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ПИР
2021-03-27T11:59:43+00:00
有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希望车迷爱好者能授业解惑。就是在电动汽车出现之前,不管是汽车出现新品牌还是兼并重组,都是汽车行业内发生的事情。
但自从有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国外先是有特斯拉,国内最开始贾跃亭PPT(虽然是吹,但为什么贾跃亭选择吹新能源汽车而不是吹5G吹火箭),后来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
刚刚小米公司也宣布投资100亿研发新能源汽车,之前格力也喊着造新能源汽车不过好像被坑了
就是冒出来很多全新的汽车公司,或者跨界造汽车
请问这是为什么?是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技术非常容易实现?还是汽油汽车盈利不足以诱惑大家入场,新能源汽车盈利很大?在我这个外行看来,电动车和汽油车的差别只有发动机?[s:ac:咦]
电动车技术没有那么复杂,专利壁垒没有那么多.油车技术复杂程度高专利多,新公司贸然进入盈利的可能性不大.还有一个就是自动导航技术传统公司开发不好的,他们被淘汰从长期来看是必然的,所以大家都想来抢口肉吃
新能源汽车入门门槛低,但是新势力造车不一定是靠卖车赚钱的,现在说还为时过早,传统油车也冒出不少品牌呀。
电车只有动力系统是新的,其他系统,比如ABS,Esp之类的,还是原来那些厂商把持着,你造车仍然离不开诸如博世,大陆之类的传统配件厂,能掀起多大风浪。
门槛低啊,汽车之家一个网站都能造车,电车至少动力系统门槛比传统发动机变速箱低太多。不会像汽油机,你技术不足就只能动力落后,或者靠虚标。电车上大功率电机,基本不会有动力虚的情况。
电机也许不是多难的技术,甚至三电技术都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东西,但造出一个纯电车却需要一个完整的平台,一个纯电车平台是一个和传统油车平台完全不同的东西,研制一个纯电平台是费时费力的
传统大厂已经用了上百年的油车制造平台,目前他们宁可使用油改电平台(就是在油车的身体里硬塞电车部件,自然会很别扭),也不愿意花大代价搞全新的纯电平台
肉眼可见的新能源车未来会成为主流并逐步替代纯燃油车。可能需要十年或者二十年早晚的事。汽车市场是多么大的一块蛋糕啊[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门槛降低了,你看国内这些车企,到现在发动机变速箱还是短板,你就知道壁垒有多高了。再看电动车,老头乐乡镇企业都能搞,你就知道难不难了
你看油车,大家都讲谁谁的发动机牛逼,变速箱牛逼,国产厂家多少年追不上。
电动车你有听说谁的电机牛逼的吗?撑死吹个电池管理系统,电芯都是买的谁比谁差了。很明显就是拉不开差距,谁都能做
[quote][tid=26121522]Topic[/tid] Post by [uid=731907]wking1027[/uid] (2021-03-30 20:00):
有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希望车迷爱好者能授业解惑。就是在电动汽车出现之前,不管是汽车出现新品牌还是兼并重组,都是汽车行业内发生的事情。
但自从有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国外先是有特斯拉,国内最开始贾跃亭PPT(虽然是吹,但为什么贾跃亭选择吹新能源汽车而不是吹5G吹火箭),后来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
刚刚小米公司也宣布投资100亿研发新能源汽车,之前格力也喊着造新能源汽车不过好像被坑了
就是冒出来很多全新的汽车公司,或者跨界造汽车
请问这是为什么?是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技术非常容易实现?还是汽油汽车盈[/quote]发动机是你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最复杂、零件最多的工业产品了,稍微往上探探,就是航空发动机这种作为机械工业领域的皇冠的东西
而电机……结构太简单了,简单得猴子都能造,当然,造出好电机没那么容易,但壁垒真的比发动机容易跨越得多
蛋糕市场大,进来没有行业壁垒,为什么房地产连军工都要进来想想就明白了,技术这东西最后就是抄,不行就买呗。而且电动车有科技属性,想想你现在的手机更换频率,以后汽车跑个分不是梦。[s:ac:嘲笑1]
1. 绕过内燃机的技术壁垒;
2. 从软件方面瞄准智能化趋势
主要是汽车这种大工业产品钱多量大
骗融资简单啊。。你看小米这100亿rmb,全是小米的吗?不见得。至于后来100亿usd,那更不见是小米
但是你看看这融资量?做手机做一辈子都做不到这个量
至于能不能成?不重要,股价涨了就成
电动机有供应商,电池有供应商,车机有供应商,刹车系统有供应商,自动驾驶有供应商……
可能难点在底盘调教、外壳设计和灯光调教?
电动车并不是新产物,好像1834年就有了,算不上什么新能源高科技;我国石油资源匮乏,进口量巨大,而且汽车保有量大,换条路也许能走的稳一些。
纯电动车先天存在各种缺陷,慢慢发展吧,也许新技术出来之后使用体验和质量能追上传统汽油车
现在的新能源新兴企业都只是在为传统车企铺路,给传统车企做参考,实际明面上,各种传统的车企都还没对新能源这快猛攻发力了。假设那天电动34C 电动2田,电动大众这种都来了,这些新兴的新能源能顶得住冲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