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是真蠢,就算你不信奶粉揭秘,那范志红你信不?顾中一你信不?

C 👸-avatar

C 👸

2020-07-12T01:22:11+00:00

[url]http://weibointl.api.weibo.com/share/160073303.html?weibo_id=4526225639108524[/url]
很多朋友问我怎么看牛奶品牌的问题,大品牌的还能不能喝。我只能这么回答:这些消息,大概率和商业竞争有关,我不是行业内部人士,还是不掺和进去的好。

该吃什么吃什么,该喝什么喝什么。注意看产品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就行了。

中国的奶业在12年中有了极大的进步,不论是营养品质还是安全性,这是不争的事实。用十年前的情况来评论现在的产品,是毫无意义的。进口原料和海外牧场都很多,有些产品的原料已经逐渐国际化了。

顺便解释一下:传说的2.8%蛋白质,是从农民那里收奶的标准,怕农民养牛时技术不到位,牛奶蛋白质少了0.1%,就被市场拒收白白倒掉,多可惜。

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各种牛奶,巴氏奶也好,灭菌奶也好,都另有国家标准。用来做巴氏奶、酸奶的原料,都是质量较高的原料,不可能用2.8%的蛋白质、200万菌数的原料奶来做这类产品。

这些“稀“一点的奶,以及没有及时冷藏菌数过多的奶,完全可以浓缩一下,做成炼乳,或者做成食品工业用奶粉。菌数多的产品,浪费了也可惜,可以用来做成工业用奶粉(比如饼干点心奶糖时等用的奶粉),用来提取酪蛋白做各种生物实验,做食品添加剂,等等,其实就解决了部分原料品质偏低的问题。

所谓人尽其用,物尽其材。把质量差一点的牛奶原料也利用起来,并不是什么罪恶。浪费农产品原料才是有罪的。

最要紧的是,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必须是优质的产品。

当然,随着行业的发展,食品品质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也对原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后的最低标准可能也会水涨船高。如今有些中国产品的原料标准甚至已经超过了欧盟标准。

不过,把牛奶原料标准和牛奶产品标准混淆起来,把最低标准和企业标准混淆起来,炒作“世界最低”,或许是无知,或许是别有用心,我们不必太当真。

我本人没有什么品牌忠诚度,也从来不按广告来挑选产品。大品牌也许广告多一些,产品类型丰富一些,但并不意味着它的每个产品都比其他品牌更好。

我们应当按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产品。一般来说,如果买酸奶和巴氏奶,可以优先选择本地品牌,因为它在本地有稳定的原料供应,产品到销售的距离短,集中精力专攻某几个主打优质产品,又了解本地人的口味,所以往往具有优势。

如果要买长货架期的产品,比如灭菌奶,因为保质期长,运输距离就可以很长,全世界的产品都会加入竞争。这种情况下,选择最便宜产品的消费者,就可能发现外地来的,甚至外国来的产品更有价格优势。

总之,产品贴什么牌子,并不那么重要......关键是你选的具体是哪个产品,是否适合你的需求。

奶类如此,其他类型的食品也是如此。平常心吧。消费者心理上越敏感,那些制造话题的人越喜欢用这种方法来吸引眼球。

附上一图[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7/17/-7Q5-7alnZgT3cSl1-qv.jpg.medium.jpg[/img]

有人说苹果是毒的,这些人辟谣说苹果不是毒的,然后一群人又在底下说苹果是红的,所以我不吃。
你吃不吃关我屁事?

奶粉揭秘我从去年开始看,劝人挑选奶的标准就和这篇文章一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没脑子在哪个国家都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