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nz
2020-03-03T00:30:07+00:00
这里主要讨论公路性能
一般来说机械的比如托森的,当某个轮子打滑,靠着机械自锁的特性动力瞬间就可以分配到其他没打滑的轮子上,从响应到执行都是同步完成。而电控离合片的则是靠传感器检测到打滑然后再尤执行机构分配动力,比如奥迪新的 quattro ultra要0.2秒才分配动力,是典型的适时四驱
但有一些用离合片式的四驱 离合片是一直接合状态,也就是变成了全时四驱,斯巴鲁的ACT4就是,只不过后轮在高速巡航时候给的动力比较小
丰田最新出的性能小车雅力士GR 用的也是电控离合片中差,但这车可以自己设定动力分配固定在30比70 50比50 70比30,并不会过热,而且我发现最新的WRC赛车用的居然也是离合片中差
离合片式的本来就具备可以完全断开省油还有分配动力范围更加大这些优点,那现在如果可以长期稳定保持真四驱不过热 是不是就能完全代替机械的了
公路性能的话SHAWD不是早就被吹爆了么,用的就是离合器片锁止。不过SHAWD是行星齿轮组+离合器片才能保证耐用性,如果简化成只有离合器片,那估计需要新一代材料或者赛车技术成本降低下放才撑得住了。
电控离合器的耐用性问题还是个门槛…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我还是吹四轮独立电机[s:a2:笑]
户外越野 磨片式保证不了足够的强度,特别是大吨位全尺寸的,比如 路巡 大g这种,公路四驱 多片离合是方向
[quote][tid=20749878]Topic[/tid] Post by [uid=48702]zzxf[/uid] (2020-03-11 08:39):
这里主要讨论公路性能
一般来说机械的比如托森的,当某个轮子打滑,靠着机械自锁的特性动力瞬间就可以分配到其他没打滑的轮子上,从响应到执行都是同步完成。而电控离合片的则是靠传感器检测到打滑然后再尤执行机构分配动力,比如奥迪新的 quattro ultra要0.2秒才分配动力,是典型的适时四驱
但有一些用离合片式的四驱 离合片是一直接合状态,也就是变成了全时四驱,斯巴鲁的ACT4就是,只不过后轮在高速巡航时候给的动力比较小
丰田最新出的性能小车雅力士GR 用的也是电控离合片中差,但这车可以自己设[/quote]哥们的问题真的非常专业
必须专家来回答。
我姑且说下我的实际体验:
牧马人Jk、普拉多16款、13款A8、揽胜14款、urus,
这是我在开的车。
同样湿滑路面(有积水),
牧马人初始状态、挂4h:都要明显打滑
普拉多初始状态、挂4h:都要明显打滑
A8:无打滑
揽胜初始状态:无打滑
urus:明显打滑
因为样本太少,而且主观感受明显不具有参考性。
个人觉得:
1.纯机械四驱因为使用麻烦、使用场景少必然被淘汰,因为高强度越野场景越来越少,而且电控四驱和机械四驱锁止能力差别已经微乎其微,越野也不是单靠四驱,主要还是轮胎。
2.电控机械四驱因为成本问题被淘汰也几乎是肯定的,奥迪现在保留部分电控机械四驱更像是一种身份。
3.电控离合四驱不仅现在,在将来也是主流,使用过程中,越野场景不会比纯机械四驱差太多,因为使用场景少,差距就更小了。公路场景下,优势更加明显。加上成本考量,电控四驱是必然趋势。
另外说下,机械四驱和电控四驱在公路情境下的区别,仅仅是个人体验。
同时对比A8和s500过积水时急转,车身姿态差异并不明显,个人感受也差不多,车子都能自己保持住方向。
结论,现阶段下,机械电控四驱更多的是车主的心理满足,使用区别不大。
公路四驱趋势就是电控多片离合
越野车还是3把机械锁靠谱
[quote][pid=403737957,20749878,1]Reply[/pid] Post by [uid=1750956]kikicoco9988[/uid] (2020-03-11 09:06):
公路四驱趋势就是电控多片离合
越野车还是3把机械锁靠谱[/quote]城市suv简单脱困应该是离合片式反而强了 前后轮分配动力范围更大
[quote][pid=403740073,20749878,1]Reply[/pid] Post by [uid=48702]zzxf[/uid] (2020-03-11 09:15):
城市suv简单脱困应该是离合片式反而强了 前后轮分配动力范围更大[/quote]没错啊,城市SUV不就是公路四驱么
SUV和正经越野车差远了
总体来说电子可控是大趋势,SHAWD那个左右双离合的其实早先XT5的高配就是这样的四驱形式,左右轮也是可以0-100控制,但只有领先和铂金有
[quote][pid=403742241,20749878,1]Reply[/pid] Post by [uid=42260434]waneft[/uid] (2020-03-11 09:24):
多片离合器最大的缺点不是重和易发热吗?都解决了?[/quote]wrc都用多片离合了,可以长时间维持50比50
Reply to [pid=403747328,20749878,1]Reply[/pid] Post by [uid=48702]zzxf[/uid] (2020-03-11 09:43)
估计WRC的多片是主动散热所以没过热问题?一般的多片离合都被动散热,三剑客试了STELVIO的多片离合下泥地半圈就过热了
[quote][pid=403750836,20749878,1]Reply[/pid] Post by [uid=291431]xhbandwzj[/uid] (2020-03-11 09:55):
估计WRC的多片是主动散热所以没过热问题?一般的多片离合都被动散热,三剑客试了STELVIO的多片离合下泥地半圈就过热了[/quote]其实斯巴鲁的ACT4 就是森林人傲虎它们用的,就是长期结合的多片离合,后轮一直有动力的,而且低速时候也是趋向于60比40 这套四驱也很多年了很成熟
现在已经可以了啊。即使是在越野领域,对四驱的能力要求和强度都很大的情况下,电子四驱设备的能力都成了区别不同四驱系统优劣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三把锁都已经渐渐让位给了新型电子限滑系统。发动机输出控制和ESC系统的管理更是只能由电子智能管理。
具体来讲,就是传统机械四驱只能在一个范围内粗放地分配动力给前后轴,而电子四驱能在0到100的全范围内精确分配动力到具体的四个轮子上。
当然,我个人还是更喜欢传统的机械魅力。什么电子电路,还是让我们用钢铁和齿轮来解决吧。
[quote][pid=403733540,20749878,1]Reply[/pid] Post by [uid=13073064]turbo![/uid] (2020-03-11 08:47):
公路性能的话SHAWD不是早就被吹爆了么,用的就是离合器片锁止。不过SHAWD是行星齿轮组+离合器片才能保证耐用性,如果简化成只有离合器片,那估计需要新一代材料或者赛车技术成本降低下放才撑得住了。[/quote]而且shawd最吹爆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外侧后轮还会增加输出扭力差。。。。甚至可以做到只有外侧后轮有动力,内侧没有。
在转弯过程中,通过液压执行器操作离合器组件将行星齿轮架与壳体耦合,能使加速装置的输出轴比输入轴转动得更快,最大可增加5%
[quote][pid=403733956,20749878,1]Reply[/pid] Post by [uid=34111602]bbba8[/uid] (2020-03-11 08:49):
以后的过渡期没准是前驱后电机呢[s:ac:哭笑][/quote]不用以后。。。
沃尔沃的北极星还有本田的混动shawd就是这种。。。。
[quote][pid=403734107,20749878,1]Reply[/pid] Post by [uid=40631850]飞翔的大坚果[/uid] (2020-03-11 08:50):
电控离合器的耐用性问题还是个门槛…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我还是吹四轮独立电机[s:a2:笑][/quote]四轮独立电机问题更多吧?[s:ac:无语]
[quote][pid=403742241,20749878,1]Reply[/pid] Post by [uid=42260434]waneft[/uid] (2020-03-11 09:24):
多片离合器最大的缺点不是重和易发热吗?都解决了?[/quote]对于日常使用完全够用。。。。
除非你脑子热开着城市suv去越野,
即便这样最多也就是短时间车要休息才能在进入四驱。
[quote][pid=403753271,20749878,1]Reply[/pid] Post by [uid=60106590]劳动八号[/uid] (2020-03-11 10:03):
现在已经可以了啊。即使是在越野领域,对四驱的能力要求和强度都很大的情况下,电子四驱设备的能力都成了区别不同四驱系统优劣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三把锁都已经渐渐让位给了新型电子限滑系统。发动机输出控制和ESC系统的管理更是只能由电子智能管理。
具体来讲,就是传统机械四驱只能在一个范围内粗放地分配动力给前后轴,而电子四驱能在0到100的全范围内精确分配动力到具体的四个轮子上。
当然,我个人还是更喜欢传统的机械魅力。什么电子电路,还是让我们用钢铁和齿轮来解决吧。[/quote]最关键的,越野还需要一定的稳定性的。
机械稳定性还是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