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su
2020-11-29T01:22:04+00:00
前言:
去年我来这个公司入职之前给推了个国外客户A,一切都很顺利,客户A也顺利下了几百万的订单,货备好之后遇上了疫情,客户单方面取消出货,货就变成库存货(设计方案a)了。
我入职以后今年主要的工作职责是要扩大海外销售,并且想办法清理库存货。积压了快一年的库存,团队上下面临考核都很大的考核压力。
从年初入职,为了消耗方案a,我找了7家都可以用的客户来进行项目开发,分别把库存发样给客户去测试确认,其中大部分都认为性能达不到要求,略微低于及格线。
接着我就要求内部调整方案,在原性能基础上提高性能做了方案b(材料用多了点),重新送样给这几家客户,均判定合格。
于是我调整策略,计划日后订单发货方案b并混着点方案a,或者等原来客户重新下单,来消耗库存。
以上即是前言,感谢耐心。
近期这几个客户都开始谈新年度订单了,其中一个市场能量和影响力巨大的客户B先找我们谈,选用方案b,价格方面基本已经谈妥了,就等着下单了。
结果研发、生产看到清理库存的希望,集体向我施压说必须要用库存方案a替代方案b去进行销售,而且不能告诉客户,说是两个方案都在我司公差要求范围内,这么做没有问题。
于是我发问和团队回答:
1. 客户两个方案都测试过,方案a不合格,方案b合格,区别在于两个性能分别在公差上下限,批量生产的时候存在波动会更加突出这个性能的差距;
- 技术和生产认为两个方案都在公司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客户看不出来区别,即使客户发现了投诉要求退补货,只要客户签了规格书认可我司公差,我们就可以不承认。
2. 我们内部私自这么决定,客户不知情,销售是拒绝的,因为出了问题是销售顶在前面,以后名声臭了市场都不好开发;
- 不用告诉客户,哪怕我们不告诉你业务这一边,你也不会知道这个事情(原话)。以后出了问题团队来担责。
3. 既然存在分歧,那就走申请,由相关部门提出意见,赞成和不赞成的都签字确认。
- 我们是一个团队,出了问题是团队的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不需要写申请签字。希望业务跟团队步调一致,统一思想战线。
以上是我们的分歧,我作为一个直面市场的销售,行业内的熟人也很多,如果出了问题直接面对压力的是我,以后我去跑市场都不好跑。
而且涉及几百万的金额,做这种偷梁换柱,狸猫换太子的行为,我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内部的后勤部门只关心库存会对他们造成影响,但是在销售起步阶段,市场名声臭了对他们来说完全无所谓,出了问题他们一句“这个市场以后不做了”就可以了事。
而我个人在市场上名声就不好了,即使去了别的公司,以后只要还做这个行业这个市场就回避不了这个污点。
去年我来这个公司入职之前给推了个国外客户A,一切都很顺利,客户A也顺利下了几百万的订单,货备好之后遇上了疫情,客户单方面取消出货,货就变成库存货(设计方案a)了。
我入职以后今年主要的工作职责是要扩大海外销售,并且想办法清理库存货。积压了快一年的库存,团队上下面临考核都很大的考核压力。
从年初入职,为了消耗方案a,我找了7家都可以用的客户来进行项目开发,分别把库存发样给客户去测试确认,其中大部分都认为性能达不到要求,略微低于及格线。
接着我就要求内部调整方案,在原性能基础上提高性能做了方案b(材料用多了点),重新送样给这几家客户,均判定合格。
于是我调整策略,计划日后订单发货方案b并混着点方案a,或者等原来客户重新下单,来消耗库存。
以上即是前言,感谢耐心。
近期这几个客户都开始谈新年度订单了,其中一个市场能量和影响力巨大的客户B先找我们谈,选用方案b,价格方面基本已经谈妥了,就等着下单了。
结果研发、生产看到清理库存的希望,集体向我施压说必须要用库存方案a替代方案b去进行销售,而且不能告诉客户,说是两个方案都在我司公差要求范围内,这么做没有问题。
于是我发问和团队回答:
1. 客户两个方案都测试过,方案a不合格,方案b合格,区别在于两个性能分别在公差上下限,批量生产的时候存在波动会更加突出这个性能的差距;
- 技术和生产认为两个方案都在公司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客户看不出来区别,即使客户发现了投诉要求退补货,只要客户签了规格书认可我司公差,我们就可以不承认。
2. 我们内部私自这么决定,客户不知情,销售是拒绝的,因为出了问题是销售顶在前面,以后名声臭了市场都不好开发;
- 不用告诉客户,哪怕我们不告诉你业务这一边,你也不会知道这个事情(原话)。以后出了问题团队来担责。
3. 既然存在分歧,那就走申请,由相关部门提出意见,赞成和不赞成的都签字确认。
- 我们是一个团队,出了问题是团队的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不需要写申请签字。希望业务跟团队步调一致,统一思想战线。
以上是我们的分歧,我作为一个直面市场的销售,行业内的熟人也很多,如果出了问题直接面对压力的是我,以后我去跑市场都不好跑。
而且涉及几百万的金额,做这种偷梁换柱,狸猫换太子的行为,我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内部的后勤部门只关心库存会对他们造成影响,但是在销售起步阶段,市场名声臭了对他们来说完全无所谓,出了问题他们一句“这个市场以后不做了”就可以了事。
而我个人在市场上名声就不好了,即使去了别的公司,以后只要还做这个行业这个市场就回避不了这个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