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efin3d_Skill
2021-07-08T10:35:25+00:00
战场是在民国首都附近的上海,国军投入70个师,兵力超过70万,日军20多万,最后国军伤亡30多万,日军伤亡4万余人。兵力是敌寇的2-3倍,最后损伤是敌寇的7-8倍。为什么会打得这么惨,当时的武器装备有这么大的差距?
又不是群殴,这么多部队也不可能全部一下子展开怼进上海打巷战吧。重火力、兵员素质差很多。
淞沪会战本身就是一场军事灾难。
这仗首先就赢不了,其次,如果脚盆鸡会打的话,三个月灭亡我们还真不是瞎说。[s:ac:偷笑][s:ac:偷笑][s:ac:偷笑][s:ac:偷笑]
只是脚盆鸡弱智,和光头哥可以说是“棋逢对手”了。[s:ac:偷笑][s:ac:偷笑][s:ac:偷笑][s:ac:偷笑]
顶着海航和战列舰打,连基本的近海岸布雷这种反制手段都没有你还想怎么样。一艘战列舰十几门380-410的舰炮你知道顶陆军马鹿多少75吗?
本身就是指望再英美眼皮底下打指望国际介入,要不傻子才在上海打。
兵员素质算是一个问题么?
后期大溃败,都是大规模的。
兵员素质、武器装备、指挥能力都不是一个档次的。国军要差不多5-6倍的兵力才能和日军打成平手。前期70多万国军还能勉强和10多万日军抗衡,后来日军杭州湾又登陆了4个师团10万人,国军就溃败了。
好像日本投降那年还在不断攻占我国西南地区城市土地。
整个战场被日军的大口径舰炮和航空兵轰炸机射程覆盖
基础陆军士兵和军官素质被日军完爆
淞沪会战本身就是光头策划打给国际列强看的“表演赛”
完毕
打一场战役,核心要素有:部队组织度,战场宽度,火力投射,后勤补给。
部队人数不是核心胜负因素。
抛去政治方面的考虑,紧从军事学上来说,淞沪会战首先就不该打,其次不该这么打,最后打了不该这么撤退。
这三条已经是公论了。
没海军,上海那么长的海岸线,是你你怎么防?有句说句,老蒋这一仗是真的已经尽力了。输了也不算太丢人。历史评价也算公允:彻底粉碎了日本想要迅速吞并中国的计划。
而且日本方面也没想到淞沪会战会这么艰难,甚至曾一度处于下风,被国军是按着头皮打。到后来是罗店方面的援军源源不断的涌进来,从北面围上来了,国军才逐渐失去控制权。但即便是这样,罗店的拉锯也是异常残酷。按宝山本地人的说法,士兵死在一起根本分不清到底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所以你这所看到的统计数字,也只能大概看看,可能真实情况会很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