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NA
2020-11-23T06:24:13+00:00
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小学课本已经念xie了。虽然我会告诉孩子这个字在这里念xia,但是考试如果有注音你还得写xie。我估计老师为了避免学生搞混,也不会再教这个xia的的读音
而骑,更是废除了ji这个读音。
等等……类似例子还有很多
我想如果孩子问起“叶韵是啥意思?既然有叶韵这一说,为什么古人有些诗词明明不押韵,还流传这么广?”我咋解释。
虽然汉字古时候的读法有多种,但类似诗词这样的读音我认为不该改变。这种改革有点像拍脑袋的做法。
回看端午节。中国一直不重视传统节日,直到人家棒子要申请专利,中国才开始慌了。真是可笑
汉朝人就读不顺春秋战国的东西了
别操那心,我中国说这个汉字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们不是文化的奴才
淘汰呗。
真有兴趣自然会去了解了。
剩下的更不上时代自然就丢下了。
搬家还有带走和不要的。
几千年下来又不是所有东西都得带到未来。
[s:a2:不明觉厉]
不至于,只要汉字和汉语还在使用,演变总不至于快到那种程度。
[quote][tid=24394120]Topic[/tid] Post by [uid=60650084]wenii2002[/uid] (2020-11-29 14:29):
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小学课本已经念xie了。虽然我会告诉孩子这个字在这里念xia,但是考试如果有注音你还得写xie。我估计老师为了避免学生搞混,也不会再教这个xia的的读音
而骑,更是废除了ji这个读音。
等等……类似例子还有很多
我想如果孩子问起“叶韵是啥意思?既然有叶韵这一说,为什么古人有些诗词明明不押韵,还流传这么广?”我咋解释。
虽然汉字古时候的读法有多种,但类似诗词这样的读音我认为不该改变。这种改革有点像拍脑袋的做法。
回看端午节。中国一直不重视传统节日,直到人家棒子要申请[/quote]说起这个“斜”,我小时候也是教的读xia,因为我这边方言里“斜”这个字文读的话倒是的确是这样发音的,所以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是后来我就有个疑惑,是古诗所有这个字都应该读xia呢,还是单就这句里要这样读?比如斜风细雨不须归,是不是也应该读xia?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宁也要“修腰”(收妖)?
玩玩轩辕剑7,看看有多别扭
只是改韵脚的话为什么其他字不改古音?我们批判朱熹的叶音说,为什么自己去搞叶音说?如果不是语言专业的,希望读一读唐作藩先生的《学点音韵学》,是一本小册子,基本没有阅读门槛。
种子还在,只要没全面拉丁化,以后等环境合适了之后还是能发芽的
语言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交流,而不是迂腐守旧,建议你好好看看现代汉语[s:ac:茶]
你都知道叶韵两个字还不知道叶韵是错误做法?[s:ac:呆]
叶音本来就是错误的,远上寒山石径斜一句话七个字,远上寒山石径这六个字的音全部都变了,为了压这六个字的韵强行把斜这个字生造一个xia的音出来,这种行为毫无意义
天天看泥潭讲这个,
还以为泥潭人均韵学大师,韵书烂熟于胸,拟古音脱口而出呢。
弄了半天是觉得不去弄点多音字,就有国将不国的使命感啊。
语言改革是惠及大众的,传承自然有古汉语专业的人去研究。
术业有专攻,日常生活用不上就留着学者去做
他们不停研究就能有保持文化历史的作用
[quote][pid=472175453,24394120,1]Reply[/pid] Post by [uid=10649779]geminisylph[/uid] (2020-11-29 14:36):
说起这个“斜”,我小时候也是教的读xia,因为我这边方言里“斜”这个字文读的话倒是的确是这样发音的,所以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是后来我就有个疑惑,是古诗所有这个字都应该......[/quote]叶音这个东西是这么个原理,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话按照唐朝的读音是押韵的,过了几百年每个字的读音都变了,就把不押韵的字生造一个读音出来,斜风细雨一直押韵那就不用改
这种东西都有专门的学者去研究的吧,平常人用不到就用不到呗[s:ac: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