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本来就不是给快速阅读准备的,古代的书太少了,越靠近现代文字密度就越大,水浒传肯定比尔雅好读
可能和选的文章有关吧?
文言文本身有一层门槛了,用文言文写的文章也会有大比重是比较玄虚的、翻译成白话文也不好理解。
就好比文言文的理学心学肯定比聊斋难读。
高中做语文卷子时候文言的人物传记和志怪故事不是都挺好玩的[s:ac:闪光]
只是因为你耳熟能详的都是名句,多少都听过,所以单句话读着顺。但是总不能整篇文言文都是名句吧。那肯定会碰上不好读的,生僻字多的,就容易卡住了。
熟练度低,就算你受了十二年的文言文培训那也不是你的常用语
[s:ac:汗]不然当年为什么推白话文,还不是因为文言文难懂,
[quote][pid=547053079,28354190,1]Reply[/pid] Post by [uid=62763803]毛哄哄[/uid] (2021-09-03 16:07):
搞起,古代是怎么交流的。民间讲白话,贵族说文言吗[/quote]生活讲白话,书面写文言。
我曾经看到过类似“语言和文字从同一条起跑线上出发,语言跑得比文字快多了”意思的说法。也就是说最早的时候,怎么说话就怎么写文章,越往后口语和书面的分别就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