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所有的一刀切政策本质上都是懒政,比如几十年前制定的摩托车政策,和当下的电动车,老年乐的泛滥的对比.
这次针对教育的改革本质也是一样,口号就教育公平!可是教育最大的不公平是什么,是河南山东的孩子在赛道的起点,希望通过花钱买更好的装备,而北京上海的孩子在赛道的中间做着同样的事情,现在一刀切所从此以后不准花钱买装备这个比赛就会更加的公平,简直可笑,最大的不公平难道不是为什么北京上海的孩子出生就在赛道的中间吗?????
名不正则言不顺,放着最大的不公平不去治理,而去选择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算现在人不会问,以后的人也会问.
?
其次,还是公平问题,参加课外培训的人数,属于小部分,中国有超过6亿人的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这部分人肯定是不会选择课外培训的,所以一刀切的让所有人都不能选择课外培训就是公平吗?一个市场可以通过行政的手段关闭,但是一个市场背后的需求是不可能被关闭的,你可以选择规范,打压,提高门槛各种方式,但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提高公里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项目,教学的宽度广度,在校时间等等,但凡是公里学校做的有的做的好的,甚至都不需要做的好,只要是有就行,就会打消绝大多数家长选择课外培训的可能.
做好公立学校的教育这个过程肯定很漫长,所以更应该要及早开始,但不是从关闭校外的培训开始的,市场经济,公立学校做不好的,就应该交给私立去做补充,同时我也反对教育医疗的私有化,可以选择规范,打压,提高门槛各种方式,但是拒绝一刀切,拒绝懒政.
?
最后,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里,初中毕业的学生,有50%不能去高中,当然这个数字是因地区因学校而异的,北京的这个数字要很低很低,北京的某些学校这个数字是0,也就是所有人都能去高中,所有人都能上一本,而这个数字在我们河南,要现实很多很多,有多现实呢,在b站上随便搜索一下当代中专生,职专生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你就会理解,没有任何一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那种地方,哪怕看起来上高中的希望不大.之前在大漩涡看过很多次的一个言论,就是你孩子根本不是学习这块料,为什么不选择认命?我只能说,说这话的都不是家长.
?
我理解,国家面前就是一盘大棋,每个人都是一个棋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就是这个社会最好的运转规则,比如我们河南的任务就是守好耕地红线,输出更多的农业型,工厂型人才,不管是河南的农民工还是北京程序员,还是上海的金融公司上班的人,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
以上所有观点在马督公的视频里都有被提及,并且说的更好,以上言论只是我自己的一点思考,对错与否都可以通过冷静,理智,客观的讨论来去判断,拒绝扣帽子,看屁股,发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