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popo
2021-02-01T08:11:30+00:00
高迎祥(闯王),李自成(闯将)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
张献忠(八大王/黄虎)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吾,号敬轩,明末民变首领之一,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死。主要割据于四川,曾建立大西政权。其人多有奇闻异事流传,对此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罗汝才(曹操)
罗汝才(-1642),陕西延安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为人狡诈多谋,反复无常,别号曹操。崇祯初率众起义。后为农民军三十六营主要首领。楚十五家之一。崇祯十一年(1638)诈降于部督熊文灿。在郧阳、均州一带武装割据,与谷城诈降的张献忠遥为声援。次年,与张献忠重举义旗,转战于四川、湖广、河南等地。十四年,与张献忠不合,北上。会师于李自成,取得了中原会战的一系列胜利。十六年称“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后与李自成渐生不和,被自成所袭杀。
贺一龙(革里眼)
(-1643)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前期首领·绰号“革里眼”.崇祯十一年(1638)起义处于低潮,他与贺锦等转战进入鄂、皖边境英、霍山区,仍坚持斗争,形成“左革五部”李自成席卷河南时,又与贺锦等同归李自成.崇祯十六年,因与罗汝才谋自立一军,被李自成所杀。
刘国能(闯塌天/撞塌天)
(-1641年),陕西延安人,绰号闯塌天,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后效忠于朝廷。早年,陕西大旱,民不聊生,刘国能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一同揭竿而起,攻州破府,颇有勇名。崇祯三年,率部众渡河而东,进入山西,攻掠畿南、河北诸地。崇祯六年冬,攻入河南,由内乡、淅川南犯湖广郧、襄,沿途攻破数座县城。崇祯七年正月入川,袭陷夔州,折而向东,入湖北郧阳境,为总督陈奇瑜所败。刘国能率众退走汉南,被困于车箱峡,不得已诈降,得脱后重举义旗,再入河南,蹂躏江北,明军讨伐,刘国能避入商洛山中
张存孟(不沾泥)
(—1632)明末农民起义初期首领之一。本名张存孟。崇祯元年(1628年)在洛川(今陕西洛川)起义,转战陕甘各地。崇祯四年(1631年)在葭州战败后,杀部将双翅虎,缚紫金龙降明。数月后再度起义,在大山深谷中立六十四砦,为持久计。次年(1632年)被明军俘杀。
赵胜(点灯子)
点灯子,原名赵胜,又名赵四儿(一说作孟长庚),原是清涧县书生,被迫于解家沟花芽寺聚众起义,往来于山、陕境内。崇祯四年(1631)九月,败走山西,曹文诏追至稷山,降七百人。后屯于石楼山中,绥德知州周士奇、守备孙守法,趁其不备,东渡河袭之。点灯子败走,被洪承畴俘获。九月二十四日被杀。
拓养坤(蝎子块,或称刘哲,亦号蝎子块)
明末流寇,陕西清涧人。为高迎祥部四队闯将,后列入三十六营。与李自成合兵转战于庆阳、真宁,大败明军。复转入河南,进逼凤阳,往来于河南、陕西间。后与李自成等合攻泾阳、三原,连续受挫,一度降于孙传庭,不久再起,于函谷激战阵亡。
高应登:号闯天王(撞天王),崇祯八年十一月拥有部众数万
张胖子:号整齐王,崇祯八年一月,拥有四股部众,大约数万人
马守应:号老回回(或云原名马守玉),崇祯七年(1634)拥有万余人,崇祯八年三月增至数万
摇天动:姓名不详,崇祯八年五月拥有部众数万
马进忠:号混十万,崇祯九年拥有部众数万
李养纯:号四天王,或张四天王,崇祯九年拥有部众数万
混天王:姓名不详,崇祯七年七月拥有部众数万,崇祯九年一月诛死
惠登相:号过天星,后降官军
张大受:号满天星
张一川:号扫地王(或云李靖也称扫地王)
蔺养成:号乱世王
许可变:号改世王
李万庆:号射塌天,后降官军
贺锦: 号左金王
王国宁:号兴世王
薛仁贵:原名不详,以旗帜俱用白色,故名,军中称“白袍将军”。崇祯九年秋诛死
此外,主要首领尚有混世王、整世王、九条、顺天王、太平王、靖天下、瓦背王、爬天王、紫微星、蛤蜊圆诸人,姓名均不详。还有张妙手、贺双全等
次要首领大约有:
草上飞、抓山虎、双翼虎,以上诸人被擒,姓名不详。
镇山虎、一只虎、满天飞、克天虎、钻天鹞、五条龙、小天王、乌风鬼、黑旋风、黑杀虎、飞山虎、鬼见愁。以上诸人被戮,姓名皆不详。
闯虎、黄虎、白虎、头神、紫金梁(不是前面提到的王自用)、黑蝎子、王成龙、祁总管········
留在山西没有南渡黄河的,则有通天柱、掌世王、翻山动、领兵王、姬关锁等
另有高加计号“显道神(或险道神)”,刘浩然号“乡里人”,贺宗汉号“活地草”,3人声势很大
这一个个也是够中二的[s:ac:哭笑]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
张献忠(八大王/黄虎)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吾,号敬轩,明末民变首领之一,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死。主要割据于四川,曾建立大西政权。其人多有奇闻异事流传,对此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罗汝才(曹操)
罗汝才(-1642),陕西延安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为人狡诈多谋,反复无常,别号曹操。崇祯初率众起义。后为农民军三十六营主要首领。楚十五家之一。崇祯十一年(1638)诈降于部督熊文灿。在郧阳、均州一带武装割据,与谷城诈降的张献忠遥为声援。次年,与张献忠重举义旗,转战于四川、湖广、河南等地。十四年,与张献忠不合,北上。会师于李自成,取得了中原会战的一系列胜利。十六年称“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后与李自成渐生不和,被自成所袭杀。
贺一龙(革里眼)
(-1643)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前期首领·绰号“革里眼”.崇祯十一年(1638)起义处于低潮,他与贺锦等转战进入鄂、皖边境英、霍山区,仍坚持斗争,形成“左革五部”李自成席卷河南时,又与贺锦等同归李自成.崇祯十六年,因与罗汝才谋自立一军,被李自成所杀。
刘国能(闯塌天/撞塌天)
(-1641年),陕西延安人,绰号闯塌天,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后效忠于朝廷。早年,陕西大旱,民不聊生,刘国能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一同揭竿而起,攻州破府,颇有勇名。崇祯三年,率部众渡河而东,进入山西,攻掠畿南、河北诸地。崇祯六年冬,攻入河南,由内乡、淅川南犯湖广郧、襄,沿途攻破数座县城。崇祯七年正月入川,袭陷夔州,折而向东,入湖北郧阳境,为总督陈奇瑜所败。刘国能率众退走汉南,被困于车箱峡,不得已诈降,得脱后重举义旗,再入河南,蹂躏江北,明军讨伐,刘国能避入商洛山中
张存孟(不沾泥)
(—1632)明末农民起义初期首领之一。本名张存孟。崇祯元年(1628年)在洛川(今陕西洛川)起义,转战陕甘各地。崇祯四年(1631年)在葭州战败后,杀部将双翅虎,缚紫金龙降明。数月后再度起义,在大山深谷中立六十四砦,为持久计。次年(1632年)被明军俘杀。
赵胜(点灯子)
点灯子,原名赵胜,又名赵四儿(一说作孟长庚),原是清涧县书生,被迫于解家沟花芽寺聚众起义,往来于山、陕境内。崇祯四年(1631)九月,败走山西,曹文诏追至稷山,降七百人。后屯于石楼山中,绥德知州周士奇、守备孙守法,趁其不备,东渡河袭之。点灯子败走,被洪承畴俘获。九月二十四日被杀。
拓养坤(蝎子块,或称刘哲,亦号蝎子块)
明末流寇,陕西清涧人。为高迎祥部四队闯将,后列入三十六营。与李自成合兵转战于庆阳、真宁,大败明军。复转入河南,进逼凤阳,往来于河南、陕西间。后与李自成等合攻泾阳、三原,连续受挫,一度降于孙传庭,不久再起,于函谷激战阵亡。
高应登:号闯天王(撞天王),崇祯八年十一月拥有部众数万
张胖子:号整齐王,崇祯八年一月,拥有四股部众,大约数万人
马守应:号老回回(或云原名马守玉),崇祯七年(1634)拥有万余人,崇祯八年三月增至数万
摇天动:姓名不详,崇祯八年五月拥有部众数万
马进忠:号混十万,崇祯九年拥有部众数万
李养纯:号四天王,或张四天王,崇祯九年拥有部众数万
混天王:姓名不详,崇祯七年七月拥有部众数万,崇祯九年一月诛死
惠登相:号过天星,后降官军
张大受:号满天星
张一川:号扫地王(或云李靖也称扫地王)
蔺养成:号乱世王
许可变:号改世王
李万庆:号射塌天,后降官军
贺锦: 号左金王
王国宁:号兴世王
薛仁贵:原名不详,以旗帜俱用白色,故名,军中称“白袍将军”。崇祯九年秋诛死
此外,主要首领尚有混世王、整世王、九条、顺天王、太平王、靖天下、瓦背王、爬天王、紫微星、蛤蜊圆诸人,姓名均不详。还有张妙手、贺双全等
次要首领大约有:
草上飞、抓山虎、双翼虎,以上诸人被擒,姓名不详。
镇山虎、一只虎、满天飞、克天虎、钻天鹞、五条龙、小天王、乌风鬼、黑旋风、黑杀虎、飞山虎、鬼见愁。以上诸人被戮,姓名皆不详。
闯虎、黄虎、白虎、头神、紫金梁(不是前面提到的王自用)、黑蝎子、王成龙、祁总管········
留在山西没有南渡黄河的,则有通天柱、掌世王、翻山动、领兵王、姬关锁等
另有高加计号“显道神(或险道神)”,刘浩然号“乡里人”,贺宗汉号“活地草”,3人声势很大
这一个个也是够中二的[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