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ForVictory
2025-04-19T14:03:59+00:00
学历背景:本硕某985文科,本硕同专业,专业是绝对就业重灾区(比什么英语都重量级),因为楼主不是特别social加上秋招是个比较敏感的隐私话题,所以自然不可能对每个同学的就业去向有所了解,只能说下自己所接触到的信息。
总体情况:因为楼主本人去年十月份就上岸深圳教师编了,所以这个月在单位要求下经常往学系跑材料,在和辅导员和教务老师的聊天中得知今年我系的就业情况属于“还不错”、“真的挺可以”,但不确定是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
舍友A:参与两次教招考试,第二次上岸广州优才计划,考取了广州某区教师编;
同方向同学B:教招失利,自愿延毕一年,保留应届生身份;
同学C:去年年初已经签约上海某家互联网公司,没有参与2025应届生的秋招;
同学D:本科同学,读了英国水硕,两年毕业,所以去年就已经上岸广东肇庆组织部的公务员,但是组织部是市还是县的不太清楚;
同学E:本科同学,22年跨考研究生失败,23年参加国考上岸广州市纪委部门,现在在省委大楼上班,工资待遇20+,住宿是和一个同事一起,共享大厅,房间是单独的;
同学F:参加优才计划,上岸广州某区教师编;
同学G:考公失败,报考了本校辅导员岗位,目前已签约;
同学H:论文开题不顺,延毕一年,目前在准备下半年的论文中期考核(和23级学弟学妹一起);
同学I:本科同学,跨考新闻专业,走社招途径考取了新华社外事局,不清楚是否有事业编制。
同学J:清华大学本科生,已婚,在南方电网工作几年后辞职,选择考研我校,研二就确定了读博意愿,自然也没有参与秋招。
网友1:本科长江大学,22年考研研友,上岸武大,目前去处确定是湖北教师编,放弃读博(他是有读博机会的)。
朋友1:广州土著,211毕业后在工地干了一年跑路,在父亲运作下进了广州一个效益很好的国企,现在基本上坐办公室且待遇优厚,偶尔还是要下工地;
朋友2:江西人在湖北读的本科,疫情期间原本打算考研,后来转而考公成功上岸广东交通部门行政编,在被借调到广州一年后回到原单位,工作强度大大下降,生活节奏很舒服。
除了两个朋友年龄比我大两三岁之外,其他都是我的同龄人,可以让大家参考一下当下文科生的就业质量和趋势。
总体情况:因为楼主本人去年十月份就上岸深圳教师编了,所以这个月在单位要求下经常往学系跑材料,在和辅导员和教务老师的聊天中得知今年我系的就业情况属于“还不错”、“真的挺可以”,但不确定是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
舍友A:参与两次教招考试,第二次上岸广州优才计划,考取了广州某区教师编;
同方向同学B:教招失利,自愿延毕一年,保留应届生身份;
同学C:去年年初已经签约上海某家互联网公司,没有参与2025应届生的秋招;
同学D:本科同学,读了英国水硕,两年毕业,所以去年就已经上岸广东肇庆组织部的公务员,但是组织部是市还是县的不太清楚;
同学E:本科同学,22年跨考研究生失败,23年参加国考上岸广州市纪委部门,现在在省委大楼上班,工资待遇20+,住宿是和一个同事一起,共享大厅,房间是单独的;
同学F:参加优才计划,上岸广州某区教师编;
同学G:考公失败,报考了本校辅导员岗位,目前已签约;
同学H:论文开题不顺,延毕一年,目前在准备下半年的论文中期考核(和23级学弟学妹一起);
同学I:本科同学,跨考新闻专业,走社招途径考取了新华社外事局,不清楚是否有事业编制。
同学J:清华大学本科生,已婚,在南方电网工作几年后辞职,选择考研我校,研二就确定了读博意愿,自然也没有参与秋招。
网友1:本科长江大学,22年考研研友,上岸武大,目前去处确定是湖北教师编,放弃读博(他是有读博机会的)。
朋友1:广州土著,211毕业后在工地干了一年跑路,在父亲运作下进了广州一个效益很好的国企,现在基本上坐办公室且待遇优厚,偶尔还是要下工地;
朋友2:江西人在湖北读的本科,疫情期间原本打算考研,后来转而考公成功上岸广东交通部门行政编,在被借调到广州一年后回到原单位,工作强度大大下降,生活节奏很舒服。
除了两个朋友年龄比我大两三岁之外,其他都是我的同龄人,可以让大家参考一下当下文科生的就业质量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