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ed Shaked
2022-03-23T09:31:57+00:00
纯纯的恋爱

,小时候语文课外读本印象最深的小说了 ,尤其是结尾,当时给我幼小的心灵极大震撼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3/28/ekQ4uuf-7jriZiT3cSg4-1mj.jpg[/img]
楼主你是不是看了受戒喜欢英子的小脚然后才起了现在的I’d[s:a2:鬼脸]
这真的是大数据吗,我上午刚在电脑上搜了汪曾祺,大数据就让你给我写了个关于汪曾祺的帖子[s:ac:晕]
[quote][pid=598879917,31244480,1]Reply[/pid] Post by [uid=18898373]qw123yw[/uid] (2022-03-28 18:14):
汪老是我的老乡 他写的吃的 比如茶干 咸鸭蛋都是我小时候的回忆
他很多故事都通过食物来表达他的情感 所以我一直认为喜欢汪曾祺作品的人都是善于品味生活的人 一块茶干 一个烧饼 一个鸭蛋 都可能让我们思绪波澜
PS: 昆山基于受戒拍了个微视频 可以看看 但我感觉不是很好[/quote]高邮人路过[s:ac:哭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是放在课本选读区域的文章
对他描述的亲子关系记忆很深
不过我是一个不会憧憬的人,所以也没感受到什么落差[s:ac:哭笑]
[s:ac:汗]我印象最深的是异禀,在此之前我以为大家都是大小解分清的
卧槽[s:ac:瞎]前天刚看到这篇[s:ac:晕]
汪老是我的老乡 他写的吃的 比如茶干 咸鸭蛋都是我小时候的回忆
他很多故事都通过食物来表达他的情感 所以我一直认为喜欢汪曾祺作品的人都是善于品味生活的人 一块茶干 一个烧饼 一个鸭蛋 都可能让我们思绪波澜
PS: 昆山基于受戒拍了个微视频 可以看看 但我感觉不是很好
[quote][pid=598879744,31244480,1]Reply[/pid] Post by [uid=42935336]燃烧的诺顿[/uid] (2022-03-28 18:13):
这真的是大数据吗,我上午刚在电脑上搜了汪曾祺,大数据就让你给我写了个关于汪曾祺的帖子[s:ac:晕][/quote]我是因为冯骥才那个帖子才发的[s:ac:闪光]
[quote][pid=598879042,31244480,1]Reply[/pid] Post by [uid=18898373]qw123yw[/uid] (2022-03-28 18:10):
楼主你是不是看了受戒喜欢英子的小脚然后才起了现在的I’d[s:a2:鬼脸][/quote][s:ac:吻]
受戒很棒!!甜!!
汪老真的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头 他的书棒呆了!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年代的原因 我看沈从文的文章也觉得很自然很舒服 看着看着嘴边就会漏出笑容那种[s:ac:茶][s:ac:茶]
我以为大家会说《侯银匠》,反正我印象最深的是这篇,毕竟要做阅读理解,还要解读最后作者用“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表达了什么……
汪曾祺的书我都是白嫖的微信阅读,以前一个人吃饭的时候看
[quote][pid=598883460,31244480,1]Reply[/pid] Post by [uid=41921351]祁城山[/uid] (2022-03-28 18:28):
受戒很棒!!甜!!
汪老真的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头 他的书棒呆了!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年代的原因 我看沈从文的文章也觉得很自然很舒服 看着看着嘴边就会漏出笑容那种[s:ac:茶][s:ac:茶][/quote]确实很甜[s:ac:喘]
Reply to [pid=598883460,31244480,1]Reply[/pid] Post by [uid=41921351]祁城山[/uid] (2022-03-28 18:28)
因为汪老是沈老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是沈老最看好的学生。沈对汪评价很高,但汪前半生基本在混,《受戒》算是汪老第一篇出圈的小说,写在浩劫前后,那时候他的同门师兄弟基本都混的不错了,他还是个小写手。当时《受戒》火到什么地步,有一个村支书后来遇到汪老,说当时他们村开会,3个大队书记都在一边听报告,一边抄写《受戒》。那还是没有这么发达传播媒介的时候。后来汪老才慢慢火起来的,真的是大器晚成
印象最深的是豆干和花生同嚼,有肉的滋味。
但是我死活尝不出来[s:a2: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