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thewhen
2022-04-19T10:31:07+00:00
华为下场对问界是利好。
从华为来说不管是商誉维护还是人员工厂售后中心的迅速成型,入股控股官方挂标都比推倒重建更优势。
从小康方面来说比起一拍两散的受损把问界分拆独立跟着参股吃肉无疑也是利益最优解,退可以保证代工地位反正问界倒了基本也很难再立品牌多半沦为代工厂,进可以争取搞个类似荣耀的二级品牌,便宜点蹭蹭流量也很香。
买问界其实更应该担心大厂们忽然转性从了华为并大谈条件影响问界地位(最致命搞一堆华为智选并争夺线下渠道准入)。
华为强调不下场又纵容大嘴两个原因,第一需要唱红脸的来亮亮肌肉方便博弈(关乎问界硬实力,hi高阶自动驾驶有合作问界就不急,车机中控都想自己搞问界主打车机座舱),第二cbg需要养活(关乎问界保有量和售后华为参与程度),大嘴所谓的造车派更多还是cbg老大的屁股决定,真目标卖30万问界还是CBG卖30万我猜后者。
等大厂给的足够多的时候呢?零件技术销售渠道都给足面子建立足够依存度的时候呢?问界真的只是众多之一的时候那就真的是买小康赛力斯的车了。
最后现在看不用太担心,问界发展度不够大厂很难转向,等大厂转向的时候问界的发展不管从内功还是舆论对小康赛力斯肯定会有所提升,真成了众多里边的优等生自然也没什么可担心了
汽车产业是百年产业,管理者的所有的决策都是至少往前看十年的,不造车是因为华为瞄准的不是主机厂这点蛋糕。
至于一群人炒作的三年之期,过了马上下场造车的,看看就好。不理解的可以看看王军的采访,里面有提到三年之期。
很明显大嘴的方向才是对的,hi模式目前来说半死不活,还容易被合作方刷(北汽极狐),目前就剩一个阿维塔
hi模式和智选模式在车bu应该是两拨人搞得,大嘴说的30万应该是指智选模式30万
hi模式困难的原因还在于,在电车时代当供应商是非常困难的,竞争对手太多了
华为的品牌力优势不利用实在是浪费,自己造车才是正道
小康目前来看也是坐稳了代工厂的地位的,未来即便是华为自己造车,小康其实也不用担心,毕竟可以作为代工厂,aito这个品牌也可以作为华为造车的平替(核心零部件全是华为)
三年是文件有效期,过期了也不代表要造车。华为不会进军造车业,华为建厂当场吃屎[s:ac:闪光]谁敢跟我赌
[quote][pid=605955446,31636575,1]Reply[/pid] Post by [uid=61011721]xiaojz[/uid] (2022-04-25 19:00):
很明显大嘴的方向才是对的,hi模式目前来说半死不活,还容易被合作方刷(北汽极狐),目前就剩一个阿维塔
hi模式和智选模式在车bu应该是两拨人搞得,大嘴说的30万应该是指智选模式30万
hi模式困难的原因还在于,在电车时代当供应商是非常困难的,竞争对手太多了
华为的品牌力优势不利用实在是浪费,自己造车才是正道
小康目前来看也是坐稳了代工厂的地位的,未来即便是华为自己造车,小康其实也不用担心,毕竟可以作为代工厂,aito这个品牌也可以作为华为造车的平替(核心零部件全是华为)[/quote]u1s1,除了阿维塔还有和广汽合作的HI,不过可能是明年或者后年,极狐HI版,阿维塔,还有这款未知车型,连续三年分开发布也是给华为的自动驾驶还有配件打广告的,华为都没控股,卖的好坏收益也就那样
你说的这些其实只要问界这个车足够好,售后能得到保障其实都不是个事,作为问界车主我反而更期待华为的一套东西有更多的车厂去用这样华为技术快速迭代我10年后再买车那就太香了(问界在现在就已经很想香了,不是堆这么多料以及华为背书我是不会提前换车更不会花快30万买个小品牌)
我觉的华为未来还是会下场的,但是应该只会做高端市场50万以上,目的就是展现技术实力,这样也不会影响与其它车企的合作,毕竟50万以上的市场,国产没有品牌能真正的走量.aito定位应该类似现在的荣耀,不直接属于华为,还是和小康合资.
Reply to [pid=605972009,31636575,1]Reply[/pid] Post by [uid=1035802]密斯脱夜[/uid] (2022-04-25 20:19)你狠
[quote][pid=605955446,31636575,1]Reply[/pid] Post by [uid=61011721]xiaojz[/uid] (2022-04-25 19:00):
很明显大嘴的方向才是对的,hi模式目前来说半死不活,还容易被合作方刷(北汽极狐),目前就剩一个阿维塔
hi模式和智选模式在车bu应该是两拨人搞得,大嘴说的30万应该是指智选模式30万
hi模式困难的原因还在于,在电车时代当供应商是非常困难的,竞争对手太多了
华为的品牌力优势不利用实在是浪费,自己造车才是正道
小康目前来看也是坐稳了代工厂的地位的,未来即便是华为自己造车,小康其实也不用担心,毕竟可以作为代工厂,aito这个品牌也可以作为华为造车的平替(核心零部件全是华为)[/quote]自己造车? 强如比亚迪都是走收购的路子
其实我诚心想问下华为有什么其它厂商无法替代的技术优势么?遥远的自动驾驶?tbox?还是买车最重要的座舱(笑)?
[quote][pid=606023255,31636575,1]Reply[/pid] Post by [uid=43366706]IXTUS[/uid] (2022-04-26 00:54):
其实我诚心想问下华为有什么其它厂商无法替代的技术优势么?遥远的自动驾驶?tbox?还是买车最重要的座舱(笑)?[/quote]就光是传感器(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芯片+算法软硬件结合就已经没几个厂商了,如果再加上电机电控 车机芯片+系统接近独一无二了,就你发的理想能做到几个?
[quote][tid=31636575]Topic[/tid] Post by [uid=64044103]Drjkggjk[/uid] (2022-04-25 18:39):
华为下场对问界是利好。
从华为来说不管是商誉维护还是人员工厂售后中心的迅速成型,入股控股官方挂标都比推倒重建更优势。
从小康方面来说比起一拍两散的受损把问界分拆独立跟着参股吃肉无疑也是利益最优解,退可以保证代工地位反正问界倒了基本也很难再立品牌多半沦为代工厂,进可以争取搞个类似荣耀的二级品牌,便宜点蹭蹭流量也很香。
买问界其实更应该担心大厂们忽然转性从了华为并大谈条件影响问界地位(最致命搞一堆华为智选并争夺线下渠道准入)。
华为强调不下场又纵容大嘴两个原因,第一需要唱红脸的来亮亮肌肉方便博弈(关[/quote]大厂进智选,让大厂的4s店怎么办?
别说大厂了,只要大嘴还在CBG一天,北汽这种己经签过合同进华为店卖的,最多放在华为自营店卖(目前就北京的自营有极狐展车)
小康为什么能进智选,CBG几百人驻厂一年的结果[s:ac:喘]
[quote][pid=605955003,31636575,1]Reply[/pid] Post by [uid=63458750]工作室真好用[/uid] (2022-04-25 18:58):
汽车产业是百年产业,管理者的所有的决策都是至少往前看十年的,不造车是因为华为瞄准的不是主机厂这点蛋糕。
至于一群人炒作的三年之期,过了马上下场造车的,看看就好。不理解的可以看看王军的采访,里面有提到三年之期。[/quote]不要用老眼光看新事物,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哪个百年了?
华为恰恰没有核心零部件
核心技术永远是在国外厂家手里,电机技术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电池技术正在向外资扶持的厂商转移,发动机技术 底盘调教技术华为都没有
华为有什么呢 车机技术吗[s:ac:喷][s:ac:喷][s:ac:喷][s:ac:喷]
可能是我的错觉,每次讨论到华为造车这件事的时候,回复里就充满了各种互联网公司词汇。而在其他品牌上就看不到这种情况,包括那些所谓的互联网造车。这一点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魏小丽能做的,华为有哪个不能的?
软硬件加光电信号top1,魏小丽做做试试。
CBG是啥玩意??能不能打中文啊,你们这些人不打谜语要死啊??[s:ac:抓狂][s:ac:抓狂]
[quote][pid=606044341,31636575,1]Reply[/pid] Post by [uid=33734409]吐槽狂魔朱利安[/uid] (2022-04-26 07:28):
可能是我的错觉,每次讨论到华为造车这件事的时候,回复里就充满了各种互联网公司词汇。而在其他品牌上就看不到这种情况,包括那些所谓的互联网造车。这一点让我百思不得其解[/quote]时代变了,老哥。华为浅尝一下,数码粉也就来了。如果你承认电气化的汽车就是互联网造物,那么数码区的现在就是车区的未来。
Reply to [pid=606042221,31636575,1]Reply[/pid] Post by [uid=60112013]三三的微笑[/uid] (2022-04-26 06:57)
我说的汽车百年产业是决心做汽车这个行业的话目标是就奔着百年的长期目标去的,设置一个战略方向不可能随意动摇的,走一步看一部的短视放在汽车行业里就是搞笑
[quote][pid=606046147,31636575,1]Reply[/pid] Post by [uid=63458750]工作室真好用[/uid] (2022-04-26 07:45):
我说的汽车百年产业是决心做汽车这个行业的话目标是就奔着百年的长期目标去的,设置一个战略方向不可能随意动摇的,走一步看一部的短视放在汽车行业里就是搞笑[/quote]变化的时候谁都说不准,安卓崛起,诺基亚一步踏空,人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