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ski
2021-08-13T15:16:44+00:00
比如卡特尔和霍恩把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基本与文化无关、非言语的心智能力,如空间关系认知、反应速度、记忆力等)和晶体智力(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我拍脑袋一想,这不就是天赋和经验吗[s:ac:汗],至于玩这么花吗,类似的情况还挺多的,能说人话的地方就是要给人绕来绕去的列个偏僻名词加各种注释
你会发现很多学科分化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垃圾:
各种同样的东西获得不同的名字,嵌套名词组成听不懂的名词,各种看似有理但相互矛盾的抽象理论
尤其文史哲是重灾区
[quote][pid=541663514,28081206,1]Reply[/pid] Post by [uid=1699820]御人[/uid] (2021-08-15 23:31):
心理学是科学么?[/quote]我对心理学还是有点好感的,主要是以前高中的时候特喜欢看弗洛姆的书,科学不科学不知道,反正挺哲学,很多话丢现在来看也不过时,毕竟说的都是人性和衍生物
文科类的无奈之处
为了把概念从生活语境中提取出来特指一个特定环境下的对象就得靠专有名词建墙。
(日常用语中天赋,经验,能力等词根据语境有大量变化,会影响概念的叙述和研究时的使用)
恶心的是更多时候做专有名词不是为了做学术研究而是外行摆架子/学术共同体骗钱来把新手拒之门外,让人拜山头增加学习成本。话语权在学阀手里你根本没有探讨或者是释义权
这东西是翻译过来的,而且是需要跟“智力”这个概念关联起来,是对智力的一种分类。翻成天赋和经验,外人看的时候并不能马上联想到这是智力的分类。但是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可以。
本来就是基于智力的研究得出来的新概念,那自然沿着xx智力这个思路来命名。
[quote][pid=541663875,28081206,1]Reply[/pid] Post by [uid=60086700]天王寺裕吾[/uid] (2021-08-15 23:32):
文科类的无奈之处
为了把概念从生活语境中提取出来特指一个特定环境下的对象就得靠专有名词建墙。
(日常用语中天赋,经验,能力等词根据语境有大量变化,会影响概念的叙述和研究时的使用)
恶心的是更多时候做专有名词不是为了做学术研究而是外行摆架子/学术共同体骗钱来把新手拒之门外,让人拜山头增加学习成本。话语权在学阀手里你根本没有探讨或者是释义权[/quote]确实,这就让我一个门外汉凭兴趣找书看的人觉得很迷[s:ac:汗] 我以前看弗洛姆的一整套书下来都津津有味,现在看正儿八经的心理学书就整的一头雾水
上一个让我感到不适的词还是生态化反
心理学这种文理狭缝中的学科,真是一言难尽,说是按照科学方法论去做实验,但研究对象过于复杂,结论难以置信
虽然也看心理学的书,但确实对那些理论不感兴趣,实在是记不住,而且很难说能帮助现实生活
我看心理学书籍,还是带有目的的取一部分能用的结论去看,而且我觉得光看心理学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景
很多概念是汉化翻译的,现在不同学科不同流派的理解不一样所以翻译也不一样,所以有些概念性的东西还是直接看英文原文理解更简单一点
[quote][pid=541667174,28081206,1]Reply[/pid] Post by [uid=39663647]zcinbj[/uid] (2021-08-15 23:48):
很多概念是汉化翻译的,现在不同学科不同流派的理解不一样所以翻译也不一样,所以有些概念性的东西还是直接看英文原文理解更简单一点[/quote]英文原文就是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和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我最绷不住的就是这他娘的是直译[s:ac:哭笑]
趣味科普可以随意使用通俗词语,而科学研究就是要靠尽可能明晰词义的专有名词来构造新的范式。
你为何不要求数学家把那些“一致收敛”、“严格增函数”和“同构映射”用所谓的“人话”来说呢?
[quote][pid=541671270,28081206,1]Reply[/pid] Post by [uid=42521845]tancarbon[/uid] (2021-08-16 00:08):
趣味科普可以随意使用通俗词语,而科学研究就是要靠尽可能明晰词义的专有名词来构造新的范式。
你为何不要求数学家把那些“一致收敛”、“严格增函数”和“同构映射”用所谓的“人话”来说呢?[/quote]我还真觉得这两者不一样,数学名词的载体是数,是一种分析世界的运算形式,这种运算形式的起名天然带有权威性和严谨性,而且即使名字拗口点也没关系,因为你是先学习这个名词背后的工具,再去接受这个名词,本身就带有很高的门槛
心理学名词的载体是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和已经存在的心理现象,取名就应该通俗化或者说接地气,让人看一眼就能联想到其代表的含义,不要刻意去增加门槛。因为你既然研究的是人民群众,就不应该脱离人民群众[s:ac:汗]
我翻了翻以前看弗洛姆的时候,他写的书就压根没有硬造门槛——
比如:“如果要用一个更讲究的词来代替“乐趣”或“玩得痛快”,我们也许可以说,快乐的概念最多相当于愉悦的概念。如果将我们关于消费问题的讨论考虑进去,我们可以更精确地给这一概念下定义:快乐就是无节制地消费、按电钮的权力以及懒散所带来的愉悦感。”
我看着就很舒服,而且比较认同[s:ac:冷]
有的时候是无奈,搞研究和交流是需要廓清一个场域,明晰一些概念的。天赋和经验是日常用语,实际上我们日常使用某某人很有天赋时,大部分是在描述这个人后天获取的晶体智力,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他学习的过程而已然后就在逼逼这人是天才,好有天赋啊等等;而我们在说到经验时往往是指这个人经历过具体的事情才会说有经验,而对学习获得的晶体智能不会表述为经验。日常语言这种含糊性和多义性本身就需谨慎对待。而且晶体智力是要表达把杂多感觉材料压缩并且结构化然后存储起来这个过程中,所以才会用晶体这个词来命名。
当然,很多时候就是装逼,学术共同体是要建设门槛和吃饭的,有些时候确实挺恶心的。心理学这种带有附庸性质,软弱无力的学科更是槽点满满,作为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也觉得很无奈。
另外,我看到你提到弗洛姆,这位不是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你可以认为他是哲学家或者社会学家。现代心理学是不太承认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的,起码我上学那会儿是这样。当然精神分析学派自己更看不上心理学,人家自己定位是哲学家。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自己的词和概念很正常
语文有“意用动法”
数学有“象限”
美术有“布白”
[quote][pid=541674783,28081206,1]Reply[/pid] Post by [uid=20421747]darkhein[/uid] (2021-08-16 00:26):
有的时候是无奈,搞研究和交流是需要廓清一个场域,明晰一些概念的。天赋和经验是日常用语,实际上我们日常使用某某人很有天赋时,大部分是在描述这个人后天获取的晶体智力,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他学习的过程而已然后就在逼逼这人是天才,好有天赋啊等等;而我们在说到经验时往往是指这个人经历过具体的事情才会说有经验,而对学习获得的晶体智能不会表述为经验。日常语言这种含糊性和多义性本身就需谨慎对待。而且晶体智力是要表达把杂多感觉材料压缩并且结构化然后存储起来这个过程中,所以才会用晶体这个词来命名。
当然,很多时候就[/quote]这就是我一个门外汉的局限性了,麻了[s:ac:哭笑]
但我真挺喜欢他写的书的,他写的书国内能买到的我都买完看完了[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16/ekQ31b4-7zeK1yT3cSlc-sg.jpg.medium.jpg[/img]
这种东西有一部分就像黑话,跟大伙泥潭开座谈会的群众智慧没啥不同,但过于直接的写出来不符合学术伦理(比如好几年前北大那篇社会学论文)
还有一部分是为了严谨,跟楼上老哥说的差不多
人家是从化学角度来讲
天赋表达不准确,有些天赋是熏陶出来的,比如钢琴天赋,语言天赋,这些都和练习有一定关系,需要练习以后才能确定有没有 和流体智力 非言语相关的肯定不是一回事。
经验也不足以表达晶体智力,比如我刚毕业的大学生,有方法论,可以办好事,这时候他已经有了晶体智力,当时往往也能被人评价为没有经验。经验必需要实际操作就有,而晶体智力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解决问题。
尤其是你处在一些开创性的领域的时候(比如发明相对论?),你解决问题靠的肯定也不是经验,但是你任然有可能做得很好,这时候就没法用经验去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