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matter
2021-11-06T14:44:30+00:00
设定个“大前提”,穿越回去目的是保大明王朝和大清王朝的“家天下”,而不是什么“救中国,救汉族中华文明”。
然后定个小目标:续命50年以上,大明撑到1700年,大清撑到二战,冷战时期。
谁更难??
只是摆烂活着的话,大清更难
大明只要别搞骚操作疯狂内讧,其实能活很久
[quote][pid=564652739,2935576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56285]cgchym[/uid] (2021-11-08 22:53):
只是摆烂活着的话,大清更难
大明只要别搞骚操作疯狂内讧,其实能活很久[/quote]但带明是经济跟不上,崇祯皇权强到那个程度了,该收不上前还是收不到
说实话还是清末难,慈禧面对的局面让崇祯来还真不一定能控制的了。就抱能臣大腿剿灭太平天国这一招崇祯都学不来。
[quote][pid=564653008,29355767,1]Reply[/pid] Post by [uid=62959333]FleurDeLy5[/uid] (2021-11-08 22:55):
但带明是经济跟不上,崇祯皇权强到那个程度了,该收不上前还是收不到[/quote]事实上,崇祯皇权并不强
明显是大清难。
大明再难好歹还是封建社会,大家火器也就火枪火炮。
如果我没记错,大清乾隆活着的时候加特林就已经问世了。
你的对手除了边患内部造反,还有大洋彼岸钢铁舰队。
清末海关总署的外国人头子是你事实上的财政部长,你连钱都没有,倒立洗头也打不赢。
单纯保住帝位的话很简单是大明难多了
大萌到了1644年已经是病入膏肓
作为一个封建王朝该有的亡国之相都有了
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已经很虚弱了,光这一条就够要命的
大清虽然也面临了这个问题
但它有了一个解决方案
虚君制的君主立宪制
实际上如果慈溪多活几年,清末新政大约就是准备往这个方向发展
汉人地方实权派并没做好接管权力的准备,因此并不反对君主立宪制。
甚至搞成德二那样的实权君主立宪制也会有相当的人能接受,毕竟1911年的时候德皇奥皇俄皇都在位不是。
以让渡部分甚至大部分政治权力为代价换取汉人实权派的支持,大清再苟个二三十年问题应该不大。
大清亡就亡在慈禧死了以后新上台的满人试图排除汉人,一手掌控大权。
这在1900年以后根本不现实,也彻底丧失了所有非满族政治派别的支持。没几年就辛亥革命了
明末想摆烂,直接迁都南京,甩掉辽东军事集团每年几百万军费开支的大包袱,任由北方各省天灾泛滥不去赈灾,拿江南的财政搞一支新军,几年就能积蓄相当的实力。
别说保住东南一隅百年,几十年后反攻北方也是未可知也。
明末已经不是北方压南方的格局了,谁握住海贸这个杀器,谁就有资格问鼎天下。
清末慈禧想苟延残喘真的不容易,谈及历史就是妇人心肠忌惮李鸿章,那李鸿章是不是真的值得忌惮呢,他的遗产北洋势力可以说影响了整个近代史,更别说还是打压之后的了。
想做事,汉人文武大臣虎视眈眈,不做事,眼睁睁王朝覆灭。
只能说清末气数已尽。
撑50年,那真是清末难
但要是说中兴,虽然概率更低了,但是明末更难(敌在朝堂)
如果只是说续命,真的有可能走君主立宪制的
而且如果当时在位的是一个汉族政权,君主立宪的概率会更高。(无论是被动上还是主动上)
我还是觉得现在的道路是最好的。
[quote][pid=564652978,29355767,1]Reply[/pid] Post by [uid=60083724]满城花祭free[/uid] (2021-11-08 22:54):
明显大清难,因为真是千年未有之变局[/quote]都是财政崩溃,大清靠洋人管的关税撑过太平天国,大明可没这福气。[s:ac:嘲笑1]
[quote][pid=564653008,29355767,1]Reply[/pid] Post by [uid=62959333]FleurDeLy5[/uid] (2021-11-08 22:55):
但带明是经济跟不上,崇祯皇权强到那个程度了,该收不上前还是收不到[/quote]收不上来钱的问题那是体制问题,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