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couchman
2021-06-06T09:57:25+00:00
刚看到一篇帖子讲近十年湖北省的理科状元分布,大部分都被襄阳四中/五中霸榜,他的观点是武汉在湖北教育体系中并不处于垄断地位。下面的回帖中有人以保送清北的名额来进行反驳,表明武汉至少在这个层面吸血严重。
为此我想单开一贴来说一下保送。
首先,保送分为五种:1,非常优秀的(可能是大部分人理解的保送类型);2,竞赛类(一般指几大理科竞赛);3,语言类;4,烈士子女;5,退役运动员。而实际上保送生中主要以2和3,也就是竞赛类和语言类为主。
竞赛类以五大学科为主,即IMO(数学奥赛)、信息学(计算机)、生物奥赛、物理奥赛、生物奥赛,需要说明的是基本级别要到国际奥赛才能有力竞争清北保送。这类保送没什么好说的,由于是理科,所以实力见真章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内幕。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果想通过竞赛类保送,那么整个高中阶段就要走竞赛路线,跟大家普通上高中的路线是完全不一样的,三年全部都以竞赛为主,其它一概不参与。如果大家有兴趣查保送名单,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竞赛类的保送生都在国家奥赛集训队中。
语言类保送有一个约束条件,就是所在学校必须是教育部认可的具有免试推介的学校,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大城市几乎所有的语言类保送都被XX外国语学校所垄断,比如南京外国语学校(强东嫂)、武汉外国语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广州外国语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等等。学生首先要获得所在学校的推介资格,然后到推介高校去参加考试,这个考试是各高校自己把控的,一般都分为笔试和免试。一般来说语言类保送生在大学只能录取到语言类专业,但实际操作上有很多学生最终都读了其它专业。语言类是保送Fubai的重灾区,具体原因大家可以自行了解,总之15还是16年以后教育部已经明确表示要逐年压缩语言类保送的名额。
相关数据,大家可以查查过往几年浙江、湖南、湖北、四川、江苏等等有强二线省会的保送名单,由于篇幅限制我就不贴在这个帖子中了。
关于保送我想说几点结论:
1. 保送几乎都会被省会所垄断(个别省弱省会可能情况不同),非省会城市能获得的名额比例很低,因为只有省会城市才有实力来支持竞赛路线的学校/班级运转,以及获得语言类学校推介资格。
2. 走竞赛和走高考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也不具备可比性,竞赛实力强的学生高考不一定能考高分,反之亦然。走竞赛的和走高考的都有天才,并不能说竞赛生就比高考生要优秀。
3. 不存在最优秀的那一批都走保送了, 留下来高考的都是差一些的考生这种论调。单靠优秀就被保送的占比比例是很低的(主要还是竞赛和语言类为主),所以几乎所有优秀的也就是大家理解的学霸都是要参加高考的。
4. 算是1的补充,靠保送生制度来谈吸血本质上是不对的,因为实际上几乎所有非省会城市都不存在被吸的基础。
再补充一下第三条上清北的途径,就是自主招生,这也是清北来吸纳大家理解的那种又不是竞赛生又不是外语生的学霸的路径。参加自主招生首先需要获得所在高中的推介资格,合格的人才能参加高校自己举办的自主招生考试,在这其中会选拔一部分人出来予以对应的分数减免/降档,也就是说参加了自主招生还是需要参加高考的,只是说对应分数线会有所降低而已。
为此我想单开一贴来说一下保送。
首先,保送分为五种:1,非常优秀的(可能是大部分人理解的保送类型);2,竞赛类(一般指几大理科竞赛);3,语言类;4,烈士子女;5,退役运动员。而实际上保送生中主要以2和3,也就是竞赛类和语言类为主。
竞赛类以五大学科为主,即IMO(数学奥赛)、信息学(计算机)、生物奥赛、物理奥赛、生物奥赛,需要说明的是基本级别要到国际奥赛才能有力竞争清北保送。这类保送没什么好说的,由于是理科,所以实力见真章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内幕。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果想通过竞赛类保送,那么整个高中阶段就要走竞赛路线,跟大家普通上高中的路线是完全不一样的,三年全部都以竞赛为主,其它一概不参与。如果大家有兴趣查保送名单,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竞赛类的保送生都在国家奥赛集训队中。
语言类保送有一个约束条件,就是所在学校必须是教育部认可的具有免试推介的学校,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大城市几乎所有的语言类保送都被XX外国语学校所垄断,比如南京外国语学校(强东嫂)、武汉外国语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广州外国语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等等。学生首先要获得所在学校的推介资格,然后到推介高校去参加考试,这个考试是各高校自己把控的,一般都分为笔试和免试。一般来说语言类保送生在大学只能录取到语言类专业,但实际操作上有很多学生最终都读了其它专业。语言类是保送Fubai的重灾区,具体原因大家可以自行了解,总之15还是16年以后教育部已经明确表示要逐年压缩语言类保送的名额。
相关数据,大家可以查查过往几年浙江、湖南、湖北、四川、江苏等等有强二线省会的保送名单,由于篇幅限制我就不贴在这个帖子中了。
关于保送我想说几点结论:
1. 保送几乎都会被省会所垄断(个别省弱省会可能情况不同),非省会城市能获得的名额比例很低,因为只有省会城市才有实力来支持竞赛路线的学校/班级运转,以及获得语言类学校推介资格。
2. 走竞赛和走高考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也不具备可比性,竞赛实力强的学生高考不一定能考高分,反之亦然。走竞赛的和走高考的都有天才,并不能说竞赛生就比高考生要优秀。
3. 不存在最优秀的那一批都走保送了, 留下来高考的都是差一些的考生这种论调。单靠优秀就被保送的占比比例是很低的(主要还是竞赛和语言类为主),所以几乎所有优秀的也就是大家理解的学霸都是要参加高考的。
4. 算是1的补充,靠保送生制度来谈吸血本质上是不对的,因为实际上几乎所有非省会城市都不存在被吸的基础。
再补充一下第三条上清北的途径,就是自主招生,这也是清北来吸纳大家理解的那种又不是竞赛生又不是外语生的学霸的路径。参加自主招生首先需要获得所在高中的推介资格,合格的人才能参加高校自己举办的自主招生考试,在这其中会选拔一部分人出来予以对应的分数减免/降档,也就是说参加了自主招生还是需要参加高考的,只是说对应分数线会有所降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