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dler
2022-01-09T02:41:47+00:00
说说唐歧。
玩剧本杀至今第一次后劲那么大,也第一次为一个角色作分析。
写作推进的方式有两种:“莎士比亚式”与“席勒式”。
勇者被魔王打到快没了,突然出现路过的仙人,把魔王一击必杀——这是席勒式。作家权力很大,可以设置偶然,可以设置卡密。
勇者被魔王打到快没了,他最后一丝血隐忍等大招,他隐忍是因为从小家世卑微,父亲教他遇事不要冲动,后来学的大招师傅也是因此给了CD时间长但是威力大的,最终勇者隐忍结束把魔王一击必杀——这是莎士比亚式。一环套一环,有铺有垫,后面行为的果,在前面都铺上了因。这个过程中,有时候作家都说不上话。
所以我们会更喜欢,明明是认真生活,却一步步陷入泥淖的悲剧,而不是车祸与白血病。
唐歧就是一个“莎士比亚式”悲剧的代表。
因为母亲而无法理解、原谅父亲,所以始终不信任,悲剧一步步升级。
也正是因此,最后选择兄弟而不是及时接到父亲的电话。
但是,他又是个很认真地研究父亲书房文件的人,是个很认真地像成为优秀的警察的人。
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在知道父亲被注射“启明”,痛苦、失踪之后,甚至沈清河负伤,而且自己认真地寻找线索已经索凶之后,他会有什么反映?
对,更加认真地去偏执,通俗点说,“上头”了。
所以他根本不会听小岳的解释,根本不会听周然那句“小歧,你还好吗?”
他是带着1000%的快意把周然给煮了的。他要是,最后冷静地听两个人解释,反而不能自恰了。
但是,作者很厉害的一点在于,在唐歧大快人心地亲手处决了周然后,再安排搜证,让他在贺引生的房间中发现“无脚鸟”的画,或者,在私聊阶段,陈昼才会告诉他“周然也是你父亲的线人”。
这个节奏把握得太好了。如果提前,玩家知道周然是警察线人了,他会在读到杀周然时候就捶胸顿足;如果推后,唐歧一直不知道周然是好人(可能会因为周然死之前说“小歧”而疑惑为何这个人对自己称呼那么亲密),那么玩家的内心处刑将会被推迟、淡化。
因此,作者整个设计的过程,昨天在我的身上,是这样的顺序:
[带着快意刀小岳、煮周然]→[迷惑于周然叫我“小歧”,感觉自己犯错了]→[私聊,陈昼告诉我周然是警察线人]→(从这一刻到全游戏结束,都是唐歧内心的处刑时间)→[在贺引生那里发现无脚鸟画]→(印证可能是周然画的,处刑感加重)→[我编了一个故事,说我父亲去北海了(江宴被收养的地方),临走前让周然对接我,他可能知道自己回不来,所以让周然把所有功勋都给我,我在子承父业继续查案,但是其实只有玩唐歧的人自己知道:他父亲已经失踪将死,周然被自己给煮了(这个过程中我需要在整个后半场去编故事,装作自己不是凶手去盘案子)]
这个角色的玩家体验已经满了,用唐歧的那本书来说,就是真·人间失格。
所以,最后我在店家演绎与复盘的时候,做了两件事。
一是我想自己拿枪结果我的父亲(但是他没给我)。
二是最后我把周然送我的画退了回去,我说我没有资格接受它。
可能我今年都不会有这样体验了:
唐歧就是一个悲剧,起于误解,发于认真,终于偏执。
整个过程玩家能够1000%跟着他体会到,从1000%的快意恩仇,一下子跌入1000%的自责。
这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任何偶然。
太高级了。
玩剧本杀至今第一次后劲那么大,也第一次为一个角色作分析。
写作推进的方式有两种:“莎士比亚式”与“席勒式”。
勇者被魔王打到快没了,突然出现路过的仙人,把魔王一击必杀——这是席勒式。作家权力很大,可以设置偶然,可以设置卡密。
勇者被魔王打到快没了,他最后一丝血隐忍等大招,他隐忍是因为从小家世卑微,父亲教他遇事不要冲动,后来学的大招师傅也是因此给了CD时间长但是威力大的,最终勇者隐忍结束把魔王一击必杀——这是莎士比亚式。一环套一环,有铺有垫,后面行为的果,在前面都铺上了因。这个过程中,有时候作家都说不上话。
所以我们会更喜欢,明明是认真生活,却一步步陷入泥淖的悲剧,而不是车祸与白血病。
唐歧就是一个“莎士比亚式”悲剧的代表。
因为母亲而无法理解、原谅父亲,所以始终不信任,悲剧一步步升级。
也正是因此,最后选择兄弟而不是及时接到父亲的电话。
但是,他又是个很认真地研究父亲书房文件的人,是个很认真地像成为优秀的警察的人。
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在知道父亲被注射“启明”,痛苦、失踪之后,甚至沈清河负伤,而且自己认真地寻找线索已经索凶之后,他会有什么反映?
对,更加认真地去偏执,通俗点说,“上头”了。
所以他根本不会听小岳的解释,根本不会听周然那句“小歧,你还好吗?”
他是带着1000%的快意把周然给煮了的。他要是,最后冷静地听两个人解释,反而不能自恰了。
但是,作者很厉害的一点在于,在唐歧大快人心地亲手处决了周然后,再安排搜证,让他在贺引生的房间中发现“无脚鸟”的画,或者,在私聊阶段,陈昼才会告诉他“周然也是你父亲的线人”。
这个节奏把握得太好了。如果提前,玩家知道周然是警察线人了,他会在读到杀周然时候就捶胸顿足;如果推后,唐歧一直不知道周然是好人(可能会因为周然死之前说“小歧”而疑惑为何这个人对自己称呼那么亲密),那么玩家的内心处刑将会被推迟、淡化。
因此,作者整个设计的过程,昨天在我的身上,是这样的顺序:
[带着快意刀小岳、煮周然]→[迷惑于周然叫我“小歧”,感觉自己犯错了]→[私聊,陈昼告诉我周然是警察线人]→(从这一刻到全游戏结束,都是唐歧内心的处刑时间)→[在贺引生那里发现无脚鸟画]→(印证可能是周然画的,处刑感加重)→[我编了一个故事,说我父亲去北海了(江宴被收养的地方),临走前让周然对接我,他可能知道自己回不来,所以让周然把所有功勋都给我,我在子承父业继续查案,但是其实只有玩唐歧的人自己知道:他父亲已经失踪将死,周然被自己给煮了(这个过程中我需要在整个后半场去编故事,装作自己不是凶手去盘案子)]
这个角色的玩家体验已经满了,用唐歧的那本书来说,就是真·人间失格。
所以,最后我在店家演绎与复盘的时候,做了两件事。
一是我想自己拿枪结果我的父亲(但是他没给我)。
二是最后我把周然送我的画退了回去,我说我没有资格接受它。
可能我今年都不会有这样体验了:
唐歧就是一个悲剧,起于误解,发于认真,终于偏执。
整个过程玩家能够1000%跟着他体会到,从1000%的快意恩仇,一下子跌入1000%的自责。
这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任何偶然。
太高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