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rie
2021-01-18T15:08:19+00:00
原地址:[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273474539[/url] 财经贫道张二三
因为东子比马子厚道
京东白条和蚂蚁花呗看上去都是做消费贷的,但是却有本质的差别。
要不是马子被约谈了,我至今都没有认识到东子其实比马子厚道。
京东白条的商业模式里说的很明白,你今天欠的款,欠的主要是东子的,因为京东商城愿意让你赊账,允许你打白条,你能够今天不花钱买东西完全要感谢京东把你今天赊的账计入了自己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你是东子的兄弟,东子相信你。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4/-7Q16o-zmgK27T1kSbd-7d.png[/img]
蚂蚁花呗的商业模式里也说的很明白,你今天欠的款,欠的主要是银行的,花呗就是个串子,串起了你和银行之间一座本来无缘的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4/-7Q16o-eincZcT1kSg8-7d.png[/img]
简言之,在消费贷这个问题上,东子做消费贷其实是在允许你赊账,没有中间商;马子做消费贷其实是帮你朝银行借钱,马子就是个中间商。
这个差别可太大了。
这就相当于你朝朋友借钱,东子直接借给了你,马子帮你介绍了一个放贷的。
你说,东子和马子谁是兄弟。
不过如果马子真的只拿银行的钱做消费贷款,其实所潜藏的风险反倒是小了,因为自己的根被银行抓住了,银行不放贷,马子就没有业务。
但是马子发誓也要把根留住
马子通过旗下的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公司,自己开始放贷。
而且在这样自己放贷的模式下,两方都在通过资产证券化玩套娃,扩大贷款规模,
简单说一下什么是资产证券化(懂得可以略过):
当东子今天有100块本金,借给你半年,利息收10块,那么就意味着你在半年之后要还他110块。换句话来说,东子拥有了一个权利,就是在半年之后朝你追债110元的权利。
而东子可以将这个权利,比如作价105块,卖给第三方。
对于第三方来说:第三方今天花105块,可以买到半年之后收到你的110块的债,白赚5块,很香
对于东子来说:虽然看上去今天的105块比半年之后的110块少赚了5块,但是他的100块本金回来了,于是他可以继续拿这个100块放贷。
这就是所谓的资产证券化
如果东子不这样做,100块本金,借出去就没有了,只能赚10块。
如果东子这样做了,循环一次赚5块,循环10次赚50块,循环100次赚500块,只要监管不管他,他能绕地球循环n圈
而循环的次数,我们大致就可以把他理解为加了几倍的杠杆。
而具体加了几倍的杠杆呢?
根据资产证券化分析网上的数据,可以发现:
蚂蚁这一边:花呗主体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共发行ABS 236单,总金额6643亿元,其中仍处于存续期的ABS总金额大约1726亿元,如果以重庆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净资产175亿元计算,杠杆大约是9.8倍,也就是说循环了9.8圈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4/-7Q16o-fkl4ZjT3cSk0-dm.png[/img]
京东这一边:以京东为主体共发行消费信贷ABS77单,总金额1342亿元,其中仍处于存续期的ABS总金额大约540亿元,以京东集团净资产1560亿计算,杠杆约0.3倍,循环不到一圈。
写到这里其实很明白:
东子的套娃规模虽然也不小,但是最终杠杆不大是因为有京东在托底,东子把这部分风险拿到了京东来承担
但是马子就野了,纯粹把循环跑圈的任务扔给了小贷公司,也不知跑的是毒圈还是决赛圈。
不过说回来,这和两家公司的基因十分吻合,东子什么事都喜欢自己干,马子只喜欢做平台或者是中间商。
比如做电商,京东最开始就突出自营,淘宝主要是搭平台
比如做物流,京东最开始就自己干物流,菜鸟也相当于是搭了平台
现在做消费贷,两家招股书里说的很明确:
东子贷款的资金,主要是京东商城赊账,我们自己也做一小部分贷款
马子贷款的资金,主要是金融机构放的,我们自己的贷款只有一小部分
东子还是把业务的核心交给了自己,马子还是搭了个平台。
最近的网络小贷新规明确讲了,循环只能搞4次
照这个比例,按照刚才计算的重庆蚂蚁小贷的资金缺口,大致是200多亿元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遥远的明尼苏达州,2年前搞了我的兄弟东子,今天又没把票投给我的川子。
End。。
因为东子比马子厚道
京东白条和蚂蚁花呗看上去都是做消费贷的,但是却有本质的差别。
要不是马子被约谈了,我至今都没有认识到东子其实比马子厚道。
京东白条的商业模式里说的很明白,你今天欠的款,欠的主要是东子的,因为京东商城愿意让你赊账,允许你打白条,你能够今天不花钱买东西完全要感谢京东把你今天赊的账计入了自己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你是东子的兄弟,东子相信你。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4/-7Q16o-zmgK27T1kSbd-7d.png[/img]
蚂蚁花呗的商业模式里也说的很明白,你今天欠的款,欠的主要是银行的,花呗就是个串子,串起了你和银行之间一座本来无缘的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4/-7Q16o-eincZcT1kSg8-7d.png[/img]
简言之,在消费贷这个问题上,东子做消费贷其实是在允许你赊账,没有中间商;马子做消费贷其实是帮你朝银行借钱,马子就是个中间商。
这个差别可太大了。
这就相当于你朝朋友借钱,东子直接借给了你,马子帮你介绍了一个放贷的。
你说,东子和马子谁是兄弟。
不过如果马子真的只拿银行的钱做消费贷款,其实所潜藏的风险反倒是小了,因为自己的根被银行抓住了,银行不放贷,马子就没有业务。
但是马子发誓也要把根留住
马子通过旗下的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公司,自己开始放贷。
而且在这样自己放贷的模式下,两方都在通过资产证券化玩套娃,扩大贷款规模,
简单说一下什么是资产证券化(懂得可以略过):
当东子今天有100块本金,借给你半年,利息收10块,那么就意味着你在半年之后要还他110块。换句话来说,东子拥有了一个权利,就是在半年之后朝你追债110元的权利。
而东子可以将这个权利,比如作价105块,卖给第三方。
对于第三方来说:第三方今天花105块,可以买到半年之后收到你的110块的债,白赚5块,很香
对于东子来说:虽然看上去今天的105块比半年之后的110块少赚了5块,但是他的100块本金回来了,于是他可以继续拿这个100块放贷。
这就是所谓的资产证券化
如果东子不这样做,100块本金,借出去就没有了,只能赚10块。
如果东子这样做了,循环一次赚5块,循环10次赚50块,循环100次赚500块,只要监管不管他,他能绕地球循环n圈
而循环的次数,我们大致就可以把他理解为加了几倍的杠杆。
而具体加了几倍的杠杆呢?
根据资产证券化分析网上的数据,可以发现:
蚂蚁这一边:花呗主体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共发行ABS 236单,总金额6643亿元,其中仍处于存续期的ABS总金额大约1726亿元,如果以重庆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净资产175亿元计算,杠杆大约是9.8倍,也就是说循环了9.8圈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4/-7Q16o-fkl4ZjT3cSk0-dm.png[/img]
京东这一边:以京东为主体共发行消费信贷ABS77单,总金额1342亿元,其中仍处于存续期的ABS总金额大约540亿元,以京东集团净资产1560亿计算,杠杆约0.3倍,循环不到一圈。
写到这里其实很明白:
东子的套娃规模虽然也不小,但是最终杠杆不大是因为有京东在托底,东子把这部分风险拿到了京东来承担
但是马子就野了,纯粹把循环跑圈的任务扔给了小贷公司,也不知跑的是毒圈还是决赛圈。
不过说回来,这和两家公司的基因十分吻合,东子什么事都喜欢自己干,马子只喜欢做平台或者是中间商。
比如做电商,京东最开始就突出自营,淘宝主要是搭平台
比如做物流,京东最开始就自己干物流,菜鸟也相当于是搭了平台
现在做消费贷,两家招股书里说的很明确:
东子贷款的资金,主要是京东商城赊账,我们自己也做一小部分贷款
马子贷款的资金,主要是金融机构放的,我们自己的贷款只有一小部分
东子还是把业务的核心交给了自己,马子还是搭了个平台。
最近的网络小贷新规明确讲了,循环只能搞4次
照这个比例,按照刚才计算的重庆蚂蚁小贷的资金缺口,大致是200多亿元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遥远的明尼苏达州,2年前搞了我的兄弟东子,今天又没把票投给我的川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