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 M1散热改造和前后对比测试

KxngDemon-avatar

KxngDemon

2021-05-26T18:09:39+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03/9aQ2o-54qtZiT3cSsg-lc.jpg[/img]
使用导热垫把热量导出到D面外壳上,这个macbook air m1散热改造方案最近在网上挺流行的,我也来试试,看效果如何。
直接抄网上作业,买2块导热垫,一块1.5mm一块3.0mm,我这里是用的利民ODYSSEY导热垫。
图中左边2块是1.5mm的,右边1块是3.0mm的。
把外壳安装回去时感觉压力适中,这样导热垫不会接触不良,也不至于紧得把壳撑翘起来。这个导热垫厚度应该是合适的。

使用cinebench r23进行对比测试。mba正常放置在桌子上,没有垫高/外界风吹。室温28-30度,偏高,所以跑出来的结果可能都比平均水平略差一些。

冷机状态r23单次跑分
改造前:开始时满血Package功耗15瓦,大核跑满3.0G。但后半段撞95度温度墙,功耗10瓦,大核降频到2.5G,最终得分7271分。
改造后:全程满血15瓦,大核3.0G,跑分结束时85度,离撞温度墙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最终得分7794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03/9aQ2o-eoaxZkT3cSsg-hs.jpg[/img]

暖机状态r23持续15分钟压力测试
改造前:撞温度墙后Package功耗逐渐降低到7.5-8瓦,大核2.1-2.2G。这个状态下的跑分为6100分左右,相比满血性能损失22%。
改造后:撞温度墙后Package功耗逐渐降低到12瓦,大核2.7-2.8G。这个状态下的跑分为7350分左右,相比满血性能损失6%。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03/9aQ2o-g6nvZiT3cSsg-hs.jpg[/img]

改造后电池和SSD温度依然在正常范围内,看来外壳和其他部件的隔热做的挺好,无需担心电池和SSD的寿命。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03/9aQ2o-hjhsKnT1kSe8-5g.jpg[/img]

这个散热改造对mba m1重负载时的持续性能有相当大的提升,轻负载时也可以有效降低cpu温度、延长硬件寿命。
唯一的负面影响是D壳由于充当额外散热片的功能,长时间负载温度会显著变高。跑r23 15分钟后我测得D壳最高温达58度。
但应该不会有人在这个机器长时间满载工作的同时,还把它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吧。而放在大腿上轻度使用时,m1的功耗基本不超过2瓦,外壳温度和室温是没什么差别的。

总之步骤简单、操作风险低、效果好,这个改造我是比较推荐的。
DrewHD-avatar

DrewHD

你这样搞热量全导到背板上电池坏的快。。鼓包警告。。
KxngDemon-avatar

KxngDemon

Reply to [pid=521224082,27027466,1]Reply[/pid] Post by [uid=62841672]ngw39[/uid] (2021-06-03 02:15)
这里D壳和电池应该是不接触的,有不错的隔热效果的
我上面也有贴电池温度的,这个温度完全在正常范围内(参考我之前几个win本),和改造前的差异也不是很大,毕竟改造前热量依然会缓慢扩散到全机身,只是积热严重而已
这个说的是长时间全核满载的情况。
而轻负载整个机器的温度和室温差不多的,什么地方包括电池在内都基本只有30度。。
Krill-avatar

Krill

[s:ac:怕]能不能加风扇
Chubbyman-avatar

Chubbyman

挺好的,算是进一步压榨被动散热的性能了,现在用笔记本基本都很少放自己身体上面用了,如果只放桌上的话这方案挺实用
快进到上水冷[s:ac:哭笑]
coookiie-avatar

coookiie

Reply to [pid=521225083,27027466,1]Reply[/pid] Post by [uid=38922157]嗯嗯嗯嗯什么[/uid] (2021-06-03 02:29)

这么改造的结果就是不能放在腿上了, 容易导致低温烫伤.

不推荐真的这么改造, 连加拿大白嫖王测试完都认为这个改造得不偿失.
KxngDemon-avatar

KxngDemon

Reply to [pid=521228442,27027466,1]Reply[/pid] Post by [uid=1830154]MikeZTM[/uid] (2021-06-03 03:48)
看个人的使用习惯吧,至少对我来说重负载和放腿上用,这两者是互斥的,所以不会出现烫腿的场合
即重负载时必然能找到一张桌子,而放腿上用时只需要处理一些简单的东西
coookiie-avatar

coookiie

Reply to [pid=521228862,27027466,1]Reply[/pid] Post by [uid=38922157]嗯嗯嗯嗯什么[/uid] (2021-06-03 04:04)

这点提升基本上等于没有, 不足10%.
另外不是只有重载才会烫伤, 很多时候低负载也足以烫伤了, 低温烫伤是45度左右就会产生的, 不需要那么高的温度. 你这个完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Farwell72-avatar

Farwell72

感觉重负载使用不如底下装个笔记本散热支架。。。(我也就在迅雷开20个任务满速下载的时候才会在传感器温度那看到60、70度)
Jhone Kadafi-avatar

Jhone Kadafi

自己拆机影不影响售后?
yappy-avatar

yappy

我觉得挺好的,简简单单加个硅脂垫,就能把性能压榨出来,至于烫伤,lz都这么改了,心里没点b数么。 鼓励折腾。1%提升也是提升
Werdism-avatar

Werdism

笔记放腿上一点也不舒服啊……你们都啥姿势?
KxngDemon-avatar

KxngDemon

Reply to [pid=521229192,27027466,1]Reply[/pid] Post by [uid=1830154]MikeZTM[/uid] (2021-06-03 04:15)
怎么可能低负载烫伤。。
改造后高负载D壳温度变高的本质是长时间功耗变高了(8瓦 vs 12瓦),需要散发的热量变多。
然而低负载不一样,低负载无论是否改造,功耗都是定量的,需要散发的热量是不变的。mba这个被动散热,热量最终必然要通过外壳被动散出,只是途径C面还是途径D面的区别。功耗没有变化,最多说改造后D面承受的热量变多了,C面承受的热量变少了
低负载要能烫伤,那同样使用M1的ipadpro也得烫伤手指了。

我刚刚用r23单核模拟了低负载的场景,Package功耗4瓦,跑了20分钟cpu温度不超过60度,D壳最高温度39度,平均温度(与大腿直接接触的部分)34度。
实际上低负载功耗比这个模拟场景更低,远没有4瓦,一般1-2瓦而已,毕竟4个小核心满载加起来都只有1.5瓦。也就是说真实的低负载外壳温度会比这个34度更低。
coookiie-avatar

coookiie

Reply to [pid=521229616,27027466,1]Reply[/pid] Post by [uid=63133419]Overwatch2[/uid] (2021-06-03 04:33)

不影响售后

谁敢说影响售后就告到它赔掉裤子.
DyNasti99-avatar

DyNasti99

这个我正在搞,想在mac上打游戏,但开着pd一会就降频卡成ppt了,云游戏的延迟试了下还挺难受,egpu现在m1又不能搞,现在就指望这改造能让降频改善些了[s:ac:喷]
LucioRage-avatar

LucioRage

Reply to [pid=521229616,27027466,1]Reply[/pid] Post by [uid=63133419]Overwatch2[/uid] (2021-06-03 04:33)

已知:
A.macbook全球联保
B.国外可以集体诉讼

结论:无论啥版本,只要不损坏电脑,随便折腾...
B1gPap1-avatar

B1gPap1

b站有个up主测试了,cpu温度降下来了,但是性能并没有提升,m1 air锁功耗了。嘿嘿
Zerone02-avatar

Zerone02

啊居然不影响售后的吗[s:ac:吓]
早就想试试了
KxngDemon-avatar

KxngDemon

Reply to [pid=526641064,27027466,1]Reply[/pid] Post by [uid=42274106]py50[/uid] (2021-06-23 10:16)

我数据都完整摆出来了还没提升。。
CPHAX-avatar

CPHAX

我也想这么改了,反正我从来不会把电脑放在腿上用。。。D壳是不是比较难拆啊?记得好像又金属卡扣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