𝕸𝖎𝖎𝖉𝖔
2020-12-10T07:22:10+00:00
这习惯源于我爸对我的言传身教,当年的他因为经营不善饭馆倒闭,欠下了几十万的债,在最消沉、人生处于最低谷的时候,我六点半起床读英语,通常已经能看到他一边穿戴整齐点上一根烟,一边淡定地翻完报纸最后一页,夹在胳膊底下就大步走出门去逛早市的潇洒背影。
我洗漱完毕,打着厨房的火煮上一锅汤水,刷拉丢下挂面的当口,他又拎着菜摸进家门来,像大猫似的又轻又快,我每次都吓上一跳,他却一脸喜滋滋的,说这个菜今天烧牛肉,烧鱼,说那个菜晒成干备着过年,可那些准备好要在过年时吃的名贵菜,从来也熬不到那时候。
他用不着记账也能轻松回忆起前一个月在小白菜上的花销,心算能精确统计到一两角钱的计较程度,也很少出现买回来的菜最后吃不掉倒垃圾桶的情形,我的学生时代,几乎每个周末的傍晚都是跟着他在菜市场闲逛着度过的。
每次出去前,我都得痛苦地陪着他在镜子前臭美,必须把头发扎的高高的,不能有一丝披散下来,睡衣也穿不得;他穿的还要正式,最次也得是衬衫西裤,从没有一脸胡茬穿着裤衩趿拉着拖鞋在菜市场里出现过,我有时候还会想这么挑剔一人,又紧紧巴巴过了差不多半辈子,我妈是怎么忍下来的,我妈在我结婚前居然跟我说,她要的就是这份“挑”。
菜市仿佛是他的天堂,我能从我爸一脸期待的东张西望里看出他的轻松和自在,快意和潇洒,他风风火火地路过一个个红绿相间的菜摊,轻易就从其中一个里面捞出一捆品相最好的韭菜,一捧水灵灵的菱角,竹篮的一边永远丢着几个土豆,最后我费劲吧啦地拎着篮子走到他的自行车边,享受他规定的“神秘时刻”,“不经意间”就会在他的自行车上发现一篮草莓,或一筐杨梅,或一箱葡萄,甚至是轮胎旁一并绑扎着的一麻袋菜瓜。他每一次都郑重承诺,那都是属于我的。
我把他这套那套啰哩啰嗦的穷讲究和土味儿的浪漫是学到了个十成十,现在是由我先生享受我给他准备的“神秘时刻”。人生起步的不顺和折腾劲儿,我都随着我爸,据说更令我周围人惊讶的是,连我身上那股子韧劲和精细劲儿都挺像他。
二十九岁的时候结了婚,我爸告诉我,你没问题的,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一定能陪着身边人走下去,相信自己。我反问他,我说爸爸,你怎么忽然这么说呢?他笑笑不说话。我想破了脑袋,居然一时间也没想到理由,后来工作渐渐稳定,每天过着平常轻松的日子,一次跟老公拌了几句嘴,看着他自顾自走出去忽然就觉得心灰意懒,这时候不知怎么的,好像有什么力量把我带到了我逛过无数遍的菜市场里,什么都没买,只是看着旁边走过的男男女女,看着在菜摊间吆喝着忙碌的大爷大妈,又觉得有了力量。
过三十岁生日的时候我爸给我做了解答,他说他最困难的时候,也坚持把自己整理的体体面面,即便是去一个没人注意人打扮的菜市场。他说我太像他了,在对逛菜市场的执着上和他如出一辙。或者说,是他亲自把我引导成这样的。
我自己这么一寻思,好像是这样,大学毕业以后,有将近三年我都处于一种没有固定职业的状态中,那时候限于家庭经济原因,粗活重活干过不少,和我爸去海边捉鱼,和他卖过水果,甚至我一手木匠活儿,都是那会儿为了赚点外快和我爸一起磨练出来的,别人都说我怎么看也不像永远干着苦活勉强度日的人,果然后面又好起来了,可每天去菜场逛一逛的习惯已经刻在了骨子里了。
现在我是模模糊糊有点明白了,我爸其实不叽歪人,那叫生活。真希望他能一直喜欢逛菜市场啊。
我洗漱完毕,打着厨房的火煮上一锅汤水,刷拉丢下挂面的当口,他又拎着菜摸进家门来,像大猫似的又轻又快,我每次都吓上一跳,他却一脸喜滋滋的,说这个菜今天烧牛肉,烧鱼,说那个菜晒成干备着过年,可那些准备好要在过年时吃的名贵菜,从来也熬不到那时候。
他用不着记账也能轻松回忆起前一个月在小白菜上的花销,心算能精确统计到一两角钱的计较程度,也很少出现买回来的菜最后吃不掉倒垃圾桶的情形,我的学生时代,几乎每个周末的傍晚都是跟着他在菜市场闲逛着度过的。
每次出去前,我都得痛苦地陪着他在镜子前臭美,必须把头发扎的高高的,不能有一丝披散下来,睡衣也穿不得;他穿的还要正式,最次也得是衬衫西裤,从没有一脸胡茬穿着裤衩趿拉着拖鞋在菜市场里出现过,我有时候还会想这么挑剔一人,又紧紧巴巴过了差不多半辈子,我妈是怎么忍下来的,我妈在我结婚前居然跟我说,她要的就是这份“挑”。
菜市仿佛是他的天堂,我能从我爸一脸期待的东张西望里看出他的轻松和自在,快意和潇洒,他风风火火地路过一个个红绿相间的菜摊,轻易就从其中一个里面捞出一捆品相最好的韭菜,一捧水灵灵的菱角,竹篮的一边永远丢着几个土豆,最后我费劲吧啦地拎着篮子走到他的自行车边,享受他规定的“神秘时刻”,“不经意间”就会在他的自行车上发现一篮草莓,或一筐杨梅,或一箱葡萄,甚至是轮胎旁一并绑扎着的一麻袋菜瓜。他每一次都郑重承诺,那都是属于我的。
我把他这套那套啰哩啰嗦的穷讲究和土味儿的浪漫是学到了个十成十,现在是由我先生享受我给他准备的“神秘时刻”。人生起步的不顺和折腾劲儿,我都随着我爸,据说更令我周围人惊讶的是,连我身上那股子韧劲和精细劲儿都挺像他。
二十九岁的时候结了婚,我爸告诉我,你没问题的,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一定能陪着身边人走下去,相信自己。我反问他,我说爸爸,你怎么忽然这么说呢?他笑笑不说话。我想破了脑袋,居然一时间也没想到理由,后来工作渐渐稳定,每天过着平常轻松的日子,一次跟老公拌了几句嘴,看着他自顾自走出去忽然就觉得心灰意懒,这时候不知怎么的,好像有什么力量把我带到了我逛过无数遍的菜市场里,什么都没买,只是看着旁边走过的男男女女,看着在菜摊间吆喝着忙碌的大爷大妈,又觉得有了力量。
过三十岁生日的时候我爸给我做了解答,他说他最困难的时候,也坚持把自己整理的体体面面,即便是去一个没人注意人打扮的菜市场。他说我太像他了,在对逛菜市场的执着上和他如出一辙。或者说,是他亲自把我引导成这样的。
我自己这么一寻思,好像是这样,大学毕业以后,有将近三年我都处于一种没有固定职业的状态中,那时候限于家庭经济原因,粗活重活干过不少,和我爸去海边捉鱼,和他卖过水果,甚至我一手木匠活儿,都是那会儿为了赚点外快和我爸一起磨练出来的,别人都说我怎么看也不像永远干着苦活勉强度日的人,果然后面又好起来了,可每天去菜场逛一逛的习惯已经刻在了骨子里了。
现在我是模模糊糊有点明白了,我爸其实不叽歪人,那叫生活。真希望他能一直喜欢逛菜市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