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eled
2022-04-23T04:31:09+00:00
陈友谅 张士诚 朱元璋 方国珍
特别是陈友谅号称天选之子,杀伐果断,张士诚民间评价非常高,内政军事水平一流,最后朱元璋能吃鸡也有一定的运气水平吧,不然其他三个都有改朝换代的实力吧[s:ac:咦]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明初那会各个武力充沛的报表,再看看南明可怜的要死
还是王朝崛起时的历史好看
楼主你还漏了一个明玉珍,他的势力虽然不如上面四位,但是民间对明玉珍的评价更高,如果不是死的早,弄不好就是他和老朱二个人争了。
你这个言论真的是…
跟元军主力正面硬刚了十年,三路北伐虎贲三千直捣幽燕之地的红巾军主力刘福通不配有姓名?
这几个说难听点都是摘桃子的
韩氏父子、君臣起义,号召天下,天下云合响应。群雄并争,不谋而同。然当是时,据河南,荡山东,躏赵、魏,跞上都,入辽东,略关西,下江南,大抵尽宋之将帅,不谓之中国之汤、武不可也。
天命有德,真人龙兴,定鼎建业,处汉、吴二强寇之间,东西扫荡,从容指挥。
元之不能以匹马、只轮临江左者,以有宋为捍蔽也。韩氏君臣非特有功于中国,其亦大有功于我明也乎!
这是明朝人对刘福通的评价
刘福通1561年起兵,10年间一直活动在中原地区。北伐军绕着大都打转,一直杀到辽东。是元朝的心腹大患。察罕帖木尔的主要精力都耗费在剿灭刘福通上了。要是没有刘福通,你说的这些南方义军日子可没那么滋润还有功夫内斗兼并。
察罕好容易把刘福通摁死了结果自己又把自己作死了,然后元军内部又开始了新一轮内耗。等耗到差不多了,南方义军也整合得差不多了朱元璋已经统一半壁江山了。用三国打比方就是袁绍跟曹操在官渡大战十年,最后袁绍摁死了曹操但是自己也病死了。结果孙策统一了荆扬杀出来争天下,一波都给送走了。
[quote][pid=607141026,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41770855]万丈桃花浪[/uid] (2022-04-30 12:38):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明初那会各个武力充沛的报表,再看看南明可怜的要死
还是王朝崛起时的历史好看[/quote]王朝崛起同样代表了另一个王朝的覆灭[s:ac:哭1]
[quote][pid=607141026,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41770855]万丈桃花浪[/uid] (2022-04-30 12:38):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明初那会各个武力充沛的报表,再看看南明可怜的要死
还是王朝崛起时的历史好看[/quote][s:ac:哭笑]
李闯和大西要是不死的那么随便说不定明末还有些转机
只能说有时候历史确实是运气问题了
[quote][pid=607168189,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1018031]月夜咆哮[/uid] (2022-04-30 15:06):
楼主你还漏了一个明玉珍,他的势力虽然不如上面四位,但是民间对明玉珍的评价更高,如果不是死的早,弄不好就是他和老朱二个人争了。[/quote]老朱最大的成就也是最影响他在民间风评的成就,手段太狠,但效果非常明显,而且非常必要,但代价之一就是民间风评因此下滑。
[quote][pid=607214375,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62268850]寂乡[/uid] (2022-04-30 19:15):
额,我说的不是打压功臣这事,我指的是弥合南北杀的人头滚滚,那应该是明清最重大的事件,如果朱元璋没有搞成宏,那最大危机真的就来了。[/quote]明初的南北分化事件本质是从南宋开始几百年南北文化差异扩大,元朝的南人北人又近乎制度化固定化南北差异。
朱元璋能在晚年皇权鼎盛的时候暴力解决这个问题,真的是千年大功 ,不亚于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Reply to [pid=607184800,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62268850]寂乡[/uid] (2022-04-30 16:40)
老朱手段确实狠,但是也给后代埋了不少大坑啊。功臣集团被打压太狠了,导致建文帝后面无人可用了啊。另外老朱开国的一些政策,尤其是税收这块确实也给后来的挖了深坑。
[quote][pid=607191576,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1018031]月夜咆哮[/uid] (2022-04-30 17:17):
老朱手段确实狠,但是也给后代埋了不少大坑啊。功臣集团被打压太狠了,导致建文帝后面无人可用了啊。另外老朱开国的一些政策,尤其是税收这块确实也给后来的挖了深坑。[/quote]额,我说的不是打压功臣这事,我指的是弥合南北杀的人头滚滚,那应该是明清最重大的事件,如果朱元璋没有搞成宏,那最大危机真的就来了。
[quote][pid=607168714,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42318]无双飞将孙元良[/uid] (2022-04-30 15:09):
你这个言论真的是…
跟元军主力正面硬刚了十年,三路北伐虎贲三千直捣幽燕之地的红巾军主力刘福通不配有姓名?
你说的这几个都在南方,说难听点都是摘桃子的
韩氏父子、君臣起义,号召天下,天下云合响应。群雄并争,不谋而同。然当是时,据河南,荡山东,躏赵、魏,跞上都,入辽东,略关西,下江南,大抵尽宋之将帅,不谓之中国之汤、武不可也。
天命有德,真人龙兴,定鼎建业,处汉、吴二强寇之间,东西扫荡,从容指挥。
元之不能以匹马、只轮临江左者,以有宋为捍蔽也。韩氏君臣非特有功于中国,其亦大有功于我明[/quote]最好把李文凤的话截全了
韓氏君臣非特有功於中國,其亦大有功於我明也乎!草澤崛起,不無憑依鬼怪與夫暴戾糾紛之氣象。然建國十有余年,其間所以能自立,要必有可紀者,惜載籍泯泯,莫究萬一。得則為王,失則為虜。悲夫!
这是在干嘛?这是在直接批判《元史》对刘福通的丑化。
元史怎么称刘福通的?
至正十一年辛卯五月辛亥,潁州妖人劉福通作亂,以紅巾為號,陷潁州。
打爆蒙元的是刘福通,你列这几个等着摘桃子的干什么。
[quote][pid=607277814,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63991950]Mingo明哥[/uid] (2022-05-01 01:38):
明初的南北分化事件本质是从南宋开始几百年南北文化差异扩大,元朝的南人北人又近乎制度化固定化南北差异。
朱元璋能在晚年皇权鼎盛的时候暴力解决这个问题,真的是千年大功 ,不亚于统一文字和度量衡[/quote]看看隔壁正在打架那俩,同宗同源,再看看南边那岛,才几十年就那个样子了,好在是朱元璋成功了[s:a2:偷吃] 就南北榜里南方官员那个样子[s:ac:哭笑]比元朝搞种族那啥都离谱。
[quote][pid=607168714,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42318]无双飞将孙元良[/uid] (2022-04-30 15:09):
你这个言论真的是…
跟元军主力正面硬刚了十年,三路北伐虎贲三千直捣幽燕之地的红巾军主力刘福通不配有姓名?
你说的这几个都在南方,说难听点都是摘桃子的
韩氏父子、君臣起义,号召天下,天下云合响应。群雄并争,不谋而同。然当是时,据河南,荡山东,躏赵、魏,跞上都,入辽东,略关西,下江南,大抵尽宋之将帅,不谓之中国之汤、武不可也。
天命有德,真人龙兴,定鼎建业,处汉、吴二强寇之间,东西扫荡,从容指挥。
元之不能以匹马、只轮临江左者,以有宋为捍蔽也。韩氏君臣非特有功于中国,其亦大有功于我明[/quote]真不行。
这用词固然是大气堂皇,但都是在阐述政治意义。
真说战斗力,不管是刘福通北伐的拉胯表现,还是跟张士诚战斗的置换对照,或者元军对上明军之后的摧枯拉朽,无不显示出北方大区菜鸡互啄的本质。
[quote][pid=607293000,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42689782]巧克力榛子[/uid] (2022-05-01 07:15):
真不行。
这用词固然是大气堂皇,但都是在阐述政治意义。
真说战斗力,不管是刘福通北伐的拉胯表现,还是跟张士诚战斗的置换对照,或者元军对上明军之后的摧枯拉朽,无不显示出北方大区菜鸡互啄的本质。[/quote]元朝末年的局势和汉末三国时期局势差不多
至正十一年白莲教起兵之后元朝的中央军就被打垮了。之后各路义军纷纷拥兵自立
北方系义军总体上支持元朝,南方系义军要么名义上是韩宋的部属要么干脆自立反元。朱元璋起兵初期只是南方义军里的一个小派系。
察罕帖木儿属于北方义军里支持元朝的一支,跟刘福通的红巾军打了很多年。至正十七年击破了关中红巾军。至正十九年攻破汴梁,击败了刘福通本部。至正二十一年又击破了山东红巾军,至此北方红巾军主力已经全部失败。此时察罕帖木尔已经成为了北方拥元系义军的核心,如果没什么意外,他这个人生轨迹的模板就是曹操。
这时候朱元璋在干嘛呢,作为韩林儿名义上的部署,他左边是陈友谅,右边是张士诚,都不是友军。刘福通的主力已经在汴梁之战被打垮,此时退守安丰苟延残喘,起不到屏护北方的作用了。察罕帖木儿已经大体整合好了北方义军,即将南下。此时朱元璋只是南方义军里较大的一支而已。情况是相当危险的,所以他才会致书与察罕帖木儿寻求交好。
结果历史在这个时候开了个大玩笑,至正二十二年,察罕帖木儿被刺死了。北方义军群龙无首开始了新一轮混战。察罕帖木儿本来以为自己是曹操,结果成了袁绍,人生提前谢幕。之后扩廓帖木儿继承了他的部属,但没有了号令其他义军的威望。拥元义军分裂成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两大派系以及其他若干小派系又开始混战。
南方义军这才缓过一口气来开始兼并。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之战击破了陈友谅的主力。等到至正二十七年明军北伐的时候,北方义军已经在察罕帖木儿死后引发的内乱里耗干了元气,乾坤倒转,当然就被明军一扫而空了。
[quote][pid=607299183,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42318]无双飞将孙元良[/uid] (2022-05-01 08:33):
元朝末年的局势和汉末三国时期局势差不多
至正十一年白莲教起兵之后元朝的中央军就被打垮了。之后各路义军纷纷拥兵自立
北方系义军总体上支持元朝,南方系义军要么名义上是韩宋的部属要么干脆自立反元。朱元璋起兵初期只是南方义军里的一个小派系。
察罕帖木儿属于北方义军里支持元朝的一支,跟刘福通的红巾军打了很多年。至正十七年击破了关中红巾军。至正十九年攻破汴梁,击败了刘福通本部。至正二十一年又击破了山东红巾军,至此北方红巾军主力已经全部失败。此时察罕帖木尔已经成为了北方拥元系义军的核心,如果没什么意外,[/quote]你先看察罕怎么赢的啊。
红巾军三路北伐,西路军骑脸关中,硬怼元军精锐,打不赢投了;中路军一路杀穿,打到朝鲜半岛,被高丽棒子全歼;东路军所向无敌,干脆开启吃鸡模式,自己打自己。
三路大军土崩瓦解,刘福通忽然就变光杆司令了,察罕兵临汴梁,刘福通“孤立无援”,被张士诚补刀死了。
纵观历史,真的找不到这么奇葩的战略执行。
察罕所谓的“整合”,比刘福通怕是强点有限。或者说还不如刘福通,好歹刘福通的部队只是撒手没,还不至于来个下克上。
Reply to [pid=607299183,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42318]无双飞将孙元良[/uid] (2022-05-01 08:33)
只能说南方运气太好,北方没能完成统合,察汗作死没当成曹操。但凡北方有个曹操式的人物南方其实也完蛋了。三国如果袁绍没早死一直和曹操怼下去的话,南方只要有人完成统合我觉得就有机会北伐一波清场了。老朱确实运气不错,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都不如他。唯一有点能耐的明玉珍38岁就死了。中国历史上北伐完全成功的就明朝了。
[quote][pid=607304880,31702587,1]Reply[/pid] Post by [uid=42689782]巧克力榛子[/uid] (2022-05-01 09:16):
你先看察罕怎么赢的啊。
红巾军三路北伐,西路军骑脸关中,硬怼元军精锐,打不赢投了;中路军一路杀穿,打到朝鲜半岛,被高丽棒子全歼;东路军所向无敌,干脆开启吃鸡模式,自己打自己。
三路大军土崩瓦解,刘福通忽然就变光杆司令了,察罕兵临汴梁,刘福通“孤立无援”,被张士诚补刀死了。
纵观历史,真的找不到这么奇葩的战略执行。
察罕所谓的“整合”,比刘福通怕是强点有限。或者说还不如刘福通,好歹刘福通的部队只是撒手没,还不至于来个下克上。[/quote]整合得不那么严密他也是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派系都捏起来了
南方那是整合都没整合起来
张士诚跟元军眉来眼去的,朱元璋不敢刚正面
察罕帖木儿真要南下了这俩怕不是直接投了一起打陈友谅这个自己皇帝的逆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