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kyshun
2020-11-15T05:46:46+00:00
刚个帖子里我说我做私募,每年保10个点,楼下一个哥们回复我说他一做私募的朋友年化102。我就无奈了,这种话也就对不太懂理财或者金融的说说,不然说出来会被别人当傻子看。然后我又把那帖子看了看,感觉大部分人对年化这事没概念,难道这个月我买个票吃个涨停,然后就说我年化1翻倍还不止?还有的朋友觉得每年10个点很难很难,其实也不是。所以开帖简单说几句。
要说年化收益率一定是个很长的周期,巴菲特之所以这么牛逼是因为他漫长的投资生涯平均下来每年都超20%。此外还有一个隐性的东西叫量,或者说本金。你一百万做10个点和1个亿做是个点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你有心把公募基金前一百的数据拉出来,你可以看到一哥二哥,张坤这种,差不多平均每年接近25%,第一百名差不多15%。所以如果你有一笔闲钱想理财,闲到存银行那种,我建议无脑买个排名牛逼的公募基金放着就行。有些朋友喜欢做股票,看看盘,所以觉得自己公募基金择时一下会不会更好,我的看法是否定的。比如你有100元,为了择时你买了80元的基金,剩下20择时,首先不说你择时择得好不好,其次在赚钱的时候你就80%的效率,所以长期来看没必要。当然啦,上面这些论调的前提是你稍微看了下大盘,最好别买在15年这种高点。嗨,买到也没事,放个六七年还是赚钱的。
今年是公募基金大年,上半年收益率中位数就达到40。但里面另一层意思就是基金并不是每年都赚钱。这意味着也许你刚开始投资,不小心碰到贸易战这种事情,那么你可能今年整体就是亏钱的。如果钱是自己的,那没事,亏就亏呗,反正以后总归能回来,而且大家都亏钱,如果你是替亲戚朋友投资或者别的什么套出来的,那就有压力了,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不建议无脑买公募基金。说白了,每个人的投资需求不一样。我现在做的,可以保证每个月都赚钱,就是每年年化下来不会很多就是了。
私募基金这块,水很深。有些朋友圈私募动辄年化翻倍,首先可能这些产品本身就没多少总量,封闭起来做个样子,其次这类产品分成很高,扣掉管理费和分成,你到手可能就三四十,再次你就看到吃肉,没看到挨打,他们回撤起来也是不讲情面,就个盈亏比嘛,还是看个人的投资风格和承受能力了。我不是说私募大佬不牛逼,牛逼肯定牛逼的,但门槛在这,大部分人还是比较难接触到的。
顺便说一句,有个五十万以上投资,刚兑6-8个点还是合理的,融资成本摆这儿呢
要说年化收益率一定是个很长的周期,巴菲特之所以这么牛逼是因为他漫长的投资生涯平均下来每年都超20%。此外还有一个隐性的东西叫量,或者说本金。你一百万做10个点和1个亿做是个点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你有心把公募基金前一百的数据拉出来,你可以看到一哥二哥,张坤这种,差不多平均每年接近25%,第一百名差不多15%。所以如果你有一笔闲钱想理财,闲到存银行那种,我建议无脑买个排名牛逼的公募基金放着就行。有些朋友喜欢做股票,看看盘,所以觉得自己公募基金择时一下会不会更好,我的看法是否定的。比如你有100元,为了择时你买了80元的基金,剩下20择时,首先不说你择时择得好不好,其次在赚钱的时候你就80%的效率,所以长期来看没必要。当然啦,上面这些论调的前提是你稍微看了下大盘,最好别买在15年这种高点。嗨,买到也没事,放个六七年还是赚钱的。
今年是公募基金大年,上半年收益率中位数就达到40。但里面另一层意思就是基金并不是每年都赚钱。这意味着也许你刚开始投资,不小心碰到贸易战这种事情,那么你可能今年整体就是亏钱的。如果钱是自己的,那没事,亏就亏呗,反正以后总归能回来,而且大家都亏钱,如果你是替亲戚朋友投资或者别的什么套出来的,那就有压力了,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不建议无脑买公募基金。说白了,每个人的投资需求不一样。我现在做的,可以保证每个月都赚钱,就是每年年化下来不会很多就是了。
私募基金这块,水很深。有些朋友圈私募动辄年化翻倍,首先可能这些产品本身就没多少总量,封闭起来做个样子,其次这类产品分成很高,扣掉管理费和分成,你到手可能就三四十,再次你就看到吃肉,没看到挨打,他们回撤起来也是不讲情面,就个盈亏比嘛,还是看个人的投资风格和承受能力了。我不是说私募大佬不牛逼,牛逼肯定牛逼的,但门槛在这,大部分人还是比较难接触到的。
顺便说一句,有个五十万以上投资,刚兑6-8个点还是合理的,融资成本摆这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