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r
2021-05-30T02:34:16+00:00
前段时间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的各种暴行的新闻下,经常有网友说这得看多少《意林》《读者》才缓得过来。
让我想起我中学语文老师规定每星期要交一篇读书笔记,读的东西就是《读者》《意林》《青年文摘》。
也就会那个时期我接触了各式各样的公知思想,文章,言论。被荼毒极深[s:ac:凌乱][s:ac:凌乱][s:ac:凌乱]顺理成章成为一个外国月亮各种圆的无知者。
好在高中时期,在教导主任开小灶般的指引下开始看各种史书,了解了这片土地上出现过这么多英雄豪杰,为民请命的民族脊梁。进而产生了深厚的民族自豪感,消解了我的公知思想。[s:ac:计划通][s:ac:计划通][s:ac:计划通]
我不知道我的语文老师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但是我很后怕。
让我想起我中学语文老师规定每星期要交一篇读书笔记,读的东西就是《读者》《意林》《青年文摘》。
也就会那个时期我接触了各式各样的公知思想,文章,言论。被荼毒极深[s:ac:凌乱][s:ac:凌乱][s:ac:凌乱]顺理成章成为一个外国月亮各种圆的无知者。
好在高中时期,在教导主任开小灶般的指引下开始看各种史书,了解了这片土地上出现过这么多英雄豪杰,为民请命的民族脊梁。进而产生了深厚的民族自豪感,消解了我的公知思想。[s:ac:计划通][s:ac:计划通][s:ac:计划通]
我不知道我的语文老师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但是我很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