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隋末怪象之老百姓饿殍遍野,朝廷粮仓却爆满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2022-07-11T06:28:16+00:00

很多王朝在末期,对于农民暴动只能采用武力镇压是因为政府本身也没有什么余粮了,而像隋朝这样频繁出现起义军、体制内军阀通过开仓放粮拉拢人心的朝代是很少见的,这些放粮的记载说明,隋朝不是没有粮食,而是不放粮接济受灾百姓。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责任人需要找谁呢?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下隋朝义仓制度的出现以及其演变,隋朝义仓制度定于开皇三年,实施于开皇五年,最初的目的是鼓励老百姓在有余粮的情况下,捐一点进义仓,以备灾年之需,而义仓的管理也不是由政府管的,这个义仓是由基层自行管理,可以说义仓制度设立的初衷是好的,转折点在开皇十四年。

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隋朝进行了多种手段进行救灾,开皇十五年二月,隋朝突然宣布要将义仓改由政府控制,隋朝突然这么做,实际上是受到去年关中大旱的影响,是对过去赈灾制度的一种“优化”。《隋书》记载:十四年,关中大旱,人饥。上幸洛阳,因令百姓就食。从官并准见口赈给,不以官位为限。明年,东巡狩,因祠泰山。是时义仓贮在人间,多有费捐。十五年二月,诏曰:“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捐,于后乏绝。又北境诸州,异于余处,云、夏、长、灵、盐、兰、丰、鄯、凉、甘、瓜等州,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若人有旱俭少粮,先给杂种及远年粟。”十六年正月,又诏秦、叠、成、康、武、文、芳、宕、旭、洮、岷、渭、纪、河、廓、豳、陇、泾、宁、原、敷、丹、延、绥、银、扶等州社仓,并于当县安置。二月,又诏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

我们可以发现义仓制度,从原本民间自愿贮藏改为官方管理,并且以上中下三等户,按户等输入粮食,实际上这等于是多加了一个税了,但是如果是为了灾年做储备的话,倒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全国这些粮仓的储备在开皇十四年后的使用,完全不由地方政府决定,任何一个粮仓都必须有皇帝的旨意才能使用,这是为什么呢?本州政府救济本州灾民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何必须有皇帝的旨意否则灾民就是饿死也不能发粮(特别是这些粮食还是当地人缴纳的)。史书里其实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我们只知道,不仅瓦岗军这种农民起义军通过开仓放粮壮大了队伍,就连薛举、李渊、刘武周、罗艺这种豪强或者体制内的都能通过开仓放粮聚拢人心,这就说明了一点,当时地方政府确实无权放粮,而广神又不下放粮的旨意,于是大家就抱着爆满的粮仓看着农民起义愈演愈烈[s:ac:喷]。少数官员比如张须陀这种那都是冒着杀头的风险放的粮,然而奇怪的是,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广神也没有怪罪张须陀,那你tm倒是主动点放粮阿[s:ac:汗]。
strafebender-avatar

strafebender

一旦遇到大变,广神的幻灭感和摆烂心理太强了,典型的那种不经事的公子哥(经事的公子哥是李二那种)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瓦岗军的放粮都比较熟悉了,就不细说了 看看其他人的放粮情况

《资治通鉴》:(李)渊开仓以赈贫民,应募者日益多。渊命为三军,分左右,通谓之义士。

《旧唐书》:(刘武周)因与仁恭侍儿私通,恐事泄,又见天下已乱,阴怀异计,乃宣言于郡中曰:“今百姓饥饿,死人相枕于野,王府尹闭仓不恤,岂忧百姓之意乎!”以此激怒众人,皆发愤怨。武周知众心摇动,因称疾不起,乡闾豪杰多来候问,遂椎牛纵酒大言曰:“盗贼若此,壮士守志,并死沟壑。今仓内积粟皆烂,谁能与我取之?”诸豪杰皆许诺。

《旧唐书》:什住等颇忌(罗)艺,艺阴知之,将图为乱,乃宣言于众曰:“吾辈讨贼,甚有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此岂存恤之意也!”以此言激怒其众,众人皆怨。既而旋师,郡丞出城候艺,艺因执之陈兵,而什住等惧,皆来听命。于是发库物以赐战士,开仓以赈穷乏,境内咸悦。

《旧唐书》:大业末,(李子和)为左翊卫,犯罪徙榆林,见郡内大饥,遂潜引敢死士,得十八人,攻郡门,执郡丞王才,数以不恤百姓,斩之,开仓以赈穷乏。

《旧唐书》:大业末,陇西群盗蜂起,百姓饥馁,金城令郝瑗,募得数千人,使(薛)举讨捕。授甲于郡中,吏人咸集,置酒以飨士。举与其子仁杲及同谋者十三人,于座中劫瑗,矫称收捕反者,因发兵囚郡县官,开仓以赈贫乏。
STRAY-avatar

STRAY

[quote][pid=624508952,32652152,1]Reply[/pid] Post by [uid=39397110]qudongqi123[/uid] (2022-07-12 15:40):

一旦遇到大变,广神的幻灭感和摆烂心理太强了,典型的那种不经事的公子哥(经事的公子哥是李二那种)[/quote]大帝但凡在江都一咬牙挥军北上,至少有一半的机会安定天下.
bigbird546-avatar

bigbird546

杨坚把户籍清理当做KPI下发,本来200万户,直接被底下官吏清理成600万户……这200万户就得交600万户的税[s:ac:茶]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quote][pid=624509089,32652152,1]Reply[/pid] Post by [uid=62254765]HHB546[/uid] (2022-07-12 15:41):

瓦岗军的放粮都比较熟悉了,就不细说了 看看其他人的放粮情况

《资治通鉴》:(李)渊开仓以赈贫民,应募者日益多。渊命为三军,分左右,通谓之义士。

《旧唐书》:(刘武周)因与仁恭侍儿私通,恐事泄,又见天下已乱,阴怀异计,乃宣言于郡中曰:“今百姓饥饿,死人相枕于野,王府尹闭仓不恤,岂忧百姓之意乎!”以此激怒众人,皆发愤怨。武周知众心摇动,因称疾不起,乡闾豪杰多来候问,遂椎牛纵酒大言曰:“盗贼若此,壮士守志,并死沟壑。今仓内积粟皆烂,谁能与我取之?”诸豪杰皆许诺。

《旧唐书》:什住等颇忌(罗)艺,[/quote]nmd这一个两个都在发隋朝的粮,隋朝但凡自己发,会二世而亡?
strafebender-avatar

strafebender

[quote][pid=624510539,32652152,1]Reply[/pid] Post by [uid=62254765]HHB546[/uid] (2022-07-12 15:47):

nmd这一个两个都在发隋朝的粮,隋朝但凡自己发,会二世而亡?[/quote]前面回复了啊,隋朝顷刻而亡,跟杨广本人的性格关系重大
他这人顺风时大开大合,雄心壮志,逆风时躺倒等死,连做个样子都懒得做了
sherimp-avatar

sherimp

[s:ac:哭笑]之前就在某贴吐槽了,所谓的开皇之治,并没比臭名昭著的西晋太康之治高哪里去

[s:ac:哭笑]杨坚还真的标准的北朝甚至北齐风格,天胡开局,结果自己拆自己台。[s:ac:哭笑]只不过网友忙着喷杨广和吹李二,无形中把杨坚吹高了。哦,还在泥潭见过皇汉吹杨坚2333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quote][pid=624511266,32652152,1]Reply[/pid] Post by [uid=39397110]qudongqi123[/uid] (2022-07-12 15:49):

前面回复了啊,隋朝顷刻而亡,跟杨广本人的性格关系重大
他这人顺风时大开大合,雄心壮志,逆风时躺倒等死,连做个样子都懒得做了[/quote]其实我觉得广神学李隆基闰去四川时直接宣布权利下放,可能隋朝都不会二世而亡,可惜广神直接摆烂
bigbird546-avatar

bigbird546

而且杨坚因为是篡位,给关陇门阀进行了相当的让利,导致隋朝一建国就成了明中后期那种情况,就是少数利益集团垄断了大部分田地和人口,剩下少数百姓承担了整个王朝的税负,所以隋朝和明末都是大规模农民起义,只不过明朝肥的是朱家王爷和江南望族,隋朝肥的是皇帝和关陇门阀,但是百姓都是穷鬼,所以拼命造反。而且还有河北门阀不服关陇门阀的问题在。

隋朝中央虽然因为有钱应该比大明还是能打点,但是杨坚和杨广两个人都太抠了,所以还是一造反就废了, 隋朝也真的是抠门把自己给抠死了,杨坚能篡位,是因为够抠门把自己抠成体量最大的,最后灭亡还是因为太抠门
AllThatTaz-avatar

AllThatTaz

然而隋朝制度上的缺失几乎锅都在杨坚身上。那种地域主义的歧视性政策几乎都是杨坚中晚期搞的。本质上还是那种不拿百姓当人的军阀思维。
而广神又在破车的基础上狠狠踩了油门[s:ac:哭笑]
Markovv-avatar

Markovv

隋乱最主要的原因是杨广三征高句丽全败,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老百姓为何逃荒,有一小部分是天灾水患这种,但大部分是不想去做夫役死在未来的第四次,第五次,第n次辽东战场上。

三次征伐高句丽的失败,杨广自己的威望骤降,亲自掌控的忠于他的心腹军队基本都倒在了辽东,连带损失了不计其数的战争物资和钱财,以及随行的民夫。当皇帝的,军队没了,钱没了,还玩个了j8呢;当百姓的,知道马上要轮到自己去辽东送死,还跟着你玩?跑呗……
strafebender-avatar

strafebender

[quote][pid=624511746,32652152,1]Reply[/pid] Post by [uid=62254765]HHB546[/uid] (2022-07-12 15:51):

其实我觉得广神学李隆基闰去四川时直接宣布权利下放,可能隋朝都不会二世而亡,可惜广神直接摆烂[/quote]雁门关之围,杨广吓得抱着小儿子哭泣,眼睛都哭肿了,就是个不经事的公子哥,也就是投胎能力好。
他没什么好评价的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quote][pid=624509298,32652152,1]Reply[/pid] Post by [uid=63898178]五郡六失震华夏[/uid] (2022-07-12 15:42):

大帝但凡在江都一咬牙挥军北上,至少有一半的机会安定天下.[/quote]没错,看之后童山之战的发展,瓦岗军主场作战还有粮饷优势,最后打个缺粮的宇文化及居然惨胜,说明广神手下这批关中骁果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H-U-N-G-R-Y-avatar

H-U-N-G-R-Y

[quote][pid=624511455,32652152,1]Reply[/pid] Post by [uid=63309409]tieyeilo[/uid] (2022-07-12 15:50):

[s:ac:哭笑]之前就在某贴吐槽了,所谓的开皇之治,并没比臭名昭著的西晋太康之治高哪里去

[s:ac:哭笑]杨坚还真的标准的北朝甚至北齐风格,天胡开局,结果自己拆自己台。[s:ac:哭笑]只不过网友忙着喷杨广和吹李二,无形中把杨坚吹高了。哦,还在泥潭见过皇汉吹杨坚2333[/quote][s:ac:哭笑]司马炎只是他的能力不足以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大坑,但是太康之治本身还是有一定含金量的,只不过统一之后就开摆了
而杨坚最大的问题是他本人的性格缺陷,刻薄寡恩,导致他的那些政策看着挺好,一个个都是流于形式,但搜刮民脂民膏倒是古今一绝
SpiderX6 YT-avatar

SpiderX6 YT

[quote][pid=624514312,32652152,1]Reply[/pid] Post by [uid=39397110]qudongqi123[/uid] (2022-07-12 16:01):

雁门关之围,杨广吓得抱着小儿子哭泣,眼睛都哭肿了,就是个不经事的公子哥,也就是投胎能力好。
他没什么好评价的[/quote]其实那时候的隋朝还没到亡国的地步,只要杨二振作起来,而不是躲在江都当鸵鸟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quote][pid=624525072,32652152,1]Reply[/pid] Post by [uid=26451593]呦西棒棒糖[/uid] (2022-07-12 16:44):

其实那时候的隋朝还没到亡国的地步,只要杨二振作起来,而不是躲在江都当鸵鸟[/quote]看广神在江都给关中兵找女人我就觉得,广神那是完全没打算回去,也没准备让关中兵回去,直接就地帮他们找新老婆了[s:ac:汗]
sherimp-avatar

sherimp

[quote][pid=624520859,32652152,1]Reply[/pid] Post by [uid=24151086]小五ロリ[/uid] (2022-07-12 16:27):

[s:ac:哭笑]司马炎只是他的能力不足以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大坑,但是太康之治本身还是有一定含金量的,只不过统一之后就开摆了
而杨坚最大的问题是他本人的性格缺陷,刻薄寡恩,导致他的那些政策看着挺好,一个个都是流于形式,但搜刮民脂民膏倒是古今一绝[/quote][s:ac:哭笑]随便打字可能有歧义,我是说 臭名昭著的西晋 的 太康之治

[s:ac:哭笑]在一般网友视角下,西晋啥都烂,你居然说有过大治时期????

[s:ac:哭笑]我觉得杨坚算本人性格问题+得国不正后遗症+没彻底跳出军事贵族治国那一套
sherimp-avatar

sherimp

[quote][pid=624520859,32652152,1]Reply[/pid] Post by [uid=24151086]小五ロリ[/uid] (2022-07-12 16:27):

[s:ac:哭笑]司马炎只是他的能力不足以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大坑,但是太康之治本身还是有一定含金量的,只不过统一之后就开摆了
而杨坚最大的问题是他本人的性格缺陷,刻薄寡恩,导致他的那些政策看着挺好,一个个都是流于形式,但搜刮民脂民膏倒是古今一绝[/quote]顺带,司马炎也确实有点....说好听点桓公之姿,难听点阿斗鸟样[s:ac:哭笑]如果有个有威望有能力的强力辅佐的话,司马炎可能会表现好一点
Blastta-avatar

Blastta

[quote][pid=624531403,32652152,1]Reply[/pid] Post by [uid=62254765]HHB546[/uid] (2022-07-12 17:11):

看广神在江都给关中兵找女人我就觉得,广神那是完全没打算回去,也没准备让关中兵回去,直接就地帮他们找新老婆了[s:ac:汗][/quote]骁果军的组织本身就很混乱,司马德戡是郎将,窦贤,元礼,赵元枢,马文举也是郎将,凭什么你的郎将大于我的郎将[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