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ify
2020-12-02T14:11:44+00:00
slc mlc tlc越来越差,看以后是qlc,虽然现在500g固态还剩300g不是什么刚需,
但怕以后ssd越来越不行,好像是sn550没问题,sata的西数蓝盘有问题,pdd才600多1t,1212有必要买一根屯着吗 ps我是b450迫击炮max,已经有一根rc10 500g,但看1t的sn550 寿命600tb我,rc10只有400tbw
你可能被人误导了,西数全线产品都存在问题,这一点论坛都是有据可查的
Reply to [pid=475239363,24562632,1]Reply[/pid] Post by [uid=62733545]浑元形意太极拳马保国[/uid] (2020-12-09 22:17)看回复冷数据好像是m2的没问题[s:ac:哭笑]
[quote][pid=475239690,24562632,1]Reply[/pid] Post by [uid=60253005]cyk9944[/uid] (2020-12-09 22:19):
看回复冷数据好像是m2的没问题[s:ac:哭笑][/quote][url]https://ngabbs.com/read.php?tid=24388822[/url]
[quote][pid=475239690,24562632,1]Reply[/pid] Post by [uid=60253005]cyk9944[/uid] (2020-12-09 22:19):
看回复冷数据好像是m2的没问题[s:ac:哭笑][/quote]有问题的,那什么chiphell说nvme没问题才是有问题
任何固态硬盘的主控芯片的使用寿命都比nand芯片更短,假如有某款商品暂时不是这样的,那么厂商也会积极改良工艺,让主控芯片的寿命变得更短
没必要,qlc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进入高端,而且到现在也还有slc在出售啊。
别,半导体行业的东西进步非常快的,这种东西有需求就买当下好用的就行。十年前的宝贝mlc固态,现在看来很是垃圾,除了他本身的颗粒挺好,但是受制于主控接口等等读写速度实在烂的不行。
未来的技术谁也说不好,说不定再过十年固态都不用NAND了[s:ac:冷]
[quote][pid=475240026,24562632,1]Reply[/pid] Post by [uid=62733545]浑元形意太极拳马保国[/uid] (2020-12-09 22:20):
[url]https://ngabbs.com/read.php?tid=24388822[/url]
此外有些反馈问题的人都被控评了,你觉得有没有问题,自行判断[/quote]soga[s:ac:上]那我有需要再买把,现在还剩挺多空间
别逗了朋友,冷数据的说法是空穴来风,我说的随便嘲讽。跑SSD READ SPEEDTEST的往下拉到>100M的大文件,有低于200M/s的算我输,欢迎打脸,快点儿的。
按照冷数据漏电的逻辑,QLC早烂的不成人形了,电漏的快ECC重写还影响本来就可怜的重写循环,现在为啥是西数群体背锅?说明根本不存在这种傻逼问题,或者这个逻辑根本就不对。这个逻辑的冷数据慢,建立在ECC纠错以后不进行源数据改正、迁移的前提下。没有算法傻逼到这种地步的。这个前提还会导致错误累积导致不可纠正的错误,现在你们没丢数据md5没错就说明,根本就不是这个事儿。
有些朋友自行迁移以后<1M的小文件读取速度也有2000MB/s了,动动脑子这是正常的近似随机读取的速度吗朋友?明显是测试软件和主控联合起来骗你玩的啊。说是优化可以,说是正常就离谱。
你要是说最近某些厂商QLC当TLC,或者干脆把XLC的标志抹掉的骚操作,还是省省吧。相信市场,相信技术进步。不是我吹牛逼,现在的3D TLC打老旧MLC公认不是事儿,固件都他妈领先好几代了。就SSD的科技进步,我给你看前年棒子的吹牛逼,他们吹自己的copyback提升效率多少多少倍。这还是没过同行评议的吹牛逼,真搞存储的哥们儿聪明多了,跟他们的智商较劲合不来的朋友。
[url]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8213102_Revitalizing_Copybacks_in_Modern_SSDs_Why_and_How[/url]
当时tlc刚冒头的时候我信了 买了两块mlc 被现在价格是它们1/3的tlc乱杀
完全没必要
不过挺理财的就是了 原片mlc现在比全新tlc还贵 纵使是在它性能远不如后者的情况下
[quote][pid=475244707,24562632,1]Reply[/pid] Post by [uid=38460730]王胡桃[/uid] (2020-12-09 22:42):
别逗了朋友,冷数据的说法是空穴来风,我说的随便嘲讽。跑SSD READ SPEEDTEST的往下拉到>100M的大文件,有低于200M/s的算我输,欢迎打脸,快点儿的。
按照冷数据漏电......[/quote]我记得你,你就是那个认为硬盘通电可以减慢电子迁移、把慢速读取和UBER(不可修复的错误比特率)混为一谈的人,居然还在这里洗地。
[quote][pid=475244707,24562632,1]Reply[/pid] Post by [uid=38460730]王胡桃[/uid] (2020-12-09 22:42):
别逗了朋友,冷数据的说法是空穴来风,我说的随便嘲讽。跑SSD READ SPEEDTEST的往下拉到>100M的大文件,有低于200M/s的算我输,欢迎打脸,快点儿的。
按照冷数据漏电的逻辑,QLC早烂的不成人形了,电漏的快ECC重写还影响本来就可怜的重写循环,现在为啥是西数群体背锅?说明根本不存在这种傻逼问题,或者这个逻辑根本就不对。这个逻辑的冷数据慢,建立在ECC纠错以后不进行源数据改正、迁移的前提下。没有算法傻逼到这种地步的。这个前提还会导致错误累积导致不可纠正的错误,现在你们没丢数据md[/quote]明明什么也不懂,在这里装懂一本正经的洗地一直都是你吧。
[quote][pid=475239363,24562632,1]Reply[/pid] Post by [uid=62733545]浑元形意太极拳马保国[/uid] (2020-12-09 22:17):
你可能被人误导了,西数全线产品都存在问题,这一点论坛都是有据可查的[/quote]这账号是新注册的还是改了名字
QLC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可能成为主流的,原理上的问题一时半会儿是解决不了的,低端入门产品用用差不多了
至于具体到每个消费者能用到什么产品,还不是看钱包么。。。毕竟SLC的颗粒到现在还没有停产
我司最新的一代产品就是全部SLC颗粒的
[quote][pid=475244707,24562632,1]Reply[/pid] Post by [uid=38460730]王胡桃[/uid] (2020-12-09 22:42):
别逗了朋友,冷数据的说法是空穴来风,我说的随便嘲讽。跑SSD READ SPEEDTEST的往下拉到>100M的大文件,有低于200M/s的算我输,欢迎打脸,快点儿的。
按照冷数据漏电的逻辑,QLC早烂的不成人形了,电漏的快ECC重写还影响本来就可怜的重写循环,现在为啥是西数群体背锅?说明根本不存在这种傻逼问题,或者这个逻辑根本就不对。这个逻辑的冷数据慢,建立在ECC纠错以后不进行源数据改正、迁移的前提下。没有算法傻逼到这种地步的。这个前提还会导致错误累积导致不可纠正的错误,现在你们没丢数据md[/quote]别太绝对,西数这波我认为是主控瞎jb搞不trim导致数据杂散导致的,但也不能否认固态会有冷数据掉电这个事实
Reply to [pid=475386597,24562632,1]Reply[/pid] Post by [uid=60268190]只看贴就行不回贴[/uid] (2020-12-10 12:55)
QLC已经开始做pcie3.0*4的准旗舰了,方案优化的速度远比你想象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