatar

sugabetes

带明亡是封建制度下的必然,带明那个时间点亡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也确实是有续个三五十年的可能。
DrCrohns-avatar

DrCrohns

王安石改革,就知道封建官僚对封建制度利弊兴衰败落,是一清二楚。问题是,封建官僚贵族勋贵就是最大得利群体,你叫他们割自己肉来延长封建王朝的寿命。那是不可能的,最多换个人当皇帝。地主们官照做。
昨天卢麟元讲的,不就是这个意思么。现在金融系统,国家资本得利群体,是改革最大阻力。
gaiaheim-avatar

gaiaheim

无论何时何地何国,同一时期必然有各种观点会进入统治阶级的视野里,但最后采取的一定是符合当时各方势力角力结果的政策。

美国次贷危机前,难道没有人看到危机吗?
nahtwo-avatar

nahtwo

历代王朝都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1.土地兼并,隐户增加
2.文官系统烂透
3.皇族弱智化,毕竟一代代都是生在深宫内,长于妇人手,又接触不到基层,没有任何地气,不弱智才是不科学的,大萌后来几次传藩王还有点误打误撞的好运气。
4.军队体制上就不科学,兵户会变成奴隶,募兵会变成私兵。

解法也有,消灭地主阶级,禁止土地私下转让,加强人口普查,军队文官控制基层。

大萌那种情况只能靠皇帝不要脸了,指示东厂做假案,来回耗大户的羊毛。
再削减藩王的供奉
拿了钱就训练新军,把所有的兵户全部解放,给土地耕种,。
这样武将就算想反也没什么跟随者。
nozzzebleed-avatar

nozzzebleed

[quote][pid=524555126,27210044,1]Reply[/pid] Post by [uid=141154]seabelieve[/uid] (2021-06-15 08:53):

我大清一路烧杀抢掠,扬州三日嘉定三屠,结果除了增加铁杆子庄稼之外,所有财主都保留下来…[/quote]蒙古人也好满族人也好,入主中原的统治基础都是汉族地主,阶级永远是第一属性,高于民族
满族人好歹还弄铁杆庄稼把自己人当猪养起来,蒙古贫民可是直接给汉族地主当奴隶的
xokm-avatar

xokm

[quote][pid=524554113,27210044,1]Reply[/pid] Post by [uid=60374123]worriors431[/uid] (2021-06-15 08:48):

老哥能翻译一下不,文言文看着挺累的[/quote]就是带明朝官方掌握的田土人口一直都在下降,比经历全国大战乱的洪武朝都远远不如
带明官员查阅官方文献,发现问题在,蕃王,地主,军户侵占官田,土地兼并上
还有冗官问题,这些不少是带明最关键的问题
带明官员都能看清楚,然后呢,改了吗?没改
《熹宗实录》:额设官兵十减六七,盖繇粮田乾没于豪强,以致官兵日见消索。
说实话,都到带明朝了,带明的问题前朝基本都踩过,自己有什么问题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就是不能改也不愿改罢了
毕竟谁会动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