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ZeJevsFemboy
2021-07-25T10:55:09+00:00
比如某人的诗词在古时有所传颂 但是现代看起来水平实际很拉跨的
或者一辈子就写了一副好诗词 其他都比较拉跨的
国外的也行[s:ac:吻]
大部分拉胯的又不能传世.....
唐朝初年,枣强县尉张怀庆喜欢抄袭著名文人的诗词,当朝大臣李义府曾写了一首五言诗,原文是:“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
张怀庆将这首诗改头换面,在每句的前头加上两个字,变成一首七言诗:“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
这种勉强也算吧.....
拉胯的难以传世,其实很多名作也没流传下来,一千多年前的东西,战争 灾难 自然侵蚀,很难保留下来
还有赵光义,就是宋太祖的弟弟,写诗水平也是人菜瘾大,问题是大臣们又不好意思说皇帝你这水平太弱,于是也流传了不少。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7/31/-7Q8imq-76bgK10T1kSg6-ge.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7/31/-7Q8imq-414gK1cT1kSgx-ot.jpg[/img]
很多是这样的
还有杜甫也有拉胯的......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
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大儿九龄色清澈,
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
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
郑板桥的《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李白当御用文人的时候写了不少纯粹拍马屁的,当然,这是整体比较,毕竟就算这种水平的,和别人比也是上乘之作。
《阳春歌》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
绣户中,相经过。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左思?洛阳纸贵的主角,应该算是曾经红极一时。感觉后世研究的人不多,作品里没有留下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名句。
赋这个体裁那时生命力已经不太够看,后面就是诗的版本了
其实我刚刚想说写得拉胯的基本不会被记下来,然后发现还要乾隆这种人。。。
[quote][pid=537227368,27857220,1]Reply[/pid] Post by [uid=63318412]易有大恒[/uid] (2021-07-31 19:09):
还有杜甫也有拉胯的......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
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大儿九龄色清澈,
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quote]就是恭维客套话而已吧,这也能算诗?
[quote][pid=537227200,27857220,1]Reply[/pid] Post by [uid=60068434]隐者の紫[/uid] (2021-07-31 19:08):
听说康熙一辈子做了2万多首诗?[/quote]乾隆[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quote][pid=537228008,27857220,1]Reply[/pid] Post by [uid=37215527]SexyFiora[/uid] (2021-07-31 19:12):
就是恭维客套话而已吧,这也能算诗?[/quote]对的,也流传下来了。
说实话李白的那首《赠汪伦》其实也偏向于打油诗一类啊,艺术水平其实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