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Oxygen
2021-03-23T15:58:14+00:00
起因是多娜多娜的迷惑行为,后面细说。
事先声明这游戏质量那是相当高。
哑巴主角很常见,日式游戏尤是如此。
猛汉苍蓝星或者仁王秀千代这种无性格的纯粹工具人就不说了,哑巴不哑巴无所谓。
但DQ11这种带人设的主角也是哑巴就有点蠢了,所幸主角本来就没有台词,所以玩起来也不算太违和。
今天玩到多娜多娜我是真的忍不住吐槽了。多娜的主角,犯罪嫌疑人熊某,外形、性格、台词全套设定都齐活儿了,但是不知道厂商是怎么想的硬是不给主角配音。
大伙儿都没语音就算了,问题是队友甚至龙套都全程语音,就主角说话没声儿。
玩起来的感觉就像一群朋友在那儿聊天就你不开口还非得举个提词器秀存在一样,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也许十多二十年前无口主角的设定是当时机能限制下一种增强代入感的讨巧手段,
可现在都2021年了,我硬盘缺你几百兆的容量吗?难道杰洛特的代入感难道很差吗?
不是说哑巴主角不好,魂系列历代主角个个都是哑巴工具人,但是放在黑魂独特的游戏氛围下哑巴主角不但不违和,反而给人一种“主角开口才奇怪”奇妙体验。
而某些游戏让强行主角哑巴真的是蛮傻的。
吐槽完毕,开始正式内容。
在我看来游戏主角的设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带全套人设的主角,或者叫main character,其作用是主要推动剧情发展,用主角的视角向玩家讲述一个故事,
典型的例子就是巫师系列的杰洛特。
而另一种主角完全不带人设,甚至制作人会极力淡化其性格特征以适应玩家本身的形象,这种主角国外一般叫avatar,直译为化身,也就是阿凡达。
像大多数网络游戏里玩家的角色就是avatar。这种主角特别适合向玩家展示人物和剧情以外的内容,比如开放世界的塑造、动作系统等,
同时还能通过玩家自己捏出的角色向其传递”这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信息,从而增强玩家的代入感(当然这并不是唯一方式)。
而有部分人设的主角则介于两者之间,其特点也是介于两者之间并根据其设定而偏移。
比如2077的V,虽然可以捏脸,但是V有着设定好的背景故事、性格特征、台词,所以V的人物塑造更偏向于main character。
另一个例子是野炊的林克,野炊保留了林克的外观而淡化了其本身的性格特征,用以向玩家展示任天堂创造的独一无二的开放世界,
显然林克的人物设定更加偏向avatar。
一个游戏,特别是RPG,主角的塑造必须与游戏的整体构架协调。这里的整体构架包含了游戏的背景故事、世界观、主要玩法等制作人想要表达的内容。
老例子,卡表在猛汉系列想要表达内容就是狩猎。狩猎作为整个游戏的核心体验,与玩家是谁、长什么样、有什么故事背景并无关系,甚至游戏剧情也只是个添头,
主角的一切都是为狩猎服务的,不论他是谁(甚至不用是人),只要去狩猎那他就可以是主角。
所以卡表将猛汉系列的主角设定成了avatar,这是明智的,玩家吐槽归吐槽,掏钱的时候还不是真香。
另一个例子是仁王。不同于猛汉接任务式的游戏推进方式,仁王系列采用了章节式游戏推进方式。
这种推进方式决定了游戏的进行伴随着剧情的发展,换言之剧情在这里就不是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了,反而是整个游戏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玩家的核心体验之一(毕竟绝大多数玩家甚至玩不到一周目结束)。
仁王一代主角威廉作为设定完整的main character,比起更加偏向avatar的二代主角秀千代显得更加饱满、鲜活。
我感觉威廉的魅力是远超秀千代的,而单论代入感也并不比秀千代差。
制作组这种为了代入感而削弱主角塑造的行为并不明智。
再说黑魂。个人认为黑魂的核心体验是探索,包括战斗也在为探索服务。
剧情则是基于玩家探索并钻研游戏文本给出的一种特殊奖励,剧情本身对玩家探索这一行为几乎不构成影响,
加之其碎片化的叙事手段与黑深残的世界观、沉重的游戏氛围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老贼将主角设定成一个沉默寡言、苦大仇深的avatar非常合理甚至可以说精妙。
对比老贼的只狼,主角“狼”是典型的main character。玩家明显可以感受到游戏的剧情不再是细枝末节,反而是游戏体验的重要一环,
所以老贼对“狼”的背景故事、性格特征、人际关系、“狼”和御子的情感羁绊等角色本身的属性进行了大量的刻画。
而老贼最终目的之一是借“狼”的视角将苇名国发生的一切告诉玩家。
这两种主角的设定方式并无高下之分,只是作用不同。但如果主角设定与游戏架构不匹配,那么费力不讨好都算轻的! 将军,俺家马桶又堵啦!
吐槽到这里再说句题(si)外(huo)话,某些“RPG”,无论玩家做什么选择剧情都会强行按照制作人的意愿发展下去,甚至某些更加极端,玩家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么硬着头皮一条路走到黑,要么卸载游戏。的这种"RPG"既不角色也不扮演,体验下来甚至比不上去起点看小白文来得舒服。毕竟遇到三观合拍的就算了,万一遇到喂屎的想跑都来不及。
果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喂屎
庵野秀明NM$L
事先声明这游戏质量那是相当高。
哑巴主角很常见,日式游戏尤是如此。
猛汉苍蓝星或者仁王秀千代这种无性格的纯粹工具人就不说了,哑巴不哑巴无所谓。
但DQ11这种带人设的主角也是哑巴就有点蠢了,所幸主角本来就没有台词,所以玩起来也不算太违和。
今天玩到多娜多娜我是真的忍不住吐槽了。多娜的主角,犯罪嫌疑人熊某,外形、性格、台词全套设定都齐活儿了,但是不知道厂商是怎么想的硬是不给主角配音。
大伙儿都没语音就算了,问题是队友甚至龙套都全程语音,就主角说话没声儿。
玩起来的感觉就像一群朋友在那儿聊天就你不开口还非得举个提词器秀存在一样,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也许十多二十年前无口主角的设定是当时机能限制下一种增强代入感的讨巧手段,
可现在都2021年了,我硬盘缺你几百兆的容量吗?难道杰洛特的代入感难道很差吗?
不是说哑巴主角不好,魂系列历代主角个个都是哑巴工具人,但是放在黑魂独特的游戏氛围下哑巴主角不但不违和,反而给人一种“主角开口才奇怪”奇妙体验。
而某些游戏让强行主角哑巴真的是蛮傻的。
吐槽完毕,开始正式内容。
在我看来游戏主角的设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带全套人设的主角,或者叫main character,其作用是主要推动剧情发展,用主角的视角向玩家讲述一个故事,
典型的例子就是巫师系列的杰洛特。
而另一种主角完全不带人设,甚至制作人会极力淡化其性格特征以适应玩家本身的形象,这种主角国外一般叫avatar,直译为化身,也就是阿凡达。
像大多数网络游戏里玩家的角色就是avatar。这种主角特别适合向玩家展示人物和剧情以外的内容,比如开放世界的塑造、动作系统等,
同时还能通过玩家自己捏出的角色向其传递”这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信息,从而增强玩家的代入感(当然这并不是唯一方式)。
而有部分人设的主角则介于两者之间,其特点也是介于两者之间并根据其设定而偏移。
比如2077的V,虽然可以捏脸,但是V有着设定好的背景故事、性格特征、台词,所以V的人物塑造更偏向于main character。
另一个例子是野炊的林克,野炊保留了林克的外观而淡化了其本身的性格特征,用以向玩家展示任天堂创造的独一无二的开放世界,
显然林克的人物设定更加偏向avatar。
一个游戏,特别是RPG,主角的塑造必须与游戏的整体构架协调。这里的整体构架包含了游戏的背景故事、世界观、主要玩法等制作人想要表达的内容。
老例子,卡表在猛汉系列想要表达内容就是狩猎。狩猎作为整个游戏的核心体验,与玩家是谁、长什么样、有什么故事背景并无关系,甚至游戏剧情也只是个添头,
主角的一切都是为狩猎服务的,不论他是谁(甚至不用是人),只要去狩猎那他就可以是主角。
所以卡表将猛汉系列的主角设定成了avatar,这是明智的,玩家吐槽归吐槽,掏钱的时候还不是真香。
另一个例子是仁王。不同于猛汉接任务式的游戏推进方式,仁王系列采用了章节式游戏推进方式。
这种推进方式决定了游戏的进行伴随着剧情的发展,换言之剧情在这里就不是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了,反而是整个游戏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玩家的核心体验之一(毕竟绝大多数玩家甚至玩不到一周目结束)。
仁王一代主角威廉作为设定完整的main character,比起更加偏向avatar的二代主角秀千代显得更加饱满、鲜活。
我感觉威廉的魅力是远超秀千代的,而单论代入感也并不比秀千代差。
制作组这种为了代入感而削弱主角塑造的行为并不明智。
再说黑魂。个人认为黑魂的核心体验是探索,包括战斗也在为探索服务。
剧情则是基于玩家探索并钻研游戏文本给出的一种特殊奖励,剧情本身对玩家探索这一行为几乎不构成影响,
加之其碎片化的叙事手段与黑深残的世界观、沉重的游戏氛围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老贼将主角设定成一个沉默寡言、苦大仇深的avatar非常合理甚至可以说精妙。
对比老贼的只狼,主角“狼”是典型的main character。玩家明显可以感受到游戏的剧情不再是细枝末节,反而是游戏体验的重要一环,
所以老贼对“狼”的背景故事、性格特征、人际关系、“狼”和御子的情感羁绊等角色本身的属性进行了大量的刻画。
而老贼最终目的之一是借“狼”的视角将苇名国发生的一切告诉玩家。
这两种主角的设定方式并无高下之分,只是作用不同。但如果主角设定与游戏架构不匹配,那么费力不讨好都算轻的!
吐槽到这里再说句题(si)外(huo)话,某些“RPG”,无论玩家做什么选择剧情都会强行按照制作人的意愿发展下去,甚至某些更加极端,玩家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么硬着头皮一条路走到黑,要么卸载游戏。的这种"RPG"既不角色也不扮演,体验下来甚至比不上去起点看小白文来得舒服。毕竟遇到三观合拍的就算了,万一遇到喂屎的想跑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