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nyBeast88
2020-09-01T02:43:33+00:00
昨天看到的热搜,然后就开始看录播,一直看到下班,差不多花了6个小时,然后看水友一片义愤填膺,不敢多说,只回了一帖DISS了一下谭松韵的律师张起淮,稍微也站了一下法检的队,幸好被淹没在汪洋之中,没人来骂我。
再看今天的反转,很可笑但也可怕,今天大家知道了有人在搞事,但昨天呢?站队法检的人被喷全家,网络上组织举报公检法,甚至有人要人肉检察官。
然后说说我想说的一些事:
一、关于张起淮律师
张律师出身是空军部队,但跟网上所说的不太一样,他并不是什么专打明星案件的律师,也不是什么专业的离婚律师之类的,他真正的专业是民航航空类案件,而他出圈靠的才是几个社会关注热度高的娱乐圈案件(李天一算半个)。
至于水平,不好说,律师做的案件多了,就输赢都多了,不讲比例光讲数字,都不会少。但张律师据说执业时享受了偏远地区政策优惠,同时叠加了军人加分的BUFF,最后以一个瞎逼考都能考出来的成绩通过了执业考试(当时应该还不是司法考试),但这个也不能用来评判他水平高低的标准。
从之前的一些访问报导来看,张律师为人张扬,确实有表演型人格,在京圈、军队、娱乐圈都有非常广的人脉,同行里并没有很多人喜欢他,因为他业务水平最高光的那个领域即航空之所以能那么牛X,靠的是他与军队密切的关系,没错,他在这方面就是你们所说的最恨的不靠水平靠关系打官司的律师。
至于张律师代理的几个明星案件,结果都不好,一来他并不擅长,二来案件本身的不利因素也占一点,三者张律师真的是为了名气不挑案件啊。
张起淮代理案件的风格非常的鲜明,就是擅于制造矛盾和舆论,他引起民众或当事人与司法机关的对立并不是一次两次,这种操作已经是他的一个固定风格与标志了,也就是说,不管公检法做得对不对,碰上张起淮,基本上少不了被网民骂被当事人举报,你们看过视频的应该知道这个律师非常明显的风格就是嘴碎,嘴上会有很多评价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水词儿,甚至有侮辱之嫌,这是非常非常非常不专业的行为,而且极富挑衅意味,试想别人在问你问题时不时夹杂着对你专业能力对于工作经验甚至对于你的人品的负面评价,你会不会想干他。有人说这也是因为政府公信力差,但有多少人想过,这个"公信力“有多少是被张起淮这样的人搞坏的。
二、这件事上,看不看庭审录像都不重要,并不会影响大多数人的观点
这件事能在昨天爆炸,起因是后援团发了篇质疑公检法在庭审中表现的博文,粉丝大怒,然后广为扩散。
9个多小时的庭审视频,还是专业性极强的刑事案件,有多少人愿意且有耐心全部看完?同为律师,我看了6个小时都已经累得不行了,一些无意义的片段全部跳过去了(至少我还能分辨哪些内容是无意义的),所以即使是在今天情势反转后,我相信,依旧有99%的人不会去看这个视频,反正跟着主流观点走就是了。
但就算大家都看了呢?有用吗?还是那句话,刑事诉讼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程序,复杂到什么程度?问问法考生们,最难的科目是哪个?再问问那些不碰刑事案件的律师,对于所有的程序是否都清楚了解?专业人士尚且不精通,又怎么能去要求普通人看完后有100%正确的认识呢?有多少人能分清在这个庭审的现场,到底这个张起淮到底是在什么位置?我相信80%的人没有分清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区别,不明白刑事案件中到底谁是主角,而从这个庭审现场来看,张起淮明显把自己当成这次庭审的主角了。
举例吧,关于庭审中两个细节:
1、张起淮提问时辩护律师打断。很多人拿这个出来问为什么辩护律师这么嚣张,竟然可以直接打断原告发问,但辩护律师打断的理由有二,一是张起淮存在诱导式发问,这个在国内的诉讼中是允许的,也就是说,国内诉讼并不是完全见不到电视里那种大喊”反对!”的场景的,所以这个打断并没有任何问题,但庭审规则是反对不宜居多,必要时法官必须呵止,事实上法官最后敲了法锤让张起淮继续发问了,另一次打断是因为张起淮有侮辱和威胁侦查人员之嫌,这个有没有那么严重我持保留观点,但张起淮询问时满嘴的水词,我相信被问的不管是谁,都有揍他的冲动(这种情况到后面询问鉴定人时也一样,已经到了过分的程度了)。
2、张起淮意图举证视频时,检察官发表异议,法官一再与检察官沟通,而不理张起淮。刑事案件本来就是由公诉方负责举证的,受害方有补充证据的,要么侦查阶段向公安机关提交,如果侦查结束了,那就申请检察院出示证据,显然张起淮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证据,但并没有向检察院提出申请,所以在专业人士眼里,庭审上出现了非常可笑的一幕,就是在一个刑事案件里,一个受害人的刑附民律师竟然成了法庭的主角,当起了公诉方的角色。而至于法官为什么要就张起淮的证据去跟检方沟通,就是要确认张起淮提交的证据是否在之前申请检方提交的证据清单里,如果有重复的,法院当然有权利不允许再重复举证了,而此时张起淮拒绝说明证据内容包含什么,并不断大声挑衅法官,并指责检察院不懂法,执意要搞”证据突袭“,结果差点帮了嫌犯的忙否了检察院的证据。
所以你看,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告诉你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啥都不懂的网民能看到啥,不就是张起淮三番四次被打压吗,毕竟有舆论观点先入为主,他们只能按他们的想法认为,打断是不对的,这里面是有问题的,然后搞阴谋论。所以看不看视频就改变不了那些本来就已经接受舆论观点的人,他们不具备专业知识来分析获得的物料并纠正自己的观点。
三、对于专业性极强的领域随意发表极端言论是很危险的事
刑诉算一个法律里比较远离生活的领域,不像民事案件,大家还都懂一点,人人都能说上两句,刑诉的门槛摆在那里,不懂就是不懂,但大家朴素的正义感加上网络时代人人都是急性子,遇上了别有用心的人,就成坏事。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纠结的一些细节并不是案件的核心,甚至那些细节认定或不认定根本对案件没有半毛钱影响,司法资源紧张,不是浪费在纠结这些根本不影响判决的问题上的。对于案件中一些情节的认定上,很多人也有一个死循环误区,比如”毒驾”,这个问题是张起淮提出的,但他在举证时又证明不了,这情节到了网民那边,就变成了本来是“毒驾”,但公安检验程序上出了问题,所以现在证明不了“毒驾”了,所以他们要求坏人依旧按“毒驾”处理,公安也要为证明不了“毒驾”而承担责任,这是多么可笑的逻辑,先提出一个证明不了的观点,然后再让他人为“证明不了”这件事去担责?
不知道这件事后,当地法院和检察院的监察办公室电话有没有被打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公检法相关人员在这次舆情里都是受害方,包括谭也算,网民们狂欢完了,该吃吃该喝喝,言论自由到可以对司法机关都能用尽恶意之词(丑国还有脸说我们言论不自由?)。
舆论监督本来是件好事,但慢慢变味了,变成了舆论执法了,越来越多的案件变得像全民陪审团,又好像每个人是主审官,专业的人被质疑甚至被迫害,参与狂欢的人事后连句对不起都不会说。
这个时候就显得一个有话语权且足够专业的言论出口有多重要了,比如说罗翔(虽然我并不喜欢他),他如果对这个案件发表专业的看法,纠正那些转发大V们和后援团的观点,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愿意去了解真正的法律程序与法律规定,不然就会像现在这样,骂张起淮和骂公检法的分成两派,都说对方是傻逼。
司法工作环境本来就足够压抑和困难了,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压力都很大,我眼看着一个没啥大问题的检察官法官就因为某些不专业的人利用自己庞大的流量写篇不负责任也不专业的文章就遭到如此责难,真的感觉很可怕。
不管水区到底是精英论坛还是大专论坛,还是希望大家有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或者说,让子弹飞一会,不要那么心急,骑墙是个好习惯,在网络上发表观点不代表你就是骑士,不发表观点也不代表你冷漠,但今天跟着他摇旗呐喊,明天就倒向另一派,这是很不成熟也很不负责任的表现。
再看今天的反转,很可笑但也可怕,今天大家知道了有人在搞事,但昨天呢?站队法检的人被喷全家,网络上组织举报公检法,甚至有人要人肉检察官。
然后说说我想说的一些事:
一、关于张起淮律师
张律师出身是空军部队,但跟网上所说的不太一样,他并不是什么专打明星案件的律师,也不是什么专业的离婚律师之类的,他真正的专业是民航航空类案件,而他出圈靠的才是几个社会关注热度高的娱乐圈案件(李天一算半个)。
至于水平,不好说,律师做的案件多了,就输赢都多了,不讲比例光讲数字,都不会少。但张律师据说执业时享受了偏远地区政策优惠,同时叠加了军人加分的BUFF,最后以一个瞎逼考都能考出来的成绩通过了执业考试(当时应该还不是司法考试),但这个也不能用来评判他水平高低的标准。
从之前的一些访问报导来看,张律师为人张扬,确实有表演型人格,在京圈、军队、娱乐圈都有非常广的人脉,同行里并没有很多人喜欢他,因为他业务水平最高光的那个领域即航空之所以能那么牛X,靠的是他与军队密切的关系,没错,他在这方面就是你们所说的最恨的不靠水平靠关系打官司的律师。
至于张律师代理的几个明星案件,结果都不好,一来他并不擅长,二来案件本身的不利因素也占一点,三者张律师真的是为了名气不挑案件啊。
张起淮代理案件的风格非常的鲜明,就是擅于制造矛盾和舆论,他引起民众或当事人与司法机关的对立并不是一次两次,这种操作已经是他的一个固定风格与标志了,也就是说,不管公检法做得对不对,碰上张起淮,基本上少不了被网民骂被当事人举报,你们看过视频的应该知道这个律师非常明显的风格就是嘴碎,嘴上会有很多评价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水词儿,甚至有侮辱之嫌,这是非常非常非常不专业的行为,而且极富挑衅意味,试想别人在问你问题时不时夹杂着对你专业能力对于工作经验甚至对于你的人品的负面评价,你会不会想干他。有人说这也是因为政府公信力差,但有多少人想过,这个"公信力“有多少是被张起淮这样的人搞坏的。
二、这件事上,看不看庭审录像都不重要,并不会影响大多数人的观点
这件事能在昨天爆炸,起因是后援团发了篇质疑公检法在庭审中表现的博文,粉丝大怒,然后广为扩散。
9个多小时的庭审视频,还是专业性极强的刑事案件,有多少人愿意且有耐心全部看完?同为律师,我看了6个小时都已经累得不行了,一些无意义的片段全部跳过去了(至少我还能分辨哪些内容是无意义的),所以即使是在今天情势反转后,我相信,依旧有99%的人不会去看这个视频,反正跟着主流观点走就是了。
但就算大家都看了呢?有用吗?还是那句话,刑事诉讼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程序,复杂到什么程度?问问法考生们,最难的科目是哪个?再问问那些不碰刑事案件的律师,对于所有的程序是否都清楚了解?专业人士尚且不精通,又怎么能去要求普通人看完后有100%正确的认识呢?有多少人能分清在这个庭审的现场,到底这个张起淮到底是在什么位置?我相信80%的人没有分清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区别,不明白刑事案件中到底谁是主角,而从这个庭审现场来看,张起淮明显把自己当成这次庭审的主角了。
举例吧,关于庭审中两个细节:
1、张起淮提问时辩护律师打断。很多人拿这个出来问为什么辩护律师这么嚣张,竟然可以直接打断原告发问,但辩护律师打断的理由有二,一是张起淮存在诱导式发问,这个在国内的诉讼中是允许的,也就是说,国内诉讼并不是完全见不到电视里那种大喊”反对!”的场景的,所以这个打断并没有任何问题,但庭审规则是反对不宜居多,必要时法官必须呵止,事实上法官最后敲了法锤让张起淮继续发问了,另一次打断是因为张起淮有侮辱和威胁侦查人员之嫌,这个有没有那么严重我持保留观点,但张起淮询问时满嘴的水词,我相信被问的不管是谁,都有揍他的冲动(这种情况到后面询问鉴定人时也一样,已经到了过分的程度了)。
2、张起淮意图举证视频时,检察官发表异议,法官一再与检察官沟通,而不理张起淮。刑事案件本来就是由公诉方负责举证的,受害方有补充证据的,要么侦查阶段向公安机关提交,如果侦查结束了,那就申请检察院出示证据,显然张起淮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证据,但并没有向检察院提出申请,所以在专业人士眼里,庭审上出现了非常可笑的一幕,就是在一个刑事案件里,一个受害人的刑附民律师竟然成了法庭的主角,当起了公诉方的角色。而至于法官为什么要就张起淮的证据去跟检方沟通,就是要确认张起淮提交的证据是否在之前申请检方提交的证据清单里,如果有重复的,法院当然有权利不允许再重复举证了,而此时张起淮拒绝说明证据内容包含什么,并不断大声挑衅法官,并指责检察院不懂法,执意要搞”证据突袭“,结果差点帮了嫌犯的忙否了检察院的证据。
所以你看,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告诉你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啥都不懂的网民能看到啥,不就是张起淮三番四次被打压吗,毕竟有舆论观点先入为主,他们只能按他们的想法认为,打断是不对的,这里面是有问题的,然后搞阴谋论。所以看不看视频就改变不了那些本来就已经接受舆论观点的人,他们不具备专业知识来分析获得的物料并纠正自己的观点。
三、对于专业性极强的领域随意发表极端言论是很危险的事
刑诉算一个法律里比较远离生活的领域,不像民事案件,大家还都懂一点,人人都能说上两句,刑诉的门槛摆在那里,不懂就是不懂,但大家朴素的正义感加上网络时代人人都是急性子,遇上了别有用心的人,就成坏事。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纠结的一些细节并不是案件的核心,甚至那些细节认定或不认定根本对案件没有半毛钱影响,司法资源紧张,不是浪费在纠结这些根本不影响判决的问题上的。对于案件中一些情节的认定上,很多人也有一个死循环误区,比如”毒驾”,这个问题是张起淮提出的,但他在举证时又证明不了,这情节到了网民那边,就变成了本来是“毒驾”,但公安检验程序上出了问题,所以现在证明不了“毒驾”了,所以他们要求坏人依旧按“毒驾”处理,公安也要为证明不了“毒驾”而承担责任,这是多么可笑的逻辑,先提出一个证明不了的观点,然后再让他人为“证明不了”这件事去担责?
不知道这件事后,当地法院和检察院的监察办公室电话有没有被打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公检法相关人员在这次舆情里都是受害方,包括谭也算,网民们狂欢完了,该吃吃该喝喝,言论自由到可以对司法机关都能用尽恶意之词(丑国还有脸说我们言论不自由?)。
舆论监督本来是件好事,但慢慢变味了,变成了舆论执法了,越来越多的案件变得像全民陪审团,又好像每个人是主审官,专业的人被质疑甚至被迫害,参与狂欢的人事后连句对不起都不会说。
这个时候就显得一个有话语权且足够专业的言论出口有多重要了,比如说罗翔(虽然我并不喜欢他),他如果对这个案件发表专业的看法,纠正那些转发大V们和后援团的观点,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愿意去了解真正的法律程序与法律规定,不然就会像现在这样,骂张起淮和骂公检法的分成两派,都说对方是傻逼。
司法工作环境本来就足够压抑和困难了,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压力都很大,我眼看着一个没啥大问题的检察官法官就因为某些不专业的人利用自己庞大的流量写篇不负责任也不专业的文章就遭到如此责难,真的感觉很可怕。
不管水区到底是精英论坛还是大专论坛,还是希望大家有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或者说,让子弹飞一会,不要那么心急,骑墙是个好习惯,在网络上发表观点不代表你就是骑士,不发表观点也不代表你冷漠,但今天跟着他摇旗呐喊,明天就倒向另一派,这是很不成熟也很不负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