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物和做菜的一些冷知识

Pemba-avatar

Pemba

2021-06-03T17:28:26+00:00

1.醋(乙酸)和酒(乙醇)加在一起会产生芳香的乙酸乙酯,所以烧鱼的时候把两者加在一起就特别美味
2.鱼香肉丝里只有鱼香没有鱼,所谓鱼香相传是说以前腌制泡辣椒时会放小鱼同腌,所以有鱼香,还有种说法是鱼香的料汁类似鱼肉的鲜美味,总之,没有鱼
3.日本豆腐并非大豆制品,原料是鸡蛋,里面没有一点豆类含量,当然,内脂豆腐又是另一种东西
4.蜂蜜泡热水会变味
5.菠萝包面包中是不含菠萝的,是特么长得像菠萝
6.黄喉是猪或牛等动物大动脉血管的统称,不是喉咙
7.牛有4个胃,毛肚是重瓣胃,横切后称为牛百叶,网胃是金钱肚
8.不含蔗糖≠无糖,点名批评元气森林的乳茶,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浆、糊精都是糖
9.生抽是生产中头道出的酱油所以最鲜,老抽是生抽再发酵晒制所以颜色更深味道更重,所以生抽调味提鲜,老抽增亮上色
海鲜/菌菇/奇奇怪怪酱油是里面掺杂多添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剂多为干贝鱼虾蟹提取物等等。鱼露是鱼虾做原料,经腌渍、发酵而制成,鲜咸甜味(还有点腥)(修改:鱼露起源于中国,世界各地都有)
味极鲜就是加入更多的鸡精味精的生抽,酱油鲜不鲜直接看瓶子的氨基酸态氮0.4-1.3g/100ml,越高越鲜,一般味极鲜都会非常高(因为味精添加更多)
10.葡萄酒瓶身上标注的年份是指葡萄采摘的年份而不是装瓶的年份

6/4更新
11.米饭想要保鲜且加热后依然松软可口,放冷冻比冷藏更好,不信你可以试试
12.大部分廉价的果味月饼都是冬瓜馅,成本更低且更易储存,冬瓜+香精几乎可以模拟任何果馅
13.热带水果如香蕉火龙果等以容易坏的,请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腐烂的速度会显著降低,因为热带水果脱离树枝后会放乙烯之类的生长素来自我催熟,通风后聚集减少
反过来说,如果买来的水果不熟,请把热带水果放在箱子里加速熟成
14.白巧克力实际上不是巧克力

6/5更新
15.草莓和柠檬你觉得那个含糖量更高?柠檬的含糖量几乎是正常草莓的2倍,但是因为酸味不会让人觉得它的糖量
16.海盐岩盐湖盐茶盐各种奇葩盐基本都是智商税,成分几乎没什么区别,只是开采方式不一样,当然,加碘盐和正常盐确实有区别
17.我们吃的绿芥末,日本芥末,就是各种管里挤出来的那种都不是真正的芥末,而是辣根制作的,所谓的芥末是热狗的那种,由芥末籽研磨后是黄褐色的,辣根虽不是芥末但是味道和山葵很像,真正的“芥末”是由山葵研磨出来的
18.橘子的维生素c其实不算多,甜椒(灯笼椒)的维生素C含量都是橘子的2倍还要多,西蓝花也差不多1.5倍左右
19.近几年牛奶开始流行巴氏奶,低温消毒奶等鲜牛奶,风味口感确实要比高温消毒奶要好很多,但实际上营养和高温消毒奶其实是差不多的。另外如果想自制糕点推荐用巴氏奶,炼奶油使用生牛乳
20.市面上的耗油大多数是没有生蚝的,基本都是淀粉+色素+味精勾兑酱油制作的,最好的不过加入生蚝提取物,因为真正的耗油制作十分昂贵且困难

暂时先更新这么多,有时间继续编辑更新,有错误请指出,我这些也是平常闲暇查询或者总结的个人经验
光熱斗真可愛-avatar

光熱斗真可愛

这些是常识


KaiOnisan350-avatar

KaiOnisan350

日本豆腐这个第一次听说
OMGitsxTacos-avatar

OMGitsxTacos

鱼露这东西不是中国传出去的,怎么成东南亚的玩意了?
fade0f-avatar

fade0f

有鱼版的鱼香,是用豆瓣酱和鱼同腌,现在虽然不多见,但还没绝迹
Flipp-avatar

Flipp

[quote][pid=521500554,27042299,1]Reply[/pid] Post by [uid=62077375]luke4368[/uid] (2021-06-04 01:44):

鱼露这东西不是中国传出去的,怎么成东南亚的玩意了?[/quote]意大利也有鱼露[s:ac:茶]是罗马共和国那时候就有的调味品
鱼露应该属于温暖的沿海一代都有的东西
Richie-avatar

Richie

[quote][pid=521499344,27042299,1]Reply[/pid] Post by [uid=61568900]哦洗给欧洗给[/uid] (2021-06-04 01:32):

这些是常识


。[/quote]第九项有问题,老抽现在酿造酱油兑焦糖色和味精居多,二次发酵的少了吧
….-avatar

….

加一个,番茄酱ketchup来源于福建那一带的沙茶酱还是啥,然后美帝人民用番茄代替了里面的鱼。。。。
Octoan-avatar

Octoan

蜜瓜包叫菠萝包是历史原因,不过国内部分地区的菠萝包里是真的有菠萝粒的
Inclucy-avatar

Inclucy

Reply to [pid=521669982,27042299,1]Reply[/pid] Post by [uid=62450622]七花八烈[/uid] (2021-06-04 16:58)一知半解还是不要乱说了
….-avatar

….

[quote][pid=521676992,27042299,1]Reply[/pid] Post by [uid=40518462]浓诡HC[/uid] (2021-06-04 17:22):
一知半解还是不要乱说了[/quote]哦豁您来斧正我一下呢
Inclucy-avatar

Inclucy

鱼露起源在中国,世界上最好的鱼露在潮汕出产,在当地叫初汤,并不是什么东南亚风味。
是中国人把它传到世界的。
Inclucy-avatar

Inclucy

Reply to [pid=521677361,27042299,1]Reply[/pid] Post by [uid=62450622]七花八烈[/uid] (2021-06-04 17:24)《食物语言学》一书中,作者认为ketchup的原意,就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鱼露,tchup就是闽南语系中“汁”的发音,而ke则是闽南语中“腌鱼”的意思。我自己试着读了下,感觉ke-tchup的发音,确实与潮汕话里的“鱼汁”发音非常接近,而潮汕话又属于闽南语系中的一个分支,因此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而这种名为ketchup的鱼露,从福建泉州被带到了东南亚之后,又接着被英国人贩卖到了欧洲腹地,并且成了昂贵的调味品。在之后的四百多年里,鱼露不断被模仿,并慢慢演变,从最初改用鱼与蘑菇共同发酵,到后来不再使用鱼,直接用英国蘑菇发酵,甚至还有加入核桃的配方。鱼露这一中式调味料,踏上欧洲之后,在被仿造的路上越走越远,演变出了许许多多的不同配方的ke-tchup。到了19世纪南美的番茄传入欧洲,番茄也被加入到了配方之中,最初的番茄酱做法中就加入了凤尾鱼,也可以从这里看出番茄酱与鱼露的渊源。19世纪中后期,凤尾鱼就不再出现在番茄酱的制作菜谱中了。番茄酱成为了所有仿造ketchup中最受欢迎的配方,再后来,番茄酱又传入美国,并加入了更多的糖,之后又出口到了香港及世界各地,一路不断地演变。而作为番茄酱巨头的亨氏,也一直保持使用“ketchup”这个词,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番茄酱,仍写着“tomato ketchup”。
𝙨𝙘𝙧𝙪𝙗-avatar

𝙨𝙘𝙧𝙪𝙗

鱼香肉丝是用做鱼的佐料炒的所以叫鱼香味吧
….-avatar

….

[quote][pid=521680324,27042299,1]Reply[/pid] Post by [uid=40518462]浓诡HC[/uid] (2021-06-04 17:34):
《食物语言学》一书中,作者认为ketchup的原意,就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鱼露,tchup就是闽南语系中“汁”的发音,而ke则是闽南语中“腌鱼”的意思。我自己试着读了下,感觉ke-tchup的发音,确实......[/quote]鱼露和沙茶酱是我搞错了,也的确不是美帝搞的

那番茄代替了鱼我没说错啊
Pemba-avatar

Pemba

Reply to [pid=521670778,27042299,1]Reply[/pid] Post by [uid=33414050]魂摇[/uid] (2021-06-04 17:00)
但是老婆饼没有老婆
infamous-avatar

infamous

牛的四个胃到底是哪四个
rizzdolf-avatar

rizzdolf

还是谢谢楼主的普及知识吧。。。楼上怎么都是挑刺儿的。。。
jonowong-avatar

jonowong

涨知识了,黄喉原来是这样的
LostTrap-avatar

LostTrap

想要米饭更加松软可口,盛饭的时候要用两把饭铲[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