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utel
2020-04-26T06:49:42+00:00
本以为是个厉害的人物,然后看了他的造反史,感觉这样的唐朝不覆灭也难。这李隆基是不是故意的啊?谁能打斩谁?简直就是配合安禄山造反
安史之乱的必然性你要从唐朝藩镇制度的演变去看,一味从个体身上去找原因就狭隘了。
如果没有李隆基李亨父子的骚操作,安史叛军打不进长安也守不住河北,但历史没有如果
我觉得他算成功了一半吧,起码盛唐直接由盛转衰,自己也登基过了把皇帝瘾,但是并没有把新王朝延续
唐朝多少年不打仗了,忘战必忧,看看我军的现代化建设。
叛乱初期,从范阳起兵到拿下东都洛阳,只用了一个多月
[quote][pid=419038009,21602642,1]Reply[/pid] Post by [uid=500564]wind7414[/uid] (2020-05-04 15:13):
唐朝多少年不打仗了,忘战必忧,看看我军的现代化建设。[/quote]有一说一,唐朝一直在打仗,要不然也不会整出来那么多边境藩镇
不是有个梗吗,如果给你一把只有一发子弹的枪穿越去安史之乱拯救唐朝,与其崩了安禄山不如崩了李隆基
[quote][pid=419035034,21602642,1]Reply[/pid] Post by [uid=143895]supernewq[/uid] (2020-05-04 15:00):
安史之乱的必然性你要从唐朝藩镇制度的演变去看,一味从个体身上去找原因就狭隘了。[/quote]唐朝番镇并不新鲜,东汉末各种开府假节的镇戍将军们而已。这个还真就是杨国忠玩脱了,你看李林甫把几个蕃将玩的团团转,一群人叩头拜把子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很多人会说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但是看一下安禄山手下的将领,大部分跟他造反的都是汉人将领[s:ac:冷]民族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倒是哥舒翰是真的惨 ,唐玄宗骚操作一套一套的
安禄山史思明的主要决策集团,主要将领里面,非汉人的远少于汉人,其中还包括他自己的族人。[s:ac:呆]说白了就是唐政权内部的一次规模极大的内战。
燕政权的左相达奚殉、右相张通儒、中书侍郎高尚、御史大夫严庄,前者为鲜卑人,后三人均为汉人。在安史乱军中领兵打仗的将领主要有崔乾祜、蔡希德、尹子奇、牛廷玢、徐璜玉、安守忠、安俊雄、李秦授、李归仁、毕思琛、周万顷、安晓、李钦凑、李立节、李庭伟、张孝忠、王武俊、申子贡、荣先钦、阿史那承庆、范秀严、阿史那从礼。这些将领能够考清是少数民族的仅有张孝忠(奚)、王武俊(契丹)、阿史那承庆(突厥)和阿史那从礼(突厥)等人。
Reply to [pid=419039685,21602642,1]Reply[/pid] Post by [uid=38603704]AureliusTrajan[/uid] (2020-05-04 15:22)
实际天宝年之后,之前的开元名将都没了。所以败仗开始多了
[quote][tid=21602642]Topic[/tid] Post by [uid=60665853]darasiu77[/uid] (2020-05-04 14:58):
本以为是个厉害的人物,然后看了他的造反史,感觉这样的唐朝不覆灭也难。这李隆基是不是故意的啊?谁能打斩谁?简直就是配合安禄山造反[/quote]那个时候的唐朝已经是中央实力不如地方,但是地方势力还惧怕李氏王朝的积威,这个一触即破的气球直到安禄山这个胆肥的人戳破了,大家才发现长安原来是个假大空。
[quote][pid=419038009,21602642,1]Reply[/pid] Post by [uid=500564]wind7414[/uid] (2020-05-04 15:13):
唐朝多少年不打仗了,忘战必忧,看看我军的现代化建设。[/quote]唐朝一直在打仗,所以才藩镇坐大
仗太多了,每次都征发就会和武则天时期一样
[quote][pid=419039796,21602642,1]Reply[/pid] Post by [uid=43039335]雷霆崖上至高岭外大天桥下小茶馆内说书人[/uid] (2020-05-04 15:22):
唐朝番镇并不新鲜,东汉末各种开府假节的镇戍将军们而已。这个还真就是杨国忠玩脱了,你看李林甫把几个蕃将玩的团团转,一群人叩头拜把子的。[/quote][s:a2:不明觉厉]东汉末那帮子刺史州牧啥的,说的好像中央还能很好控制一样。不过这种事情是历史的常态,汉有州牧刺史,唐有藩镇节度,宋这个问题倒是没炸就是仗打的稀烂,明后期的巡抚总督督师,清后期到民国的地方团练湘淮军北洋系地方军阀,中央解决不了问题就只能放权,放权基本上就会导致地方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