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日本珠算学习人气不减

水語-avatar

水語

2024-08-02T13:53:51+00:00

参考消息网8月7日报道 据日本《东京新闻》近日报道,7月份发行的新版一万日元纸币选用了涩泽荣一的头像,记录涩泽经营理念的《论语与算盘》一书也随之重新受到关注,但“算盘”本身的人气一直都在。不仅是在气氛热烈的珠算教室,甚至还出现了利用平板电脑学习珠算的线上教学模式,并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是什么原因让昭和时代的代表性技艺重获好评?

“准备,开始!”本月中旬一个工作日的傍晚,位于东京都北区的高岛珠算学校内,随着工作人员充满激情的一声令下,噼里啪啦拨打算盘的声响此起彼伏。学员们被要求在7分钟内完成30道十位数数字的乘除运算。

校长高岛优子说:“计算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有限的时间里处理这么大的数字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所学校是优子的祖父在1939年创办的,2014年她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校长一职。学员的年纪小到学龄前、大到年过半百,总计220名,据说还有人在等待周六能够有名额空出。

在江户时代,珠算是与阅读、书写并列的基础教育课程。1935年成为小学必修课,为此上补习班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前期,价格低廉、携带方便的计算器开始大行其道,从1995起个人电脑也逐渐普及。优子认为:“在人们的印象中,算盘就等于计算工具,这种认识也根植于一个在实际工作中不再使用算盘的社会。”据说在优子祖父担任校长的年代,学员人数通常达到几百人,但在2010年前后已经降至120人。

那么如今为什么珠算学校又重新受到青睐?细野幸子女士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读初二,小女儿还在读小学五年级。她说:“我认为计算能力和心算能力是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技能。拨动算盘珠子的动作虽然单调,但是我希望女儿们能够磨炼自己的韧性,随着级别的上升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优子也很认同这种观点,她主张应当重新认识算盘的价值,将其视为一种开发潜力的工具。

大型教育机构倍乐生于2022年秋季推出了在线“挑战教室”,面向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教授珠算。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很多家长告诉我们,很想送孩子去学习,但是附近没有这样的学校。”

Digika公司则开发了一款适用于平板电脑的珠算教学应用程序Soro Touch。该服务在2016年上线,截至本月已经在1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有293个线上珠算教室。Digika公司会长山内千佳说:“虽然不能触摸到算盘珠的温度,但我们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帮助用户在脑海中重现打算盘的场景,很容易提高心算能力。”

倍乐生教育综合研究所与东京大学在2015至2023年间进行的调查显示,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阶段分别有10%的孩子在学习珠算。首席研究员木村治生分析认为:“在体育运动之外的课程中,珠算的受欢迎程度排在第4、第5,很有人气。越是那些曾在年少时学习过珠算的家长越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掌握。不仅是提高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字的感觉,他们还期待学习珠算能够带来集中注意力和增加成就感等效果。”

谷贤治先生是“日本算盘资料馆”的名誉研究馆员,86岁高龄的他至今仍作为“珠算老师”活跃在教学一线。谷先生认为:“互联网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让答案的获取比以往更加容易。正是因为身处这样的时代,通过自己亲手拨动算盘珠得到答案才显得更加重要。”(编译/刘林)
Amiablepower-avatar

Amiablepower

上小学时候必学的珠算,我已经忘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