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分析几段《大决战-淮海战役》的文戏

2fingertouch-avatar

2fingertouch

2021-10-05T16:18:38+00:00

这几天国庆趁着有空,把《淮海战役》看了,想说点什么

首先 我觉得,淮海战役的武戏,也就是战争戏,受制于工业水平,拍的很一般。当然这个一般是拿《拯救大兵》《野战排》比较。但是影片整体做的很出色,因为他的文戏拍的太好了。
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大的特色,就是拍出了“为什么共军能赢”“为什么国军会输”,换句话说,这部电影拍好了战争之外的东西,为影片赋予了厚重的底色。

有一场戏,布雷做客蒋家被逐客,影片一开始的站位是这样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10/-cckxQ8jsg-b5o6K20T3cSsg-c6.jpg.medium.jpg[/img]

导演事先做了预热,蒋的坐姿放松,居于近景,掌控全局,布雷在远处相对渺小,身子前倾,非常拘谨。蒋为了放松氛围,说你可以抽烟。然而布雷拿起了烟并没有抽,观众的注意力被完全提起了。

之后,摄像机做了一个越轨,从布雷后脑勺的左侧越到了右侧,两人的位置关系也对调了,暗示布雷企图越职冒犯蒋,之后的对话会非常凶险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11/-cckxQ8jsg-59a9K2cT3cSsg-c5.jpg.medium.jpg[/img]

布雷果真如此,他希望动四大家族的利益,引得蒋趴桌大怒。镜头一改稳健的风格,迅速在蒋的手特写、蒋怒色的脸、布雷惊慌的脸上快切,将紧张的气氛推到顶点。

随后镜头重归平稳,蒋也收起怒气,下了逐客令,此时的蒋站了起来,他已经完全压制了对方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11/-cckxQobnr-2me5K2bT3cSsg-c7.jpg.medium.jpg[/img]

蒋随后便走了,此时两人的位置关系从新回到了一开始的蒋左雷右,说明这场对话回到开始,一无所获。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11/-cckxQo8wp-13cfK1zT3cSsg-c6.jpg.medium.jpg[/img]

蒋走进卧室,里面居然还有个宋美龄。宋在近景读书,根本没看蒋,表明她是主导地位,倒出了问题的实质:蒋的身后是搞买办统治的美国啊,烂透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11/-cckxQdb0z-97ezK2kT3cSsg-c6.jpg[/img]

布雷想说些什么,但空旷的布局和身后的空间在催促他离开,也表明了人物内心的失落无助。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11/-cckxQobop-8k4hK28T3cSsg-c4.jpg.medium.jpg[/img]
eco-avatar

eco

所以说长津湖欠火候啊,拍不出为什么要打,为什么要牺牲,也不能表现人民的主体性。展现大局观不是安排几个大人物走过过场就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