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他们单纯是小国寡民,战后躲在美国身后安稳日子过多了,就飘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你看下瑞典那个几十年前就取消了国储物资仓库的新闻就知道他们有没有这样的谚语了[s:ac:茶]
有是必然有的,被洗脑时间长忘了。最典型的英国乳法梗,英法做了不到一个世纪的朋友,打了900年的仗,无时无刻不在乳法。
至少有个
savings for a rainy day
若干电影电视剧都出现了
应急预算(储备金)
这些都是我们几千年总结来的,外面那些国家都是各种分分合合,能有我们这些经验?
有类似的表述 但并不算主流观点 这个跟气候、地理条件最终塑造出的文明形式有关
中国作为不太愿意寻求扩张的农耕文明 水患旱灾等天灾对人民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阻挡且平等的 在这种条件下居安思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隐线 甚至是王朝合法性的来源(治理水患、丰年存粮)
你如果看国外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研究 就会发现国外人常常不理解中国称赞盛世时的“仓廪丰实”以至于陈粮腐蛀 他们会质疑为什么不用来扩大再生产 这跟他们扩张型文明发展轨迹有关
这些小国太年轻,没有经历过灾难的国度,所以不懂这些很正常。。。
大多数国家都是二战后才建立的,老牌强国就那么几个,要让人人都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太难了。
他们又没有老古书上流传出来的各种成语故事。
应该是有的,主要是我们对于外国文化不够了解
他们传承的主要是希腊和罗马文化,还有圣经
哲学都是共同的,他们的大贤不可能连居安思危的道理都悟不出来
圣经里面的故事有很多,一时间想不起来有哪个故事可以表明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