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fat2carry
2020-09-30T14:00:43+00:00
知乎看到类似的问题,发现覆汉和绍宋作者亲自回答了。
答案如下:
答主:公孙珣
(再强调一遍,这回答是绍宋作者在知乎亲自回的,别看成我说的了)
我说几个历史细节:
韩世忠曾在后方某次平叛后试图屠城,是后来监斩岳云的杨存中给劝止了。
韩世忠部下曾经在建炎初年哗变,杀了御史,引来了南宋四名臣之一的赵鼎严厉弹劾。
岳飞与河北八字军统帅王彦有私人矛盾,双方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程度,而王彦一辈子都在抗金,为国家鞠躬尽瘁。
岳飞曾经弹劾初期抗战派领袖李纲,引来罢官。
另一个前期为国捐躯的名将李彦仙也曾因为弹劾李纲被通缉。
前期主战派两位大佬,李纲与宗泽其实政见严重不合,正是这种不合,导致了李纲罢相过程中宗泽的冷眼旁观。
决了黄河,遗祸千年,最后当了汉奸的杜充是岳飞老乡,宗泽旧部,岳飞一共经历了七个上司,给岳飞升官最快的就是杜充。
金军渡江时,大局崩塌,杜充投降,岳飞部也属溃军之一,而与此同时有个叫邵青的水军统制在此战中表现的最为英勇感人,只有一条船的邵青面对金军主力,单舟迎敌,是那场战役中最壮烈的一幕。
而邵青之前当贼的时候,喜欢挖孕妇肚子,拿胎儿占卜。
中兴四将中陷害岳飞,贪财出了名的张俊,打了明州之战,那是金人过长江之后第一次遭遇有效反击。与此同时,岳飞大概率在搞溃军的英雄大会,准备当溃军中的武林盟主,以图兼并其余溃军,挽救整理部队。
李纲之后的主战派领袖是张浚(跟上面不是一个人),三十多岁做了枢密使,掌握关西巴蜀的所有大权,却在富平大败于金军名将完颜娄室,葬送了整个关中。
而宋金前期战争局势转折的一年发生在1131年,这一年,宋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取得了两个大的歼灭战。
东线对金军的大规模歼灭战是张荣打的,张荣是梁山泊的逃亡领袖,此战中金军元帅左都监完颜挞懒死了亲女婿,此战后挞懒丧失了南下的欲望,变成了金国内部主和派。
西线对金军的大规模歼灭战是吴玠打的,完颜兀术,也就是之前南下追击宋高宗的那个四太子身中流矢,此战之后,金军西线兵锋止步大散关。
这一年,宋高宗改元,从建炎变成绍兴。
在这之前,在张荣、吴玠这两场大捷之前,只有韩世忠黄天荡、张俊明州起到了对金有效迟滞、阻碍的作用。而岳飞除了聚拢败兵收复健康外,基本上一直在随大流打败仗,从黄河一路败到江南,就连张荣大捷之前,他也只是江淮楚州战役大溃败中的诸多军头之一。
而且在救援楚州过程中,岳飞先在承州城下大败,然后干脆又在大溃败中丢掉了驻地泰州,他的部队几乎陷入全面溃败,他自己沿河殿后,身中两枪,死伤的士卒血流到旁边的河里,‘河流为丹’。
而在最后几天内,他和最后两百名断后骑兵因为没了辎重粮食,只能吃战场上金军的尸体充饥。
战役失败、驻地丢失,军队溃散,自己只能吃人肉……这就是绍兴之前的岳飞……连岳飞自己都惭愧的无以复加,上表请罪。
只能说幸亏张荣力挽狂澜,拯救了东线局势。
以绍兴元年为分界线……
之后,朝廷两个主要宰相,一个张浚,一个赵鼎。
张浚是主战派,赵鼎被王曾瑜老师认为实际上渐渐趋向主和……为什么要说的这么委婉呢?
因为主战的张浚办什么事都不成,而主和的赵鼎却是公认的能吏,事实上主持了绍兴以后南宋的经济、政治兴复。
前期岳飞同时受到张浚赵鼎的认可,但最终还是被赵鼎举荐,启用去镇压农民军的。
而张浚与岳飞在后期发生了一次激烈矛盾,在淮西事变中,身为主战派领袖的张浚坚持认为岳飞是个想扩大自身实力的军阀,双方公开撕破了脸。
岳飞在镇压农民军升官的过程中,有时候依然忍不住喝酒误事,有一次喝多了,赤手空拳,差点把一个朝廷正经的统制官给活活打死。
岳飞平定湖湘一带后,大举扩充,并在长江中游驻扎下来,但朝廷没有钱,只能继续指定湖湘地区对口供给岳飞部,而为了筹措军费,南宋朝廷直接在当地当地强行加税,一亩地强收两百文。导致了明明叛乱平定,结果很多老百姓反而抛弃田地的情形。
还有另一个抗金名将刘錡,很可能是吃空饷的,把四万大军吃到两万的那种,韩世忠应该也大面积吃空饷……
这类事情,根本说不完。
题主……我想问你,你是宋高宗,面对这些事例的时候,你会怎么处置?还是装聋作哑不处置?
岳飞的伟大,在于国破山河碎的时候,他是最有家国情怀,最有战斗欲望、最有道德底线那个人,而且他的军队也是战斗力最强,最有军纪的那支部队……可即便是岳飞身边,都有这么多无奈的事情……
[url]https://www.zhihu.com/answer/1506323484[/url]
答案如下:
答主:公孙珣
(再强调一遍,这回答是绍宋作者在知乎亲自回的,别看成我说的了)
我说几个历史细节:
韩世忠曾在后方某次平叛后试图屠城,是后来监斩岳云的杨存中给劝止了。
韩世忠部下曾经在建炎初年哗变,杀了御史,引来了南宋四名臣之一的赵鼎严厉弹劾。
岳飞与河北八字军统帅王彦有私人矛盾,双方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程度,而王彦一辈子都在抗金,为国家鞠躬尽瘁。
岳飞曾经弹劾初期抗战派领袖李纲,引来罢官。
另一个前期为国捐躯的名将李彦仙也曾因为弹劾李纲被通缉。
前期主战派两位大佬,李纲与宗泽其实政见严重不合,正是这种不合,导致了李纲罢相过程中宗泽的冷眼旁观。
决了黄河,遗祸千年,最后当了汉奸的杜充是岳飞老乡,宗泽旧部,岳飞一共经历了七个上司,给岳飞升官最快的就是杜充。
金军渡江时,大局崩塌,杜充投降,岳飞部也属溃军之一,而与此同时有个叫邵青的水军统制在此战中表现的最为英勇感人,只有一条船的邵青面对金军主力,单舟迎敌,是那场战役中最壮烈的一幕。
而邵青之前当贼的时候,喜欢挖孕妇肚子,拿胎儿占卜。
中兴四将中陷害岳飞,贪财出了名的张俊,打了明州之战,那是金人过长江之后第一次遭遇有效反击。与此同时,岳飞大概率在搞溃军的英雄大会,准备当溃军中的武林盟主,以图兼并其余溃军,挽救整理部队。
李纲之后的主战派领袖是张浚(跟上面不是一个人),三十多岁做了枢密使,掌握关西巴蜀的所有大权,却在富平大败于金军名将完颜娄室,葬送了整个关中。
而宋金前期战争局势转折的一年发生在1131年,这一年,宋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取得了两个大的歼灭战。
东线对金军的大规模歼灭战是张荣打的,张荣是梁山泊的逃亡领袖,此战中金军元帅左都监完颜挞懒死了亲女婿,此战后挞懒丧失了南下的欲望,变成了金国内部主和派。
西线对金军的大规模歼灭战是吴玠打的,完颜兀术,也就是之前南下追击宋高宗的那个四太子身中流矢,此战之后,金军西线兵锋止步大散关。
这一年,宋高宗改元,从建炎变成绍兴。
在这之前,在张荣、吴玠这两场大捷之前,只有韩世忠黄天荡、张俊明州起到了对金有效迟滞、阻碍的作用。而岳飞除了聚拢败兵收复健康外,基本上一直在随大流打败仗,从黄河一路败到江南,就连张荣大捷之前,他也只是江淮楚州战役大溃败中的诸多军头之一。
而且在救援楚州过程中,岳飞先在承州城下大败,然后干脆又在大溃败中丢掉了驻地泰州,他的部队几乎陷入全面溃败,他自己沿河殿后,身中两枪,死伤的士卒血流到旁边的河里,‘河流为丹’。
而在最后几天内,他和最后两百名断后骑兵因为没了辎重粮食,只能吃战场上金军的尸体充饥。
战役失败、驻地丢失,军队溃散,自己只能吃人肉……这就是绍兴之前的岳飞……连岳飞自己都惭愧的无以复加,上表请罪。
只能说幸亏张荣力挽狂澜,拯救了东线局势。
以绍兴元年为分界线……
之后,朝廷两个主要宰相,一个张浚,一个赵鼎。
张浚是主战派,赵鼎被王曾瑜老师认为实际上渐渐趋向主和……为什么要说的这么委婉呢?
因为主战的张浚办什么事都不成,而主和的赵鼎却是公认的能吏,事实上主持了绍兴以后南宋的经济、政治兴复。
前期岳飞同时受到张浚赵鼎的认可,但最终还是被赵鼎举荐,启用去镇压农民军的。
而张浚与岳飞在后期发生了一次激烈矛盾,在淮西事变中,身为主战派领袖的张浚坚持认为岳飞是个想扩大自身实力的军阀,双方公开撕破了脸。
岳飞在镇压农民军升官的过程中,有时候依然忍不住喝酒误事,有一次喝多了,赤手空拳,差点把一个朝廷正经的统制官给活活打死。
岳飞平定湖湘一带后,大举扩充,并在长江中游驻扎下来,但朝廷没有钱,只能继续指定湖湘地区对口供给岳飞部,而为了筹措军费,南宋朝廷直接在当地当地强行加税,一亩地强收两百文。导致了明明叛乱平定,结果很多老百姓反而抛弃田地的情形。
还有另一个抗金名将刘錡,很可能是吃空饷的,把四万大军吃到两万的那种,韩世忠应该也大面积吃空饷……
这类事情,根本说不完。
题主……我想问你,你是宋高宗,面对这些事例的时候,你会怎么处置?还是装聋作哑不处置?
岳飞的伟大,在于国破山河碎的时候,他是最有家国情怀,最有战斗欲望、最有道德底线那个人,而且他的军队也是战斗力最强,最有军纪的那支部队……可即便是岳飞身边,都有这么多无奈的事情……
[url]https://www.zhihu.com/answer/1506323484[/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