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

Andro121-avatar

Andro121

2022-05-18T12:00:22+00:00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对国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可能有人要提内阁制度,但内阁只有建议权吧,没有决策权吧
JohnnyHats-avatar

JohnnyHats

没有背锅侠,以前奸相李林甫杨国忠。
现在就是直接责任人。
还有觉得朱元璋反贪都看看那帮子朱子猪孙。哪个不贪婪成性。
拿集权说法都都是借口,就是朱元璋贪婪成性,拔除开荒勋贵给朱家人让位置罢了。
TheLoneWolfBoii-avatar

TheLoneWolfBoii

只要不是朱元璋这种朝5晚10的皇帝,其他的有没丞相这个职位差别不大。

没有丞相府的丞相都只能算个残疾
iLycious-avatar

iLycious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权力矛盾有两个:皇权同相权的矛盾,中央同地方的权力矛盾。明朝之前,宰相代表的文官集团总是在和皇权争斗不休,制约着皇权。鉴于元朝后期多有宰相权力过大的(对于皇帝来说的)乱象,太祖这个政治强人下令废除了宰相制度以求稳固自己的统治。
于是君主专制便空前加强,正如某位学者认为:直至明清时期,中国的政体才可以用上君主专制这个词来形容。
随之而来的是皇帝真正成为了随心所欲的最高统治者,导致的后果是明的国力与皇帝个人紧密相关。于是出现了像永乐,宣德这样带领明走向巅峰的皇帝,也不乏万历,天启这样在明的下坡路上踩油门的皇帝。
我认为宰相制度的废除利弊参半,利在于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弊在于使得皇权少了制约,出现了任人唯亲,德不配位的情况。
Raiko ᓚᘏᗢ ☆-avatar

Raiko ᓚᘏᗢ ☆

历朝历代都是这样,一般开国皇帝强势,想要削弱相权,就在内庭设立秘书机构协助办理政务,以分外廷的相权。但时间长了,这个内庭的秘书机构就会演变成新的宰相。汉的尚书台,唐的中书令,明的内阁,清的军机处,都是这样。 后面的皇帝不那么强势了,必定要和外廷妥协。
CLAF-avatar

CLAF

冷知识,宰相这个位置从汉朝就开始不断的削弱权力,一直削弱到满清军机处,算是彻底埋葬这个位置了
这个位置扛了几千年才被削没很不容易了
Duncanas-avatar

Duncanas

内阁开始一堆小官是只有建议权,但后期入阁的官员品级越来越大,在外朝的势力越来越大
你皇帝不听内阁学士的建议,人家撂挑子不干,皇帝说话不管用底下不执行,国家瘫痪。
久而久之建议就变成了决策,皇帝就成了橡皮图章。
Loceur-avatar

Loceur

看看历史呗

自秦皇李斯开始,到朱元璋胡惟庸结束,看一看历史上的丞相的作用

强君弱相,像汉武帝,在位换了13个丞相,那丞相的作用跟没有一样,失去了意义

弱君强相那例子太多,好一点的像霍光,实质上的太上皇,爽过了还还天下给你,但这种实在是少

王莽董卓曹操司马昭高欢都是丞相吧,这种情况下丞相这个职位也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也算是失去了意义

后世每朝每代都是在不停地削弱相权

最后到明清用内阁首辅跟军机大臣代替了,丞相的职位需要做的,他们都能完全顶上,但是权力来源又跟丞相天差地别,翻不起来浪,君王弱的时候也不会被随便拿捏

从封建王朝的角度来看,废相是大势所趋,可以说是汉后一路削弱,只是到了明朝给他盖上最后一点土

从丞相制设立的初衷“帮助皇帝处理事务,解决皇帝一人无力处理全国大小事”来看,内阁首辅跟军机大臣明显用起来比丞相要好的多
frop-avatar

frop

内阁首辅实际作用是优于宰相制度的,只能说朱元璋看到了巩固皇权的必要性,但忽视了实际的可操作
肥肉噗-avatar

肥肉噗

朱元璋权利欲望爆棚
为了维护朱明江山杀功臣勋贵
改组中央政府并靠自己想象设计了非常复杂不实用的财税政策
这些都是表象,其实还是朱家这位抠门小气,什么都要
不过报应也是来得有点快就是了
murkzuttv-avatar

murkzuttv

朱元璋恐怕做梦也没想到内阁首辅的权力后世也会赛过丞相,事实上清代的军机大臣才是最合皇帝胃口的,压根就没决策权,活像个随身秘书。
Mudu-avatar

Mudu

明显是弊大于利吧,
废除宰相的基础在于皇帝必须勤政,但历史上能坚持长期勤政的皇帝有多少??

要么是导致互相推卸责任都不粘锅,详见崇祯时的内阁,
要么就是一个人权力膨胀甚至超过以前的宰相,详见张居正。。。。[s:ac:哭笑]
General Insanity-avatar

General Insanity

背锅侠从宰相变成皇帝自己个儿了而已

宰相制度能阻止党争吗?
juskkii-avatar

juskkii

Reply to [pid=612317431,31993318,1]Reply[/pid] Post by [uid=10315413]清风拂过的气息[/uid] (2022-05-21 22:28)
张居正权力大那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产物,张太后让权+冯保认可,实际上张居正还是能力强得到皇权全力支持,实际上还在皇权+内阁合二为一才短暂的超过了原有的普通级别宰相权力。

历史上那些真正膨胀的大太监 权相,那才是口含天宪,废立天子如同喝蛋汤一样。
Andro121-avatar

Andro121

[quote][pid=612316354,31993318,1]Reply[/pid] Post by [uid=62327519]恶魔创造的世界[/uid] (2022-05-21 22:22):

朱元璋权利欲望爆棚
为了维护朱明江山杀功臣勋贵
改组中央政府并靠自己想象设计了非常复杂不实用的财税政策
这些都是表象,其实还是朱家这位抠门小气,什么都要
不过报应也是来得有点快就是了[/quote]明朝的财政政策确实不怎么样,前期的宝钞属实是空手套白狼了
Duncanas-avatar

Duncanas

Reply to [pid=612297084,31993318,1]Reply[/pid] Post by [uid=63942130]奇迹之海小号[/uid] (2022-05-21 20:54)
其实东汉刘秀废录尚书事,将尚书台改成个纯秘书机构,拆解三公职权后,相权已经不存在了。
理论上东汉君权已经达到了中国历史的一个顶峰了
但是将国家大事完全集于皇帝一身不符合客观规律,到东汉末年录尚书事回归,曹操短暂恢复丞相
一直到明朝内阁首辅,相权一直在不断上升的
清朝的所谓集权巅峰,不过是正好有了康雍乾三位连续的强势君主罢了
iLL-avatar

iLL

内阁没有决策权?那得看看大学士是谁,让皇帝盖个橡皮图章还不容易?难?那我跟他的太监搞好关系,拿章出来盖就完事。 —— 张居正
Novic-avatar

Novic

[quote][pid=612317431,31993318,1]Reply[/pid] Post by [uid=10315413]清风拂过的气息[/uid] (2022-05-21 22:28):

明显是弊大于利吧,
废除宰相的基础在于皇帝必须勤政,但历史上能坚持长期勤政的皇帝有多少??

要么是导致互相推卸责任都不粘锅,详见崇祯时的内阁,
要么就是一个人权力膨胀甚至超过以前的宰相,详见张居正。。。。[s:ac:哭笑][/quote]宰相制度实际从秦开始就在逐渐被削的道路上了,唐时期的三省加起来才是宰相的权利。
mdracevac1-avatar

mdracevac1

你这个利弊关键是看立场,谁利谁弊。
至于说对“国家”,这个国家我只能理解成当时的封建国家,那么加强君主专制是封建国家的必然趋势,这几乎没有利不利的问题,因为事物会发展变化,加强了君主专制有利于提高行政能力,强化社会治理,但也提高了因为君主个人腐败导致政治混乱的可能,只能说对于君主个人来说,绝对是有利的。
mdracevac1-avatar

mdracevac1

[quote][pid=612317431,31993318,1]Reply[/pid] Post by [uid=10315413]清风拂过的气息[/uid] (2022-05-21 22:28):

明显是弊大于利吧,
废除宰相的基础在于皇帝必须勤政,但历史上能坚持长期勤政的皇帝有多少??

要么是导致互相推卸责任都不粘锅,详见崇祯时的内阁,
要么就是一个人权力膨胀甚至超过以前的宰相,详见张居正。。。。[s:ac:哭笑][/quote]但张居正毕竟是个别,整个明朝只有这么一个。
但宋朝士大夫敢喊出“与天子共治”,那就不止一个了。
所以从长远来看,这笔买卖对于皇帝个人来说永远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