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ThyBuilda
2021-01-06T04:33:10+00:00
更新:你们语文不好吗?看不出来我这是学术科普,我做出什么评价了吗?
纯科普:刚刚有个帖子关于小叔子娶寡嫂的,底下很多人都说这在以前很常见。实际上这个习俗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收继婚),汉族是没有这个习俗的。即使是最开放的唐朝,娶亲属之妻妾也是违法行为,需要离异。只有元朝时因为元朝实行蒙古律法,才有一些地方流行了起来,但是到明朝立刻就被禁止了。实际上明清以后的守寡也和这个收继婚习俗的流行有一定关系。之所以蒙古人有收继婚习惯,是因为蒙古的妇女更像是男方家族的财产,收继婚能确保这种财产不外流。
从元朝开始,妇女的人身权转移到了夫家。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妇女的孝顺对象,从父母变成公婆,媳妇需要赡养公婆。
2. 嫁妆属于夫家,不论改嫁还是离婚,均不能带走嫁妆。
3. 子女属于夫家,改嫁也不能带走子女。
也就是说,女性的人身权、财产权和抚养权,从本家转移到了夫家。
受元朝影响,明清妇女的地位明显下滑,但是又因为儒家礼法是不允许收继婚的,所以导致了要求寡妇守寡的现象。大明律:“若兄亡收嫂,弟亡收弟妇者,各绞。”
北方少数民族有这种娶父兄妻子的习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们活动的地区环境中微量元素匮乏,妇女容易死于难产,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育龄女性的极度缺乏,使得女性的生育能力沦为被争夺的资源。这也就是蒙古女人即使丧夫,也不可离开家族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张彬村(1999):《明清时期寡妇守节的风气:理性选择的问题》,《新史学》,10(2):29-76。
2. 高凯. (2006).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 天津古籍出版社.
纯科普:刚刚有个帖子关于小叔子娶寡嫂的,底下很多人都说这在以前很常见。实际上这个习俗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收继婚),汉族是没有这个习俗的。即使是最开放的唐朝,娶亲属之妻妾也是违法行为,需要离异。只有元朝时因为元朝实行蒙古律法,才有一些地方流行了起来,但是到明朝立刻就被禁止了。实际上明清以后的守寡也和这个收继婚习俗的流行有一定关系。之所以蒙古人有收继婚习惯,是因为蒙古的妇女更像是男方家族的财产,收继婚能确保这种财产不外流。
从元朝开始,妇女的人身权转移到了夫家。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妇女的孝顺对象,从父母变成公婆,媳妇需要赡养公婆。
2. 嫁妆属于夫家,不论改嫁还是离婚,均不能带走嫁妆。
3. 子女属于夫家,改嫁也不能带走子女。
也就是说,女性的人身权、财产权和抚养权,从本家转移到了夫家。
受元朝影响,明清妇女的地位明显下滑,但是又因为儒家礼法是不允许收继婚的,所以导致了要求寡妇守寡的现象。大明律:“若兄亡收嫂,弟亡收弟妇者,各绞。”
北方少数民族有这种娶父兄妻子的习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们活动的地区环境中微量元素匮乏,妇女容易死于难产,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育龄女性的极度缺乏,使得女性的生育能力沦为被争夺的资源。这也就是蒙古女人即使丧夫,也不可离开家族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张彬村(1999):《明清时期寡妇守节的风气:理性选择的问题》,《新史学》,10(2):29-76。
2. 高凯. (2006).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 天津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