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和三国志当中的诸葛亮和三国演义当中的诸葛亮差距大吗?

Kayen-avatar

Kayen

2021-07-14T00:55:01+00:00

我感觉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就是神仙一样的存在。
学的不是历史学,所以说有没有有过大佬出来讲讲。

诸葛亮应该是忠心耿耿,从来没有想过谋反吧或者取而代之为什么有些地摊文学会把诸葛亮说的很有野心的样子,故意抹黑诸葛亮。
Armani-avatar

Armani

[s:ac:怕]
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
[s:ac:goodjob]
历史上的诸葛亮估计很难和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分开哦
毕竟开场就把正史给否决了这话题没法谈了……
总的来说,一般认为,诸葛亮的谋略体现在宏观战略上,直接战场指挥他参与较少,但从只字片语中可以体现出葛公的水平不低。
司马懿就在观察过诸葛亮留下的军营之后感叹太厉害了
chuckcubano-avatar

chuckcubano

三国演义:周围都是一群菜鸡,看我轻轻松松吊打他们。
事实上:周围都是一群大佬,看我小心翼翼吊打他们。
说真的,三国演义中的跳大神老头把丞相格局写小了
Rise-avatar

Rise

正史上的诸葛比《三国演义》里面的形象,实际上厉害多了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因为局限于作者的水准不够,所以表现失真,才有“多智而近妖”的情况出现
Jacksonx45-avatar

Jacksonx45

历史上的更厉害。
当年央视出台一个纪录片中国通史。里面诸葛亮治蜀就讲了好几集。
说个影响现代四川的。都江堰虽然修的早,但是到了三国时代已经有所毁坏堵塞了,诸葛亮重修都江堰。制定堰官制度。派军队维护都江堰。后世2000年沿用的都是诸葛亮的维护方式。都江堰能用到现在,诸葛亮也是有大功的
还有一个。民国时候英国侵略西南。佤族拼死抵抗。他们首领说,他们祖先和阿公(诸葛亮)签订协议,守卫中国边疆。然后直接以诸葛亮名义组织联军直接把英国人打出去了。不然那份领土现在还在不在中国境内就不好说了
他去世1800年了,依旧守护西南
Daybreak-avatar

Daybreak

军和政都是顶级的人才。
TheGrimlessReaper-avatar

TheGrimlessReaper

历史上诸葛亮格局其实比演义里要大,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尤其是其治蜀地的经验和功绩为历代王朝所效仿和肯定。而演义里的诸葛亮在形象塑造上更突出其神棍的一面。
1000-avatar

1000

演义里都点七星灯续命了啊……

本来就是听得玩的故事,都史实没啥意思,历史是给统治者看的,演义是给老百姓看听的
BigShaqSoundboard-avatar

BigShaqSoundboard

我选择相信陈寿: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avatar

▓▓▓▓▓

历史上的诸葛亮,魏晋南北朝第一军事家,武庙十哲,古代能争第一的政治家,唯二进文庙武庙的

罗贯中是个隐藏的季汉黑,就跟陈寿一样,三国演义里故意把诸葛亮写的是个只会妖法的道士
brownies-avatar

brownies

[quote][pid=534695126,27726418,1]Reply[/pid] Post by [uid=62515237]季汉昭烈帝[/uid] (2021-07-23 09:12):

历史上的诸葛亮,魏晋南北朝第一军事家,武庙十哲,古代能争第一的政治家,唯二进文庙武庙的

罗贯中是个隐藏的季汉黑,就跟陈寿一样,三国演义里故意把诸葛亮写的是个只会妖法的道士[/quote]不会吧,罗贯中竟然是属黑,我咋没看出来?[s:ac:哭笑]我以为他是薯粉呢。
sykactusriz-avatar

sykactusriz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算一下主线就是火烧博望坡、新野、借东风、入西川,白帝城托孤,平南蛮,六出祁山,星落五丈原。里面的战役和重大事件中对于诸葛的描写,大多是神棍、料事如神以及各种小计谋。
实际上这么刻画人物形象,反而格局小了,正史里的顶级军事家政治家,被写的跟算命先生似的。
twelve-avatar

twelve

二十世纪英国人入侵中缅边境,当地的佤族人以阿祖阿公的名义组织抵抗

阿祖阿公就是诸葛亮
Ash09-avatar

Ash09

[quote][pid=534694962,27726418,1]Reply[/pid] Post by [uid=37893651]雨伞就是在下的武器[/uid] (2021-07-23 09:12):

我选择相信陈寿: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quote]陈寿就是个诸葛亮黑。能把卤城之战吹成宣王大胜

真实的卤城之战,可以看出诸葛亮战术谋划也是一等一的
[quote]卤城之战

背景:蜀汉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围住魏将贾嗣和魏平于祁山;司马懿督张郃,费曜,戴凌和郭淮救祁山。
一阶段
司马懿任命费曜和征蜀护军戴凌四千精兵协助郭淮镇守上邽,亲自带主力去祁山迎战诸葛亮。
诸葛亮分兵,自带部分兵力急袭上邽,击破郭淮和费曜,割了上邽的麦子。快到祁山的司马懿急忙回军上邽。
司马懿与诸葛亮在上邽之东的汉阳相遇,诸葛亮违反军事常识(既不以逸待劳,也不据渭水而守)地避战而走,逐步后撤至卤城。
司马懿甚至以此向部下宣传诸葛亮不知兵,同时尾随诸葛亮至卤城,其间多次诱战无果。
二阶段
诸葛亮调回围困祁山的兵力,集结重兵屯于卤城,此时蜀军后路上的祁山尚在魏军手中,相当于蜀军自断后路,自险死地。
卤城战场分南围北围,后方的南围是王平守,正面北围诸葛亮亲自守。魏军摆出钳形攻势,司马懿亲率主力从正面进攻诸葛亮,张郃从蜀军后方进攻王平。(历史上,兵力优势方发动钳形攻势的战役基本都获胜了,卤城之战是个例外)
南围战场张郃猛攻王平“不克”。
而北围战场司马懿主力在优势兵力的情况下被蜀军直接击穿,蜀军缴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魏军退兵。曹睿得知前线不利,向司马懿派出援军。

尾声
诸葛亮回身拿下祁山,重新进逼上邽。由于连天大雨,诸葛亮担心雨季会导致粮草不济而退兵,留少量精锐于木门伏杀前来追击的张郃。

此战诸葛亮许多操作违反军事常识,司马懿此后不再跟诸葛亮正面交手。[/quote]
xokm-avatar

xokm

[quote][pid=534694962,27726418,1]Reply[/pid] Post by [uid=37893651]雨伞就是在下的武器[/uid] (2021-07-23 09:12):

我选择相信陈寿: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quote]《後魏书》曰:毛之位次崔浩之下。浩以其中国旧门,虽学不博洽,而犹涉猎书传,每期重之。与论说,言次遂及陈寿《三国志》,有古良史之风,其所著述,文义典正,皆扬于王庭之言,微而显,婉而成章,班史以来无及寿者。之曰:“昔在蜀中闻长老言,寿曾为诸葛门下书佐,得挞百下,故其论武侯曰‘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s:ac:哭笑]但是后世史料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哦
Justout7-avatar

Justout7

首先上千年的人物,力求100%真实是不可能的,只能凭借资料尽可能还原,其中三国志是最重要的参考,所以真实和三国志的比较并不存在
三国演义属于文学创作了,更不能当真,但文学形象很经典,原著某些地方格局还没有电视剧那个大,比如哭周瑜原著是假哭,得知周瑜一死就发笑了。而电视是真心惺惺相惜,我觉得这个改编不错
Yewsif-avatar

Yewsif

正史上的丞相 前面足足十六年干总理
就四个字
足兵足食
老刘收汉中 败夷陵 都是旷日持久的烧钱
足兵足食有多重要?

诸葛治蜀 功德无量 无论在成都还是汉中兴修水利 造福后世 团结蜀国各派系 这都是大格局大功业

后来老刘浪死了
丞相北伐 又表现出来超高的治军练兵水平 打的宣王步步紧跟不下脚 西北不解甲 中原不卸鞍

无论能力 品行 功德 堪称中华文化的脊梁

哪里像演义里 写成一个妖人了
Joek-avatar

Joek

[quote][pid=534694962,27726418,1]Reply[/pid] Post by [uid=37893651]雨伞就是在下的武器[/uid] (2021-07-23 09:12):

我选择相信陈寿: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quote]我以前看三国志的时候,一直相信陈寿,认为诸葛奇谋不行,还跟大学同学辩论过[s:ac:哭笑]现在才知道陈寿是小看了诸葛啊 或者是故意黑诸葛
thunderingbeard-avatar

thunderingbeard

历史上诸葛亮应该是个政治家,军事家。他治军以及军事大战略很强。带兵打仗,战术,出奇谋方面没有那么强。
Mookie-avatar

Mookie

诸葛亮带兵打仗还不强,司马懿在辽东剽掠如火,刚来魏蜀前线就想像辽东那么搞,张郃在旁边一个劲的劝,不要这样,混着来,龟缩起来不出门,结果司马懿不听,最后张郃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让司马懿学会了混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