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enstainer
2022-07-02T10:29:20+00:00
首先,鲁迅本身也一直在从事果戈里的小说和其他俄国文学的翻译工作。
那么为什么鲁迅不是翻译而是将之改写成一部白话文小说呢?我们可以假设如果《狂人日记》当时是以译作的形式呈现给人们的话,可能根本不会有这么振聋发聩的效果,我相信鲁迅本人也是对这篇作品有着特殊的感情,有着特殊的期盼,不然不至于苦心用新的形式和内容再写一遍。
所以我们应该庆幸《狂人日记》是我们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它奠定了新文学的基调,俄国小说讽刺警世,控诉黑暗的传统正是我们当时和当下所需要的。假如有人是第一次了解到这里的关系,不妨用心多读读鲁迅和其他同时代的人的一些作品、当时俄国的一些作品,因为我相信鲁迅不光是写一篇小说,也是在希望用这篇小说引领新文学的潮流,影响整个社会。
希望有人意识到这个借鉴关系的时候,能对作品而不对人(因为鲁迅自己也不可能预知到《狂人日记》作为“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在后世已经被我们附加了许多意义,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有了非同一般的地位),而非纠结于所谓“抄不抄”的问题。
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是伟大的,鲁迅的《狂人日记》也很伟大。
向那个时代的“狂人”致敬。
那么为什么鲁迅不是翻译而是将之改写成一部白话文小说呢?我们可以假设如果《狂人日记》当时是以译作的形式呈现给人们的话,可能根本不会有这么振聋发聩的效果,我相信鲁迅本人也是对这篇作品有着特殊的感情,有着特殊的期盼,不然不至于苦心用新的形式和内容再写一遍。
所以我们应该庆幸《狂人日记》是我们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它奠定了新文学的基调,俄国小说讽刺警世,控诉黑暗的传统正是我们当时和当下所需要的。假如有人是第一次了解到这里的关系,不妨用心多读读鲁迅和其他同时代的人的一些作品、当时俄国的一些作品,因为我相信鲁迅不光是写一篇小说,也是在希望用这篇小说引领新文学的潮流,影响整个社会。
希望有人意识到这个借鉴关系的时候,能对作品而不对人(因为鲁迅自己也不可能预知到《狂人日记》作为“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在后世已经被我们附加了许多意义,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有了非同一般的地位),而非纠结于所谓“抄不抄”的问题。
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是伟大的,鲁迅的《狂人日记》也很伟大。
向那个时代的“狂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