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xzer
2020-04-20T10:17:55+00:00
季报陆续出来了( 玉禾田拖到半夜才发 ),来更新一下情况吧。之前数据上计算有问题,不过不影响观点,这次也一并更正了。
龙马环卫Q1收入10.61亿,其中环卫部分为7.11亿,大幅超过装备业务,整体净利润为0.78亿,其中环卫毛利提高了4.5个百分点,参考侨银环保的数据来估算,假设龙马Q1环卫的净利率是8%左右,那么对应环卫的利润就是0.57亿,装备利润是0.21亿。装备下滑主要是疫情影响,全年仍有望实现10%的增长,主要看点还是环卫。
这个季度环卫增长了100%,毛利大幅上升,主要因为免征增值税和五险一金减半的影响,后续将回归正常,去年龙马的环卫净利率为4.3%,明显低于侨银的6%,主要是近些年扩张太快所致。环卫第一年净利很低,甚至可能出现小亏,之后会逐年提高,稳态大概8%左右。
目前龙马在手订单270多亿,年化30亿出头,全年收入预计也在这个水平,那么后三季度假设24亿收入,按照5%的净利率计算,可以贡献1.2亿利润,加上Q1,整体2020年环卫净利润为1.77亿。装备业务假设全年不增不减2个亿。按照分部估值计算,装备15倍,目前环卫业务的估值是26倍,侨银环保为40倍,玉禾田在44倍的样子。
收入端已经和侨银环保打平,在运营效率方面仍然有所落后,估值有一些折让也是情有可原。总之,依然认为龙马有一些低估,在15%-20%的样子(之前30%太乐观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jmQ5-hfwaKlT3cSj8-5c.png[/img]
以上大概是一季报的初步印象,感觉还是偏利好,但细节方面一季报披露的偏少,仍有一些疑惑,后续如果有调研信息啊什么的再做一些更新吧。
还是再提醒一下哈,以上只是分享观点和思路,并非荐股,投资有风险,各位自行斟酌。
——————————————————————————————————————
先贴一下近半年的实盘记录吧,之前在平安(app真好用)后来因为多个原因转移到了东财(免费choice)。总资产大概从39万到今天的64.5万,45万的时候追加投入了6万。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0/jmQ5-hqymK12ToS78-sg.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0/jmQ5-d6vrK1zT3cSi8-sg.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0/jmQ5-iyznK1gT1kSed-sg.jpg[/img]
我自己是一个趋势投资者,相信基本面是驱动股价的核心因素,非常喜欢寻找阿尔法。当然短线的贝塔是不可能不做的(手痒),但真正赚到很多钱的还是中线基本面驱动。
这收益的主要来源有新能车、5G、医药、环保、传媒,其中环保贡献了约40%,这里就说一下环保中的环卫这个行业。
为什么看好环卫?主要有以下两点。
1. 高度稳定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环卫不同于环保,环卫提供的是扫大街、垃圾分类等劳务,属于轻资产行业,80%的成本是环卫工人工资。而传统A股的环保公司主要是工程公司,建项目资产非常重,现金流很差,近几年融资环境收紧导致行业大量企业倒闭,A股的环保公司普遍跌幅巨大。(最近资金情况改善明显,出清之后或许环保工程类公司也有机会,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谈)
环卫是to G的生意,环卫公司受雇于当地政府。过去环卫是政府自己设立环卫部门进行操作,但又做监管又下场做事显然效率低下,因此13年开始国家推动环卫市场化,民营企业开始进入,政府通过与环卫公司签订合同,规定年限和服务量之后,支付给环卫公司相关费用,由于费用是来自于政府每年的财政支出中的一个固定比例,因此只要政府财政不出问题,这个支付就不会出问题,因此环卫公司的收入就不可能出问题。而且由于环卫关乎民生,因此也不存在政府拖欠环卫工人工资的情况,几天不扫大街还得了。
另外政府与环卫公司签合同的时候通常会签数年,长的项目可以达到10年20年甚至30年。合同中会规定每隔多少时间,重新衡量服务费,其实就是保持环卫工人的工资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2. 市场空间大
环卫市场化下,全国那么多城市最终都将被各个民营的环卫企业占领,现在国内环卫市场化率可能在5成左右,一年政府招标的订单超过2000亿,年化订单在500亿以上,空间非常巨大。美国的类似企业WM、RSG在过去十几年里都是十来倍涨幅,国内显然也在复制这个路径,而现在才刚刚开始。
行业集中度目前还很低,CR10最多可能也就20%吧,从过去几年的招标情况来看,5000万以上的大单已经开始被龙头企业垄断,百万级的小单可能会有一些小公司做做。由于存量合同时间普遍很长,龙头企业可以专心拓展业务,每年只要保证有新签订单,就可以保证收入永续增长。因此长期来看,龙头环卫公司将强者恒强。
另外,今年的新冠疫情导致产生了相当大的医废处理需求,这些很多都是由环卫工人完成的,政府增加新单自然会投入更多的资金。
一句话总结行业:吃政府财政的饭,太稳。
由于以上行业原因,因此业内公司的财务表现就会相当亮眼,主要特点是,收入利润增长块,资产轻,现金流充沛。
落实到A股公司主要有三家:玉禾田、侨银环保、龙马环卫
目前来看玉禾田的经营情况最好,有最大环卫收入和利润,管理水平也明显好于另外两家,且非常纯净,没有其他各种业务,管理层也很专注。(我今年的主要利润来源,首次买进价格是75元,买了2000股,现在仍持有一定仓位)
侨银环保同样经营的不错,收入较玉禾田差不少,毛利水平也低了约4个百分点,业务纯净,但公司经营思路貌似没有那么专注,总体不如玉禾田。(短线买过一些,现在不持有)
着重来说说龙马环卫吧。
龙马环卫过去做的是环卫装备,也就是垃圾车啊等等东西,资产很重,还需要花大量的营销成本(玉禾田和侨银环保基本没销售)。但近几年开始大力拓展环卫业务,19年新中标订单总额更是全国第一,增长非常迅速。正因为环卫业务的收入比重迅速提高,公司的业务增速,现金流等等财务指标正在快速改善。
截至到19年,龙马的环卫收入18亿,侨银22亿,玉禾田27亿。龙马跟玉禾田肯定还没法比,但其实环卫收入已经几乎不输侨银了,而且毛利率还比侨银高 ,环卫的利润也和侨银差不多,今年龙马管理层的目标是环卫业务达到50%以上的增长,也就是收入有望在27亿以上,全年估计和侨银查不了多少。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0/jmQ5-b3z6K7T1kSbz-27.png[/img]
目前市场给了侨银环保100亿的市值,而龙马现在才75亿,要知道龙马还有一年能赚1.2个亿的环卫装备业务,这块10%的增长,给个15倍,算20亿市值,那么龙马的环卫业务才55亿估值,显然不对劲。要么侨银和玉禾田高估了,要么龙马低估了。目前我倾向于龙马低估了,理论上按照分布估值的话,龙马环卫至少应该追上侨银的市值,也就是说涨到24元左右也是十分合理的 。
目前18元刚创了新高,我觉得还有30%以上的空间。
风险的话,我觉得主要就是玉禾田跟侨银跌下来吧,但应该也不太可能,玉禾田现在完全被机构锁仓了。而且一个年化30%的增长的业务,给40倍PE完全合理,参见港股的物业股就知道了,5060倍的比比皆是,当然环卫只是稍差一些罢了,这估值和行业性感不性感没有半毛钱关系,突出的就是一个确定性溢价。
以上大概是对环卫这个行业的看法……
注意!我持有相当仓位,难免屁股有点歪,以上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仅是个人观点。亏损可不关我事啊。 如果违规请版主删除
龙马相当顺利的到了之前的目标区间,稍稍有点出乎意料。[s:ac:goodjob]个人认为当前股价已经不存在低估的情况了,属于合理位置。后续涨跌就需要看情绪,或者有更坚实的业绩来推动了。
目前位置更看好盈峰环境,之前有一些偏见,上个月深圳70多亿的单子被盈峰拿下显然说明公司很强,而且股东大会上老板说的目标和战略也比较清晰,还是很认同的。更重要的是,估值低,和龙马之前的情况十分相似,用同样的方法估值的话,应该值个300亿吧。[s:ac:哭笑]
话说回来,环卫这条赛道的竞争情况比较激烈,一大票公司都在转型过来扫大街。能否保证一直拿单还是一个未知数,估值很高的话还是有风险。 确实比不上物业
最近甚至感觉从装备转型过来的企业似乎更有优势一些,龙马和盈峰就是例子,盈峰平均合同的年限都是10年以上,远高于同行,是一个亮点。
长期来看,这条赛道还是不错的,相信会有公司走出来成为大白马,会是谁呢?
龙马环卫Q1收入10.61亿,其中环卫部分为7.11亿,大幅超过装备业务,整体净利润为0.78亿,其中环卫毛利提高了4.5个百分点,参考侨银环保的数据来估算,假设龙马Q1环卫的净利率是8%左右,那么对应环卫的利润就是0.57亿,装备利润是0.21亿。装备下滑主要是疫情影响,全年仍有望实现10%的增长,主要看点还是环卫。
这个季度环卫增长了100%,毛利大幅上升,主要因为免征增值税和五险一金减半的影响,后续将回归正常,去年龙马的环卫净利率为4.3%,明显低于侨银的6%,主要是近些年扩张太快所致。环卫第一年净利很低,甚至可能出现小亏,之后会逐年提高,稳态大概8%左右。
目前龙马在手订单270多亿,年化30亿出头,全年收入预计也在这个水平,那么后三季度假设24亿收入,按照5%的净利率计算,可以贡献1.2亿利润,加上Q1,整体2020年环卫净利润为1.77亿。装备业务假设全年不增不减2个亿。按照分部估值计算,装备15倍,目前环卫业务的估值是26倍,侨银环保为40倍,玉禾田在44倍的样子。
收入端已经和侨银环保打平,在运营效率方面仍然有所落后,估值有一些折让也是情有可原。总之,依然认为龙马有一些低估,在15%-20%的样子(之前30%太乐观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jmQ5-hfwaKlT3cSj8-5c.png[/img]
以上大概是一季报的初步印象,感觉还是偏利好,但细节方面一季报披露的偏少,仍有一些疑惑,后续如果有调研信息啊什么的再做一些更新吧。
还是再提醒一下哈,以上只是分享观点和思路,并非荐股,投资有风险,各位自行斟酌。
——————————————————————————————————————
先贴一下近半年的实盘记录吧,之前在平安(app真好用)后来因为多个原因转移到了东财(免费choice)。总资产大概从39万到今天的64.5万,45万的时候追加投入了6万。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0/jmQ5-hqymK12ToS78-sg.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0/jmQ5-d6vrK1zT3cSi8-sg.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0/jmQ5-iyznK1gT1kSed-sg.jpg[/img]
我自己是一个趋势投资者,相信基本面是驱动股价的核心因素,非常喜欢寻找阿尔法。当然短线的贝塔是不可能不做的(手痒),但真正赚到很多钱的还是中线基本面驱动。
这收益的主要来源有新能车、5G、医药、环保、传媒,其中环保贡献了约40%,这里就说一下环保中的环卫这个行业。
为什么看好环卫?主要有以下两点。
1. 高度稳定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环卫不同于环保,环卫提供的是扫大街、垃圾分类等劳务,属于轻资产行业,80%的成本是环卫工人工资。而传统A股的环保公司主要是工程公司,建项目资产非常重,现金流很差,近几年融资环境收紧导致行业大量企业倒闭,A股的环保公司普遍跌幅巨大。(最近资金情况改善明显,出清之后或许环保工程类公司也有机会,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谈)
环卫是to G的生意,环卫公司受雇于当地政府。过去环卫是政府自己设立环卫部门进行操作,但又做监管又下场做事显然效率低下,因此13年开始国家推动环卫市场化,民营企业开始进入,政府通过与环卫公司签订合同,规定年限和服务量之后,支付给环卫公司相关费用,由于费用是来自于政府每年的财政支出中的一个固定比例,因此只要政府财政不出问题,这个支付就不会出问题,因此环卫公司的收入就不可能出问题。而且由于环卫关乎民生,因此也不存在政府拖欠环卫工人工资的情况,几天不扫大街还得了。
另外政府与环卫公司签合同的时候通常会签数年,长的项目可以达到10年20年甚至30年。合同中会规定每隔多少时间,重新衡量服务费,其实就是保持环卫工人的工资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2. 市场空间大
环卫市场化下,全国那么多城市最终都将被各个民营的环卫企业占领,现在国内环卫市场化率可能在5成左右,一年政府招标的订单超过2000亿,年化订单在500亿以上,空间非常巨大。美国的类似企业WM、RSG在过去十几年里都是十来倍涨幅,国内显然也在复制这个路径,而现在才刚刚开始。
行业集中度目前还很低,CR10最多可能也就20%吧,从过去几年的招标情况来看,5000万以上的大单已经开始被龙头企业垄断,百万级的小单可能会有一些小公司做做。由于存量合同时间普遍很长,龙头企业可以专心拓展业务,每年只要保证有新签订单,就可以保证收入永续增长。因此长期来看,龙头环卫公司将强者恒强。
另外,今年的新冠疫情导致产生了相当大的医废处理需求,这些很多都是由环卫工人完成的,政府增加新单自然会投入更多的资金。
一句话总结行业:吃政府财政的饭,太稳。
由于以上行业原因,因此业内公司的财务表现就会相当亮眼,主要特点是,收入利润增长块,资产轻,现金流充沛。
落实到A股公司主要有三家:玉禾田、侨银环保、龙马环卫
目前来看玉禾田的经营情况最好,有最大环卫收入和利润,管理水平也明显好于另外两家,且非常纯净,没有其他各种业务,管理层也很专注。(我今年的主要利润来源,首次买进价格是75元,买了2000股,现在仍持有一定仓位)
侨银环保同样经营的不错,收入较玉禾田差不少,毛利水平也低了约4个百分点,业务纯净,但公司经营思路貌似没有那么专注,总体不如玉禾田。(短线买过一些,现在不持有)
着重来说说龙马环卫吧。
龙马环卫过去做的是环卫装备,也就是垃圾车啊等等东西,资产很重,还需要花大量的营销成本(玉禾田和侨银环保基本没销售)。但近几年开始大力拓展环卫业务,19年新中标订单总额更是全国第一,增长非常迅速。正因为环卫业务的收入比重迅速提高,公司的业务增速,现金流等等财务指标正在快速改善。
截至到19年,龙马的环卫收入18亿,侨银22亿,玉禾田27亿。龙马跟玉禾田肯定还没法比,但其实环卫收入已经几乎不输侨银了,而且毛利率还比侨银高 ,环卫的利润也和侨银差不多,今年龙马管理层的目标是环卫业务达到50%以上的增长,也就是收入有望在27亿以上,全年估计和侨银查不了多少。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0/jmQ5-b3z6K7T1kSbz-27.png[/img]
目前18元刚创了新高,我觉得还有30%以上的空间。
风险的话,我觉得主要就是玉禾田跟侨银跌下来吧,但应该也不太可能,玉禾田现在完全被机构锁仓了。而且一个年化30%的增长的业务,给40倍PE完全合理,参见港股的物业股就知道了,5060倍的比比皆是,当然环卫只是稍差一些罢了,这估值和行业性感不性感没有半毛钱关系,突出的就是一个确定性溢价。
以上大概是对环卫这个行业的看法……
注意!我持有相当仓位,难免屁股有点歪,以上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仅是个人观点。亏损可不关我事啊。
2020-06-03 16:00
做个小更新。龙马相当顺利的到了之前的目标区间,稍稍有点出乎意料。[s:ac:goodjob]个人认为当前股价已经不存在低估的情况了,属于合理位置。后续涨跌就需要看情绪,或者有更坚实的业绩来推动了。
目前位置更看好盈峰环境,之前有一些偏见,上个月深圳70多亿的单子被盈峰拿下显然说明公司很强,而且股东大会上老板说的目标和战略也比较清晰,还是很认同的。更重要的是,估值低,和龙马之前的情况十分相似,用同样的方法估值的话,应该值个300亿吧。[s:ac:哭笑]
话说回来,环卫这条赛道的竞争情况比较激烈,一大票公司都在转型过来扫大街。能否保证一直拿单还是一个未知数,估值很高的话还是有风险。
最近甚至感觉从装备转型过来的企业似乎更有优势一些,龙马和盈峰就是例子,盈峰平均合同的年限都是10年以上,远高于同行,是一个亮点。
长期来看,这条赛道还是不错的,相信会有公司走出来成为大白马,会是谁呢?