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ll Me Out
2025-08-28T02:41:45+00:00
之前在别人帖子下面聊过很多次,具体可以看下面帖子的传送门,或者发言记录。
[url]https://ngabbs.com/read.php?tid=44721790[/url]
鉴于最近长飞表现越来越强,吸引了很多新人。大家的困惑都很多。我自己水平有限,只能抛出几个问题,作为一个思路链。有兴趣的,只要肯动手,能在长飞雪球社区里找到所有对应问题的解析。对于那些完全只想要操作意见&神秘代码的,只能是抱歉了。
对于长飞,很多新来的有非常多的疑问,看业绩的会觉得财报非常一般,看行业的研究完传统业务会本能的代入类似光伏等行业的内卷无力感(而且传统业务是全球内卷),看前瞻产品的会觉得似乎有点遥远。所以即使大涨心里也没底。所以不妨想想下列问题
1、目前在AH上市的长飞主体,过去和现在的核心产品是什么,预期短期内放量的产品是什么,未来的拳头产品又是什么?
2、短期内、未来的时间节点,或者说代表节点的[关键性事件],怎么去分析、定义和确定?
3、[长飞系]的行业布局,是否只局限在AH上市的长飞主体?若否,长飞系都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
4、过去几年长飞系在业务端&资本端,[分别]做了什么?
5、近期内的逐渐放量产品&中长期的拳头产品,该以什么价格基准去按计算器?
6、通信与半导体行业,这两年都在做什么?未来的方向是什么?长飞的短期内放量产品&中长期拳头产品与产业方向的匹配度如何?
7、短期放量产品&中长期拳头产品的市场究竟在哪里?这些产品该怎么定义,仅仅是[国产替代]还是[全球硬通货]?
所有问题不是线性关系,彼此之间存在互相关联性。辩证看待分析。
!-Aya-! Of The Well Skate
支持大佬 我也是在那个观测贴中发现长飞,然后去雪球学习,深信长飞的产品代表未来,跟现在的ai,数据中心等深度融合才买入的。个人感觉现在他的产品就是成本高,跟几年前的光伏那时候有类似,等规模上来成本下来后应用原来越多,不知道理解对不对。
[quote][pid=837823106,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400466]izwy007[/uid] (2025-08-28 10:50):
支持大佬 我也是在那个观测贴中发现长飞,然后去雪球学习,深信长飞的产品代表未来,跟现在的ai,数据中心等深度融合才买入的。个人感觉现在他的产品就是成本高,跟几年前的光伏那时候有类似,等规模上来成本下来后应用原来越多,不知道理解对不对。[/quote]那你需要再去多方了解并且辩证思考一下问题7
!-Aya-! Of The Well Skate
[quote][pid=837824563,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65503639]知之哟丶[/uid] (2025-08-28 10:57):
那你需要再去多方了解并且辩证思考一下问题7[/quote]目前全球唯二的,国内其他都还在研究,有的刚建实验室,长期拳头产品还请多指点
[quote][pid=837825601,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400466]izwy007[/uid] (2025-08-28 11:03):
昨天中询的信息也谈到数据链接的延时问题,这个也是领先[/quote]空芯核心的点就在于时延,甚至能量损耗的大幅度降低都可以成为附赠品。而nv力推的方案也好,还是微软自己推的方案也罢,如果抛开表面去思考核心,会很轻易得出一个结论:极低的时延是这些方案可以运行的基础前提,否则并不能达到nv畅想的所谓空间概念下的跨域服务器整体运算的思路
!-Aya-! Of The Well Skate
[quote][pid=837827723,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65503639]知之哟丶[/uid] (2025-08-28 11:13):
空芯核心的点就在于时延,甚至能量损耗的大幅度降低都可以成为附赠品。而nv力推的方案也好,还是微软自己推的方案也罢,如果抛开表面去思考核心,会很轻易得出一个结论:极低的时延是这些方案可以运行的基础前提,否则并不能达到nv畅想的所谓空间概念下的跨域服务器整体运算的思路[/quote]那nv为什么要搞跨空间链接了,不能在一个地方搞个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吗[s:ac:瞎]
[quote][pid=837830047,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400466]izwy007[/uid] (2025-08-28 11:24):
那nv为什么要搞跨空间链接了,不能在一个地方搞个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吗[s:ac:瞎][/quote]产业集群是任何产业必定的发展路径。英伟达应该是打算用这个方式,突破数据中心的物理极限。如果这些技术被彻底验证的话,无论中美,都将打造一个统一的计算资源网络,让算力像电力那样触手可及。
!-Aya-! Of The Well Skate
[quote][pid=837827723,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65503639]知之哟丶[/uid] (2025-08-28 11:13):
空芯核心的点就在于时延,甚至能量损耗的大幅度降低都可以成为附赠品。而nv力推的方案也好,还是微软自己推的方案也罢,如果抛开表面去思考核心,会很轻易得出一个结论:极低的时延是这些方案可以运行的基础前提,否则并不能达到nv畅想的所谓空间概念下的跨域服务器整体运算的思路[/quote]我原来在雪球关注了大佬
!-Aya-! Of The Well Skate
[quote][pid=837831544,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66885133]坚持反帝反战[/uid] (2025-08-28 11:31):
产业集群是任何产业必定的发展路径。英伟达应该是打算用这个方式,突破数据中心的物理极限。如果这些技术被彻底验证的话,无论中美,都将打造一个统一的计算资源网络,让算力像电力那样触手可及。[/quote]原来如此,以后东数西算更能发挥地区优势?
[quote][pid=837831544,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66885133]坚持反帝反战[/uid] (2025-08-28 11:31):
产业集群是任何产业必定的发展路径。英伟达应该是打算用这个方式,突破数据中心的物理极限。如果这些技术被彻底验证的话,无论中美,都将打造一个统一的计算资源网络,让算力像电力那样触手可及。[/quote]基本正解。单机柜、组甚至算力中心,目前第次触及物理上限。到达后扩大中心占地规模是一种方案,但是这个方案的上限也是肉眼可见的。并且已建成的中心要扩建,涉及的土地资源问题又是附带的困扰。所以nv的方案可以看做一步到位,直接建设空间概念下的一体运算,而不是物理概念下的。举个例子,假设腾讯在深圳有一个算力中心,可以通过这种方案,与广州或者佛山的算力中心相连接,形成一个空间概念下的整体。而不是要考虑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深圳算力楼旁边想办法新建大楼。可能等建好物理意义上的上限又触达到了极限。另外该方案的完全体设想,基本上是把算力竞赛带到了真正的国家行为体统筹的高度
[quote][pid=837832678,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400466]izwy007[/uid] (2025-08-28 11:36):
原来如此,以后东数西算更能发挥地区优势?[/quote]长期看有效,短期内成本因素很难解决。但是仍然利好,因为可以形成西部地区之间的一体化运算,然后普缆作为桥接东西两地之间的数据传输而非计算桥梁。
[quote][pid=837830102,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37668401]诗人的漫步[/uid] (2025-08-28 11:24):
长飞看到多少啊[/quote]不回答任何点位问题
Reply to [pid=837834647,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65503639]知之哟丶[/uid] (2025-08-28 11:46)
严谨点好,要不容易被狗追着咬[s:ac:汗]
当时你选h长飞的时候,是因为溢价率高么?现在溢价率低一些了,还是选h进会好些么?
一句话概括长飞就是一年前的新易盛/中际
其实和现在的液冷差不多,不过确定性方面是比液冷强
[quote][pid=837837456,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12506219]nomiplaywow[/uid] (2025-08-28 12:00):
严谨点好,要不容易被狗追着咬[s:ac:汗]
当时你选h长飞的时候,是因为溢价率高么?现在溢价率低一些了,还是选h进会好些么?[/quote]反了吧,是折价率高。h没溢价。之前选h有两块,一块是即使新业务不放量,传统业务叠加光铜布局,估值修复时也会靠向a,这块的决定性因子是折价率;另外一个就是长飞h和a在外资股东减持h前,ah定价权是两波人,所以出了外资减持预期后,内资有望重新拿回h定价权,是其二。
[quote][pid=837841941,44949951,1]Reply[/pid] Post by [uid=64377543]a4973[/uid] (2025-08-28 12:27):
大佬是雪球那个同一个人吗[/quote]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