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pphy
2025-06-10T10:29:40+00:00
前情提要:
原来是su7标准版创始版车主,提车后发现信号不好(小米标准版某个批次,前挡风玻璃在ETC区域未作除银处理,导致信号被屏蔽)。小米收购给的解决方案是还前挡,该车主觉得会影响二手价格,拒绝,并在网上维权。最后把小米的车卖了,买了智界R7。
到此为止,一切正常,拒绝售后方案要求小米换车的这个要求,出于爱车心态能理解,顶多算一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正常车主。
后续1:
喜提智界R7没多久,发现电机啸叫。但鸿蒙智行售后拒绝承认该问题。这时候他的完美主义倾向彻底没了,不要求换车,只求把电机啸叫修好,至于换电机,新车拆修是否影响二手价格,不重要了。鸿蒙智行依旧不理,最后在余总的DY下评论:爸,智界R7啸叫,修修吧。
喜提外号:维权叫父。
最后舆论闹得比较大,售后给更换了电机,happy ending。
后续2:
可能是对于智界R7的售后处理和车辆本身实在喜欢,又买了台R7,(中间穿插着被4S店拿旧车当新车卖给他的故事,但他坚持认为是4s店的问题,与品牌方无关,因为此时骂鸿蒙智行的都是黑子)。行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旁观者也说不了什么。
第二台智界R7有酸臭味,漏水。还是一样,拆+修,这次还换了前挡(是的,和小米su7一样,换了前挡),但人家已经不闹了,不要求无损换车了,只要把问题修好,就还是爱这台车和这个品牌的。
结果修完了一圈,还是漏水,这哥们继续发帖子。
这说明了:
1、破窗效应的完美案例。你告诉,我们帮你修,他会说:不行,我要换车;你和他说,这根本没问题拒绝维修,他会只要求修好就行了;
2、人是可以被调教的。
3、小米的品牌力和确实不如鸿蒙智行。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同样的人身上,会因为品牌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评价。
原来是su7标准版创始版车主,提车后发现信号不好(小米标准版某个批次,前挡风玻璃在ETC区域未作除银处理,导致信号被屏蔽)。小米收购给的解决方案是还前挡,该车主觉得会影响二手价格,拒绝,并在网上维权。最后把小米的车卖了,买了智界R7。
到此为止,一切正常,拒绝售后方案要求小米换车的这个要求,出于爱车心态能理解,顶多算一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正常车主。
后续1:
喜提智界R7没多久,发现电机啸叫。但鸿蒙智行售后拒绝承认该问题。这时候他的完美主义倾向彻底没了,不要求换车,只求把电机啸叫修好,至于换电机,新车拆修是否影响二手价格,不重要了。鸿蒙智行依旧不理,最后在余总的DY下评论:爸,智界R7啸叫,修修吧。
喜提外号:维权叫父。
最后舆论闹得比较大,售后给更换了电机,happy ending。
后续2:
可能是对于智界R7的售后处理和车辆本身实在喜欢,又买了台R7,(中间穿插着被4S店拿旧车当新车卖给他的故事,但他坚持认为是4s店的问题,与品牌方无关,因为此时骂鸿蒙智行的都是黑子)。行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旁观者也说不了什么。
第二台智界R7有酸臭味,漏水。还是一样,拆+修,这次还换了前挡(是的,和小米su7一样,换了前挡),但人家已经不闹了,不要求无损换车了,只要把问题修好,就还是爱这台车和这个品牌的。
结果修完了一圈,还是漏水,这哥们继续发帖子。
这说明了:
1、破窗效应的完美案例。你告诉,我们帮你修,他会说:不行,我要换车;你和他说,这根本没问题拒绝维修,他会只要求修好就行了;
2、人是可以被调教的。
3、小米的品牌力和确实不如鸿蒙智行。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同样的人身上,会因为品牌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