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件事情是事实,那么我们不认为它是歧视。问题就在于这个是不是事实[s:ac:哭笑]
想当然空口一说属于刻板偏见,假如有未被证伪的理论数据做支撑就不是。
光说确实算,要有证据支持
身边统计学来看女性确实比较容易一根筋不听劝
拿出分量足够的数据和文献就不算
然而情绪化程度、理智程度这些东西本就不易量化,更不好去统计、去实验了
而且谁要是开这么个实验,光这事本身估计就得被喷个三天三夜 [s:ac:哭笑]
当你无法证明一件事对还是不对时,不去妄加评判才是上选
女性比男性更情绪化×
女性比男性情感细腻?
主要还是看你怎么表达,就像你说人家长得丑是侮辱,但可以说人家长得与众不同,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你这是不会说话[s:a2:鬼脸]女性相对来说更加感性,富有同理心,共情能力强,更不愿意被规矩和流程束缚
我不是这方面专业的 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提一嘴
如果我们认为情绪化是不好的 就算从统计上来讲女性比男性更情绪化 但如果男女情绪化差异不是由性别本身决定的 而是其他环境因素影响并且可以被改变 就依然是一种结构上的不公平
其实很多时候女人并不是*无法*理性,只是*不想*理性罢了
她们也*能够*理性,但*不去*理性可以占据更大的优势,这是社会环境的选择
其实吧可以观察一下中老年男女
你就知道这个还是跟受教育关系比较大
还有家庭氛围,父母是不是就是说不通的人
说话只有大家长模式,沟通全部以自己为准
那么孩子为了有声音也只能选择不讲理
最后孩子的沟通方式也会普遍以杠,不讲理为主
老一辈受教育程度不行,有时候大爷比大妈还难说理
另外就是刻板印象助长了这种惯性
有一部分男的真就觉得不该跟女的讲道理,讲道理的是傻子
他们真的会让着自己女友,属于还没尝试反抗就认输了
还有一部分女的真的觉得女的这样就没问题
双标的明明白白但一点意识都没
反正所谓不讲道理/无理取闹/杠精
本质都是俩人内耗
谁爱内耗就内耗去呗
外人管不着
不对,纠正一个错误,这里的关键不是对女性歧视,而是对情绪化或者是感性思维是否歧视。
实属典型的偷换概念,扣帽子,挑口水。
举例,前段时间看过一视频,雪崩来了,父亲撒丫子就跑,母亲抱住孩子。
那要看你怎么定义情绪化和不理智了
喝醉酒打人,路怒症下车打架,甚至游戏打输了公屏骂人私信追着骂,这些算吗
不是歧视,反而是科学
可以搜一下科普视频,关于让人更容易陷入情绪的某种化学物质,不记得叫什么了,女性产生的就是比男性多,同时男性有蛋蛋分泌的另一种物质来遏制这个东西,证据充分,研究严谨,不需要用身边统计学来发言,也不需要引战
这句话本身是一种客观现实也好,主观观点也好,对也好错也好,不构成歧视。但如果你不基于事实就想把这一类结论直接用在某个具体的人(女性/男性/xx后/x国人/黑人/msl)身上,就是歧视。
这讨论有啥意义?我这回复只是为了说给能看见收手的智者,省的也就是几分流量费吧,但是交给lz我觉得已经yu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